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从军队数量对比来看南宋占有明显的优势 为何节节败退

2021-12-13 来源:腾讯网

说起宋朝灭亡,许多人在网上感慨“崖山之后无中国”,体现出对宋朝灭亡的可悲可叹。同时也感叹蒙古人的勇猛,不愧是上帝之鞭。

很多人都归结为蒙古的军事力量强大。其实元军渡江之前,南宋尚有正规军队70余万人,以后又陆续招募了一些义勇兵,而元朝参加整个灭宋战争的军队只有30余万人。

从军队数量对比来看,宋军占有明显的优势,可很快就被元军击垮,这不仅有军事上的各种因素,还有深刻的政治上的原因。

(一)忽必烈安抚归附百姓

忽必烈即位之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蒙、汉族统治阶级的联合,逐渐将蒙古政权改造成为在中原立国的封建王朝。元朝的灭宋战争,从性质上讲,是封建王朝间的统一战争。

忽必烈在发起渡江作战之前,明确诏谕诸军将士:若彼界军民官吏人等,去逆效顺,与众来降,或别立奇功者,验等第官资迁擢。其所附军民,宜严敕将士毋得妄行杀掠,父母妻孥家口毋致分散,仍加赈给,令得存济。

以后又不断发布诏旨,命各地镇守官吏安抚归附百姓,“令农者就未,商者就塗,士庶缁黄,各安已业”,并且宣布免除宋朝的烦冗科差和杂税,表现出统一全国的意志和信心。

自唐朝安史之乱(755年)后,政权分立,分裂割据,战乱频仍,各族人民都希望实现全国统一,获得较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蒙古政权作为一支新兴力量,起而消灭腐败的分立政权,完成这些分立政权无法完成的大一统任务,是应历史前进需要而出现的。忽必烈的前人已为统一大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他即位后只面临最后一位主要敌手,得以较快地完成统一事业。

(二)南宋的朝廷的内斗与官场腐败

南宋王朝虽然腐朽怯弱,可仍拥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力量,富有作战经验和抗敌决心的将领也不乏其人。对元军的大举进攻,宋廷有所准备。

问题在于腐败的官僚政治必然会导致军事上的失败。

贾似道、陈宜中等权臣当国,只知固位专宠,大敌当前,并不做认真地准备,极力排斥朝内臣僚提出的战守方略。

在两军对战之际,宋主兵大臣往往不是精心布置军队迎敌作战,而是热衷于遣使求和或约降,底下的不少将领也各作打算,或是临阵脱逃,或是望风降附,纵使有几位拼死战斗的将领,也终究挽救不了败局。

宋廷内的党争和排斥异已,不但打击了朝内力主抗敌的大臣和将领,还把一些人推向了元朝。刘整的降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在战略战术上,宋军过于墨守常规

宋人以水战为长,水军力量大大超过元军,但在战争中全军多处于守势,几十万大军分聚于几处,在战略全局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被元军分割包围之后,在局部战场上宋军的力量和元军则基本均等甚至处于劣势。

宋军将领多以水军战船连亘江河之中,堵截元军前进,而不是以水军机动作战,发扬优势,消灭敌方水军,结果大量的水军因过分集中,失去机动而被消灭。宋军的多次惨败,都是因为采用了这种错误的战术。宋军的长处不但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因为水军的屡次失利而失长江之险,导致全局的崩溃。

元朝的情况和宋朝截然不同。忽必烈本人不仅具有雄才大略,还注意采纳群臣的建议。在发起灭宋战争前,忽必烈多次召集臣僚商议作战方略,既选择了适当的进军时机,又制定了较周密的作战计划。

在战争过程中,忽必烈还多次召回主兵大臣,根据战场形势重新调整军事部署。参战的各军在人员和物资上都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元军将帅内部也有不和,如攻围重庆时,东川、西川行院的相互拥兵观望,但总的说来,蒙古、色目、汉人将领能够互相配合,服从统一指挥,努力作战。

元廷采取的招降政策,对于瓦解宋军、增强自己的力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南宋将领降元后,不仅广泛招徕门生旧僚,安抚旧辖州郡,还往往率军作为元军的先锋,攻城略地。元军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为实现既定的“沿江而下,直捣临安”的战略目标,伯颜指挥的大军几次避开宋重兵拒守的坚城要塞,配合作战的各军在对宋军实施分割包围后,大多围而不打,牵制宋军兵力,待战略目标达到后,才逐个消灭。

在作战中,元军往往避实就虚,突破宋军防守的薄弱环节;发挥步、骑兵作战的长处,护持水军进军。宋、元军队的几次决战元军都是以水陆军密切配合而取得胜利的。遇强敌坚城,元军采用断其外援、粮饷的方法,不惜长期围困,待之自破。

正因为元军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战术,再加上元军的素质较优于宋军,所以能够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并赢得胜利。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