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厚往薄来” 大明王朝为何要做亏本生意

2021-11-29 来源:各界杂志2021年第11期

朱元璋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出身最低,登基后,严重自卑的他花了很大力气招揽各国进贡,营造“万邦来朝”的氛围,以彰显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他向各国派出使节,诏书所至,各国带着贡品纷纷来朝。按字面理解,所谓朝贡就是向“天朝”进献特产。“蛮夷之国”大抵物产贫瘠,献三两样特产就可以了。

但各属国并不满足于此,他们送来的东西往往有很多不是本国所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琉球。据《明会典》载,琉球的贡物包括:马、刀、金银酒海、胡椒、磨刀石……其中马、牛皮、磨刀石及螺壳确系琉球所产,但其他大部分物品显然不是。

看起来小国琉球对“事大”一事似乎过于恳切,以至于费尽气力去买“洋货”来巴巴地献给天朝。然而事实呢?

按理说,向天朝进献是属国的义务,以此表达臣服,不该要求回报,但“天朝上国”历来“讲究”,一直采取“厚往薄来”的外交政策,对朝贡国的赏赐往往比他们进献的东西要多,以表明天朝只是欣赏他们的恭顺,并不想占他们的便宜。

朱元璋以苛刻著称,他制定的官员俸禄标准堪称史上最低,大部分官员都吃不饱饭,但对待朝贡国,他比历代君主都要大方。他曾对礼部官员说:朝贡国进献的东西我们绝不白要,不但会给钱,而且会给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据相关史料记载,一斤龙涎香本来也就值9贯钱,可对外邦进献的龙涎香,明朝的收购价竟高达48贯钱一斤。由此可见,向天朝进献实在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除了可以数倍溢价,向大明进献还有更多好处,比如得到“回赐”,回赐之物通常都是精美的丝绸和瓷器。朝贡国接到这些在海外市场最受欢迎的物品后,一般都会贩卖给他国,这样的中转贸易可谓“无本万利”。

另一个好处的名目叫“赏”,明朝对朝贡国的国王、官员和使臣“有贡则赏”,以表彰他们的恭顺,所赏之物都价值不菲。

万国来朝的场景

除了能在回程时带走大量精美物品,使臣在中国受到的接待也非常细致周到。

中国皇帝历来认为“外交无小事”,前来进献的人都是国家的客人,所以从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起,他们吃喝花用都不用出一文钱,全由“天朝上国”包了。

每当琉球国使臣抵达福建海岸,福建官员都要按例备办“箩桶杠索”等物,将贡物搬到岸上送进仓库,还要组建一支庞大的巡逻队,专门保护这些贡物。

福建省还要专门派官员和兵丁全程护送琉球使臣进京,所经各省、府、县,当地官员均需迎送,安置住宿、供应膳食,并将接待情况奏报给朝廷,不得有半点闪失。

除了好吃、好喝、好招待,朝廷通常还会专门组织旅游,让使臣开开眼界,见识一下天朝的风光。因此,有生之年能来中国一趟,对外国使臣来说实在太幸福了。

“厚往薄来”政策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数倍、数十倍暴利驱使周边国家争先恐后地前来进贡。更有甚者,常有海外商人凑到一起,花钱找个懂中文的人写一道表文,冒充使臣跑来进献,骗走无数钱财。洪武年间,一个暹罗商人谎称该国国王委派他同使臣一起来进献,因为装得不像而被朝廷识破。

虽然极好面子,但朱元璋毕竟不傻。朝贡国的热情烧得他屁股发烫,不得不采取限制措施。首先是限制朝贡次数,他按远近亲疏给朝贡国定下规矩,或十年一次,或三年一次,或两年一次;其次是限制朝贡使团的规模、进献船只的数量,防止他们携带太多贡物;还给使臣发执照,只有手持执照、验明正身才能上岸。

但这些限制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各国大都不遵守贡期,比如朱元璋规定朝鲜三年一贡,朝鲜却仍每年都跑来一次。所定朝贡规模也形同虚设,一般各国带来的贡物总是大大超出规定。

朱元璋生性强悍,他的命令在国内是绝不容许臣下有任何挑衅的,但对这些死皮赖脸的使臣,他怎么也拉不下脸来。因为中国有句古训——“举手不打笑脸人”。

明朝财政收入不高,却通过朝贡体系大把花钱。到明朝后期,宫内的海外土产堆积如山,国库却没现金,只好把胡椒和香料发给百官充抵工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