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二郡在匈奴军事压力下能坚守?地缘对汉匈关系的影响

2022-02-22 来源:腾讯历史

陈陶曾写诗: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中国古代汉匈一直是对立的关系。西汉前期,东亚大陆形成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南北对峙的局面。

汉朝立国未久,百废待兴,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比较薄弱,而匈奴趁中原内乱之机,积极发展,对外开拓,已形成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号称"百蛮大国",并借中原政权未稳之时,不断南下掳掠,极大地威胁着新生王朝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要讨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地缘条件究竟对汉匈关系的发展有没有影响。

 

1. 地缘条件对汉匈关系的影响

秦朝末期,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为首的农民起义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秦朝统治者抽调黄河地区驻军镇压农民起义,使得河南的边防大为削弱。这直接导致了河南地重新落入匈奴之手。

此后匈奴迅速壮大,其军事力量沿汉王朝北部一线由东到西依次排开,单于居中,既可以避免左右两部的矛盾,又利于控制整个局势。匈奴与汉朝连疆数千里,从东、中、西三面对汉王朝形成半包围状态,造成强敌压境之势。

而且由于大漠无垠,匈奴可以从多个方向、多条道路同时向汉朝发起进攻,使汉军攻无所攻,防不胜防,战略战术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奇怪的是,尽管汉初匈奴来势汹汹而中原地区实力薄弱,

黄河一线并没有全部落入匈奴之手。

匈奴是游牧民族,到汉初时兼并众多周边部族,兵力发展到"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实力空前强大。

反观此时新建立的汉朝,秦末的动乱使社会经济大伤元气,

地方上诸侯王势力膨胀,严重削弱中央集权能力,威胁国家的统一。

匈奴大肆侵掠广大北部边地,汉朝则处处掣肘,根本无法组织有效反击。此时九原、云中二郡受到的军事压力可想而知。

 

虽然"诸秦所徙適戍边者皆复去",但仍有九原、云中二郡的核心地区保留了下来,一直坚持到卫青收复河南地。为何这二郡在匈奴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一直能坚守?

这是由当时的汉匈双方政治、军事环境和二郡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从地形上看,九原、云中二郡的核心地域为平原区,西北是乌拉山山脉,北面是大青山山脉,东面是蛮汗山山脉,南面为黄河,地势易守难攻。

在九原郡南部边界有秦汉长城遗迹,长城上所设的边防设施可以有效阻遏匈奴骑兵的攻击。

 

就这样,九原、云中二郡以乌拉山、大青山、蛮汗山、黄河天险作为第一层防御屏障,以长城等为第二层防御设施,以重点城池为第三层的防御屏障,三层防御体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自发挥职能,互相配合、支援,以应对敌人的攻势。

正是凭借着独特的地理形势和得当的防御策略,九原、云中二郡得以在秦末汉初强大的匈奴骑兵面前依旧保有各自的核心地域。

 

2. 汉匈关系受地缘条件影响的原因——地形地势

随着对于周边民族认识的加强,汉朝时期中原统治者对于周边民族的歧视与不平等态度业已得到强化;同时,中原民族的优越感、以中原为中心的观念也逐步形成。

汉代的民族战争多与西北地区的匈奴发生,东方和南方则相对少得多。

首先,东方、南方土著多属于农耕文明,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特点中原地区有密切关系,经济矛盾不突出,易于融合。

其次,南方地区却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可以与华夏族抗衡的整体性民族。即便发生冲突也没有北方、西北地区那样规模浩大而激烈。

 

因此,从民族冲突角度上讲,西北民族尤其是匈奴才是中原民族的最大对手。

而当中原王朝力图建立起完整的国家边境防御体系时,西部、北部地区及其地理延伸自然成为争夺的要点,而这一带,很可能也成为该历史时期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实际分界线。

对这一带的争夺具体影响了汉代的匈奴关系,当双方在该地区实力相当时,则相安无事,若有一方在该地区的实力膨胀或被削弱,则会触发战争。

 

对于汉王朝而言,在北有匈奴、南有诸羌的情形下,河西走廊是沟通中原与西域的唯一通道,抓住该地区控制权.一方面可以打通中西交通线,另一方面则可以起到"隔绝羌胡"的战略效果,挫败匈奴联合诸羌南下的意图。

后来汉居延都尉的建立则是以河西四郡为依托,深入匈奴腹地,在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同时,更多的就是出于"断匈奴右臂"的考虑。

黄河在秦汉之西北地区无疑也是一道重要的屏障,它基本贯穿了西北地区。但实际上黄河的屏障作用却由于气候原因而大为削弱。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河南地"的往复与争夺:

在黄河的枯水期与结冰季,匈奴骑兵很容易突破这一地理含义上的重要界限。因此,从卫青朔方置郡可以看出,汉王朝在军事强盛时期都尽可能地将防御阵线向北推移,在黄河北岸与西岸寻求新的防御支撑点。

西汉对于高阙西南鸡鹿塞、眩雷塞的经营也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说,在自然屏障的选择上,"重山轻河"是秦汉西北边防河套一线的特色。

 

3. 汉匈关系受地缘条件影响的原因——边塞要地的归属权

"白登之围"是汉匈第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汉军的惨败奠定了汉高祖至文景时代双方各自军事态势,即匈奴不断侵扰,汉被动防御。"白登之围"后,由于双方在边境地区实力对比有一定差距,汉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尴尬局面。

和亲政策尽管不能根本杜绝匈奴的武装侵扰,但却为汉王朝赢得了必要的喘息与发展机会,元朔二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一战边防意义重大。他成功夺回河南地,弥补了汉北部边防的固有缺陷,彻底根除了关中层层防御、劳民伤财的不利局面。

 

同时,汉军在东线的胜利也使匈奴左地大为收缩,匈奴方面阴山与河套地区的丢失,使漠南王廷暴露于汉军的直接打击之下,丧失了漠南区域战略上的主动权。

伴随战争的深入,汉匈双方所争夺的战略重点逐步向河西的转移。汉武帝一方面寻求战略上的联盟者,同时也孕育着包举海内的大梦。

"断匈奴右臂"政策的提出,使打通河西走廊进入西域提上日程。河西四郡的设立使旧有防御体系向西再延伸,西汉边界扩张至湟水。

汉武帝还令修筑西长城,一直筑到敦煌。在戈壁与沙漠地区,长城在该地区的蜿蜒曲折还在于靠近可利用的宝贵水源,这对于在沙漠地区作战是非常重要的。

 

强大有效的边防,无疑为西北地带的存在起到了坚实屏障的作用。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道长城及其他边防设施的建立,正因为有来自海内诸郡的屯戍之士的严明防御,才使得秦汉王朝拥有一块特殊的经济区,为中原文明的发展与开拓提供独有的物资与人力支持。

汉王朝与西域各国的使节往来,就是依靠河西长城得到行旅安全的保障的。可以说,河西长城某些区段的构筑,对于保证西域通道的畅行无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西汉政府曾经为组织对匈奴战争而极意发展马政,即所谓"天子为伐胡,盛养马"。匈奴往来驰骋,主要依靠快速、机动、灵活的强大骑兵系部队,汉王朝欲与之抗衡,没有骑兵是不可想象的。

为与匈奴作战,汉在西北地区设有专门的军马培养基地,称为"牧师苑",养马的规模有三十万匹。

该地区半农半牧经济的存在,已经形成地区特色较单纯的农业或畜牧业,这种互为补充的经济共存,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结语

汉王朝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长河中光彩夺目的时代,是中原政权十分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无论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是城市的建设数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汉朝之后,随着气候的转冷和游牧民族的南下,游牧经济逐渐成为主旋律,中原居民与西北匈奴差异缩小,地缘差异对于汉匈关系的影响力逐渐单一化,即便是所谓"隋唐盛世"时期也并未完全恢复。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