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王安石的成功离不开两位贵人 君子之交与众不同

2021-11-15 来源:腾讯网

王安石能成为一代文化大家,治国思想得到皇帝认可,成为当朝宰相。他主持了著名的“熙变法”也叫王安石变法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如此成功呢?我认为他应该感谢这三位贵人。

第一位是欧阳修,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和政治上的领导。欧阳修是一个具有长者之风的前辈。他比王安石大14岁。看到王安石的文章还是非常肯定,并且赠诗是他如何看到这个年轻人,以后大有前途之类的。其实相同的操作十几年后也用着苏轼的身上。有才气之人一般都有傲骨,王安石由于早年的治国思想不被认可,毅然下基层去当官做实事。大家都知道这小子有能耐,几朝的皇帝宰相招他,他就是不入京,当时甚至有人说王安石沽名钓誉。最后还是欧阳修做的和事佬,拗相公王安石才到京城为官。

第二位是韩维,很多人不熟悉他,他是王安石的童年好友。少年皇帝宋神宗即位,雄心壮志地想要有一番大作为,要改革,要重整大宗的雄风。问过当时的三朝老臣富弼,老人家说要稳重,年轻人别瞎搞,问过当时文坛领袖司马光,砸缸的他说,朝廷没钱,大家就都节省点。皇帝您也节省点花钱就好了,省吃俭用是中华民族的良好美德。皇帝当时就郁闷了。你们倒是给我点实在的办法。问了一圈下来,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在过程中身边的韩维说的观点非常和神宗的心意。韩维说话一套一套的,但是总说不说自己的思想。一直都说是王安石的观点和想法。这样宋神宗才要王安石“越次入对”,才有了后面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才有了后面王安石大大展拳脚,实施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方法。

王安石的革新变法有很多的保守派反对者,最具代表的就是司马光和苏东坡,他们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不同类型的君子之交,虽然司马光是反对派的领袖,王安石主持变法后就把司马光下放了,就算是贬官也是到相对富裕的好地方济南。后期也没有去迫害司马光,这样他才有十几年的安稳日子写完了文明历史的“资治通鉴”。

苏轼因为新旧党争卷入“乌台诗案”差点丢掉性命,最后还是王安石的一句“岂有盛世而杀才子乎”,这样才保住了性命,才有后来流传千古的赤壁赋,东坡肉。“文道合一”是王安石对文章的观点,这也是他人生的信条,通俗一点就是言行一致,对事不对人,就因为这样的性格,王安石的文章也是自成一派叫“王荆公体”。这也许就是他能遇到贵人的原因。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是无憾了。各个方面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成了一番成就,也不枉此生吧。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