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大明三大巨变 不沾点亲人的血 枉称朱家好儿郎

2022-06-21 来源:鞥讯历史

曾经的一部明史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黑衣宰相”姚广孝在遗书中写道:明朝百年内会发生三巨变。明成祖朱棣在临死前,将姚广孝预言大明三大巨变的折子交给了朱瞻基,并要求他起誓,以后决不能沾亲人的血,而且传位给子孙时,也同样要立誓。戏剧的是,实操完全脱离预想,朱家子孙互相残杀,双手沾满了亲人的鲜血。

当年老头传位给儿子,我和他一定是好叔侄

“辛丑年一变: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倾覆江山于陛下。”

“飞龙在天”出自《易经》,指的是大明开端,太子朱标因病去世,孙子朱允炆德不配位,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得江山。这是姚广孝的第一个预言,很明显说的是靖难之役,太子朱标是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

 

“帝生颖慧好学,性至孝”

《明史》记载朱标生来就聪明好学,性情十分孝顺。朱元璋在称吴王的时候便将其立为世子,自幼悉心教导,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不已,思虑再三,决定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长孙。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但却将皇位传给了孙子,这一决定自然会引来众儿子的不满,尤其是燕王朱棣。朱允炆生性懦弱,朱元璋为了让孙子的皇位坐稳,可谓是费尽心思,杀了不少功臣名将,大肆分封自己的孩子为亲王,企图用亲情念恩这样的方式维系大明王朝。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这九个字出自朱元璋的遗诏,意思是在自己死后,在京师外的藩王们不要回京祭祀,不愧是个草根出身,一步登天的狠人,为了稳固孙子的皇位,竟然要求儿子们在自己死后不要回来为自己守丧。然而老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如此费尽心思,孙子的皇位还没焐热,就被最像自己的儿子朱棣夺走了。 

朱允炆继位后,将朱元璋对自己的劝诫抛之脑后,对各位叔叔们下死手,藩王们陆续遭殃,摆在燕王朱棣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坐以待毙,二是起兵反抗。最终犹豫不决的朱棣在姚广孝的唆使下决定起兵造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靖难之役”的最后时刻,谷王朱橞及李景隆叛变,大开城门放燕兵进城,都城陷落,宫中大火四起,皇帝不知踪迹。靖难之役的胜利,朱棣成功夺得帝位。 

倘若老头将皇位直接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是不是就能免去靖难之役给大明带来的深重灾难,皇孙朱允炆和各叔叔间的叔侄关系是不是就能其乐融融?

当年老头要是不造反,我和他一定是好兄弟

“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

“龙战于野,血色玄黄”出自《周易》,指冬至来临前的天象,苍龙七星宿即将来临,阴阳之争将引发激烈的战争。“主兄弟争于室”,意思是朱高炽和朱高煦以及朱高燧兄弟之间的夺嫡之战。这是姚广孝的第二个预言,说的是朱高煦与朱高炽的夺嫡之战。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被封为汉王,然而他的矫情致使他作死,毁在了侄子朱瞻基的手里。为汉王的时候,朱高煦嫌弃原本的封地云南太过偏僻,后将封地换到青州,他又嫌穷,就像一块粘人的牛皮糖,赖在南京不肯走。留在南京的朱高煦可谓是一刻不闲,他盯着那些和太子朱高炽走得近的大臣,谗言陷害他们,致使很多人蒙冤入狱。不仅如此,他还招募士兵,到处横行不法。 

“初,高煦既之国乐安,反谋未尝一日忘。”

最初,朱高煦去其封国乐安,但未曾有一日忘记起兵谋反。

朱棣驾崩后,太子朱高炽继位,然后不过十月,朱高炽便驾崩了,于是皇位就落在了太子朱瞻基的身上。在南京的朱瞻基要北上奔丧,作死的朱高煦在这一刻打起了如意算盘,他打算派兵截住北上的朱瞻基,趁机除掉他,然后趁乱进京,夺得皇位。如意算盘确实打得挺响,然而早就被朱瞻基识破了,朱瞻基直接换了条路,顺利进京登基,朱高煦见计划落空,便打算直接造反。 

“宣德元年秋八月,北京地震,汉王高煦反。”

宣德元年秋八月,北京地区发生地震,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

然而朱瞻基根本没把这个叔叔放在眼里,想造反你就可劲造呗,反正我奉陪到底。《明史》中有朱瞻基对朱高煦的评价:“高煦外夸诈,内实怯,临事狐疑不能断。”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块朱高煦被朱瞻基拿捏的死死的。 

这次造反不仅没能激起什么大的浪花,朱高煦还被朱瞻基软禁了起来,被抓之后,朱瞻基前去探望朱高煦,然后他又开始作死了,故意绊了朱瞻基一脚,害朱瞻基当场摔了个大跟头,朱高煦每天都在作死的边缘来回徘徊,这下,朱瞻基可不买帐了,他吩咐侍卫将朱高煦扣在铜缸里,并下令在缸上堆满柴草木炭,点起火来,可怜的朱高煦就这样被活活烤死了。朱棣临死前还劝诫朱瞻基不要手沾朱家亲人的血,然而兄弟夺嫡引发的乱局,最终以朱瞻基杀死朱高煦结束,朱棣最不希望看到的同室操戈还是在自己的后辈身上上演了。

当年老头多活几年,我和他一定也是好兄弟(夺门之变)

“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坠于地,有溅血禁中,仇杀无尽无期。”

“白龙鱼服九年”是指正统十四年发生的“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从出征算起,到被瓦次囚禁一年,再到被朱祁钰囚禁七年,后经“夺门之变”重新复位的九年。“亢龙有悔”出自《周易》,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遭受灾难。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坠于地,有溅血禁中,仇杀无尽无期”是指朱祁镇回来后,被朱祁钰囚禁,七年之后,才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 

这是姚广孝的第三个预言,夺门之变。

明英宗是明代唯一拥有两个年号且两次登基的皇帝。他经历了明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次重大变故,即“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朱祁镇受太监王振的蛊惑,御驾亲征瓦剌,结果不仅被瓦剌俘虏,成为阶下囚,还几乎葬送当时大明朝的全部精锐部队。一年之后,瓦剌意识到继续扣留朱祁镇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还不如将他放回,继续去祸害大明王朝。

戏剧的是,大明早已易主,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已经登上帝位,朱祁钰又不是傻子,怎么会让好不容易到手的帝位就这样没了,于是他借着安置朱祁镇的名义,实际对其进行囚禁,长达七年之久,本以为七年时间足以削掉朱祁镇身边的一切势力,但朱祁钰没有想到的是,这段时间反而给了朱祁镇机会,加上自己身体差,没有子嗣,朝廷上也就出现了很多人决意扶持太上皇朱祁镇。因此,“夺门之变”发生了,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这场政变让朱祁镇时来运转,重新登上帝位。 

“明代皇位之争,而甚无意义者,夺门是也。”

《明史》评价这场夺门之变是没有意义的,这场兵变如同靖难之役一样,是朱家人自己的皇位之争,记得《大明风华》里朱祁镇对孙太后这样说道:这个天下除了是朱家人的以外,其余的都可以推倒重来。

虽然这所谓的“三大预言”是《大明风华》为了神化姚广孝而出现的神奇情节,但是这三大历史事件是真实存在的。这三大巨变虽说是朱家自己家的家事,但是对整个大明王朝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虽几乎断了整个朱标一脉,但却给大明带来了22年盛世;朱瞻基平叛汉王朱高煦叛乱,朱瞻基以晚辈的身份杀了自己的亲叔叔,虽把朱瞻基推上了道德的风口浪尖,但也算是彻底解决了大明朝的藩王威胁;在夺门之变中,被“囚禁”南宫七年的朱祁镇,看似认命,实则手眼通天,复辟之后虽说是皇权回归正统,却让朱祁钰于谦等人经营了八年的明廷内部秩序毁于一旦,让大明彻底失去了喘息的机会,夺门之变也成为了大明朝开始走向衰落的重要转折点。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