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说这个命题,还是有点瑕疵的。
太史不过说了句“五百年而霸王出”,你就以为秦国用了五百年时间来统一天下?
其实,咱也不能从它建国时候开始算起吧。那会儿,秦襄公可只想老老实实做个诸侯,周平王刚东迁洛阳,就凭秦国那点队伍焉敢造反?
那么,刘邦真得有如此厉害吗?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哈。
秦国在挖树,刘邦在割韭菜两者的难度是什么样的差距呢?打个比方吧,如果说秦国在挖树,那么刘邦相当于割韭菜。
一、秦国的对手:800年历史的战国六雄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秦献公迁都到前线栎阳,向国人显示要夺回河西之地的决心。凭借着自己多年在魏国偷师的那点东西,欲重振秦国的昔日雄风。
其他六国,南楚北燕东齐皆是建国700多年的资深大国,就是中间的赵韩魏,虽然新成立不久,可他们本来就是春秋最牛霸主晋国分裂而来,实力个个不容小觑。
二、刘邦的对手:项羽和立足未稳的17路诸侯
反观秦朝末年,那时的朝政落入宦官赵高手中,滥杀无辜,构陷忠良,可谓是大厦将倾。那时的秦朝如同烂了根的大树,大伙儿联合起来,历时3年多便将其推倒。
实力最强大的项羽位于东方,且困于齐国战场。
其中实力稍强的章邯根本没时间给汉中百姓修生养息,刘邦便带着汉军精锐杀过来了。
项羽分封诸侯时,重武将而弃旧主,因此,许多诸侯正忙于处理家事,赵国、齐国家中打成一片,即便懂得唇亡齿寒,当时也无法顾及。
家里还算太平的诸侯,却因根基太浅,实力完全无法与刘邦抗衡。
刘邦虽被封在偏僻之地,却误打误撞得了巴蜀之地的粮仓,解决了粮草的后顾之忧。
刘邦入关中之后,萧何便赶到相府、御史府等秦朝政府要地,取其律令、图书,掌握天下的山川险要以及郡县户口。
就当时而言,这些东西可是秦朝的绝密资料,给刘邦之后夺取江山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韩信能轻易打过黄河,穿越太行山,想必有一半是地图的功劳。那些被曝光了家中关隘险要地形的诸侯,在韩信面前,就如同在裸奔,哪有不败之理。
萧何有了详细的郡县户口资料,可以从容为刘邦招兵买马,使得刘邦从无后顾之忧。
萧何将秦朝的军功赏罚制度推行到汉军之中,鼓舞了汉军的斗志,提高了凝聚力。
萧何采用商鞅的农战制度,使得汉军无粮草供应之忧。
纵横家一、战国中期是纵横家的天下
纵横家大概兴起于战国中期,苏秦、张仪等人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搅动了战国的池水。
正因为如此,战国七雄虽然纷争不断,却又能共处数百年,谁也没有办法将其他各国吃掉。
直到战国末期,纵横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秦国才摧毁了困扰他上百年的合纵抗秦之盟。
三、楚汉时期:纵横家已失去市场
反观楚汉相争时期,再也没有苏秦、苏代这样的纵横家可以凭一己之力联合诸侯,对抗楚、汉。
结语同样是统一天下,为何秦国用了150多年,而刘邦仅用短短的7年时间?
两国所面对的对手不同:秦国的对手是历史800年之久的老牌六雄,而刘邦的对手是立足未稳的17路诸侯和刚愎自用的项羽;秦国是摸石头过河的开路先锋,而刘邦是借用秦国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呼风唤雨的纵横家使得战国时期没有哪家诸侯可以一家独大,当他们离场之后,秦朝迎来了统一,刘邦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