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明朝最有名的太监 航海家郑和为什么没进司礼监

2022-06-29 来源:腾讯历史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三个宦官参政的大一统朝代之一。而明朝宦官参政的核心机构是司礼监,很多有名的大太监(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都是进了司礼监后发迹的。奇怪的是,明朝历史上最有名的太监、航海家郑和却终生没进司礼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内宫的管理机构以“二十四衙门(十二监、四司、八局)”为主。因为都是与内宫有关的事务,所以二十四衙门的大部分官职都有宦官担任,各衙门的“一把手”就是太监。司礼监是二十四衙门的最高领导衙门,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甚至被称为“内相”。   

然而按照朱元璋的初始设计,司礼监与其他二十三个衙门是地位平等的,彼此之间并没有从属关系。司礼监成为内宫最高领导机构的关键是司礼监被皇帝赋予了“批红权”,拥有了与内阁抗衡的权力。但鲜为人知的是,司礼监直到明宣宗时期才拥有了“批红权”,之前并没有。   

根据史书记载,明太祖到明成祖时期的司礼监是“掌冠婚丧祭礼仪、制帛与御前勘合、赏赐笔墨书画、并长随当差内使等人出门马牌等事,及督光禄司供应诸筵宴之事”。可以说此时的司礼监是真正的“司礼”,完全没有与内阁抗衡的权力,在二十四衙门中也没有什么领导地位。   

与司礼监相比,“掌木、石、瓦、土、搭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暨冰窨诸事”的内官监权力更大。因此在明太祖到明成祖时期,内官监才是二十四衙门的领导机构,地位高于司礼监。

 

作为靖难之役的功臣,郑和在明成祖登基后不久正式出任内官监太监。因为内官监当时的地位和权势都超过了司礼监,所以深受明成祖信任的郑和自然一直是内官监太监,而没有进入司礼监。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