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诸葛亮为何只排第六?看看前五位是谁就明白了

2022-06-01 来源:腾讯历史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除了有吕布、赵云、关羽、张飞等著名的武将,还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其中的佼佼者当属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如果说武将是执行者的话,那么谋士就是策划者,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策略与谋划,执行者才会事半功倍。

尽管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得神乎其神,比如火烧新野、华容道等妙计,当诸葛亮谋划好一切的时候,武将只需照他的安排去执行就能轻松完成任务。

当然,诸葛亮只是在演义中比较厉害,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他只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在军事方面稍逊。若单论计谋的话,我认为有五个人要比他更强一些。

 

第一位贾诩

听到贾诩这个名字,大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曹操,贾诩确实是曹操帐下非常有名的谋士。但是在贾诩的谋士生涯中,他先后辗转于各地,追随过很多诸侯。

此人的谋略和才华十分出众,无论效力于谁都能够游刃有余,全身而退。贾诩是举孝廉出身,最早是董卓手下的谋士,不过董卓没有慧眼,贾诩并未得到没有得到重用。

董卓被杀,王司徒和吕布大肆清算董卓党羽。李傕、郭汜惶恐不安,他们正准备逃亡时,却是贾诩出面阻止,并怂恿二人杀回长安为董卓报仇,甚至认为在此情况下有很大的几率夺取天下,如果不成功的话,再逃跑也不迟。

 

李傕、郭汜兵败,贾诩全身而退又投靠了张绣,并且两次帮助张绣大败曹操。曹操袁绍大战时,贾诩又力劝张绣投降曹操。贾诩到了曹操帐下可谓是如鱼得水,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他都参与谋划,论功劳的话,贾诩仅次于荀彧。

第二位郭嘉

郭嘉就像一颗灿烂的流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却留下一道无比耀眼的光芒。郭嘉此人足智多谋,算无遗策,在曹操统一北方时,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郭嘉只活了37岁便匆匆地离开人世。

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无比伤心,高呼:“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曹操和郭嘉的关系,类似于刘备和诸葛亮,不仅仅只是君臣的关系,更有一层知交好友的关系。

曹操兵败赤壁,大哭道:“郭奉孝若在,不使孤至此!”有人认为曹操这话有些夸张,但是郭嘉若尚在的话,曹操确实会少走很多弯路,我们可以看看郭嘉的生前的成绩。

 

刘备对荆州蠢蠢欲动,曹操想趁其弱小时消灭刘备,然而他又担心袁绍在背后偷袭。就在这个时候,郭嘉斩钉截铁地认为袁绍性迟多疑,未必敢出兵偷袭,即便出兵获胜的几率也不大。结果正如郭嘉所料,没有袁绍的掣肘,曹操差一点灭掉了刘备。

尤其是曹操赢得官渡之战后,想一举平定河北。这个时候又是郭嘉劝曹操,袁绍虽然死了但他儿子还在,其势也仍在。郭嘉为曹操出了一条妙计:“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对他们紧追不舍,那么他们一定会齐心合力一致对外;如果我们不打他们,他们反而会争权夺利、互相伤害。事后正如郭嘉所料,袁绍的儿子们为了夺权,互相争斗。

 

第三位,荀攸

曹操帐下有两位姓荀的谋士,分别是荀彧和荀攸,他们不仅是同事关系,也是叔侄关系,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人们只知曹操刺杀过董卓,却很少有人知道荀攸也刺杀过董卓,或许正是两人志同道合,所以才坚定地站在一起。

攻打吕布时,正是荀攸献计水淹下邳,活捉了吕布;官渡之战,计斩颜良和文丑,献策火烧袁绍粮草,力劝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奔袭乌巢,曹操最后能够赢得官渡之战,荀攸当立首功。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为曹操献了十二条计策,被曹操视为至宝。

 

第四位法正

刘备能够安稳地在益州立足,法正功不可没,刘备在益州拉拢蜀地的豪门士族,法正在他们之间充当的就是桥梁的角色。定军山黄忠斩杀夏侯渊,刘备夺取汉中,皆是出自法正的计策。

第五位,鲁肃

后人只知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不过鲁肃提出的三分天下却早于诸葛亮,这足以证明鲁肃比诸葛亮更有先见之明,其政治眼光也不逊于诸葛亮。鲁肃极力促成孙刘联合,才能让东吴积蓄势力,周瑜死后几乎是鲁肃一人撑起了东吴的江山。

 

综上所述,这五位谋士之于各自的主公和阵营,并不比诸葛亮差多少,甚至还超过了诸葛亮。我们只能说是三国演义成就了诸葛亮,因为作者实在太偏爱诸葛亮,赋予他绝对的亮度,那么其他人必定会显得十分暗淡。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