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将军,古代重要的武将官职,指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将军。对于四安将军来说,位次四镇将军,并高于杂号将军、偏将军等官职。在三国时期,曹魏西线地区要承受蜀汉的袭扰,这促使其任命过多位安西将军。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曹魏的四位安西将军。
一、曹仁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仁少时喜好弓马弋猎,不拘小节。领军之后,奉法守令。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后,镇守江陵,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弃城而走。
建安十六年(211年),征西将军夏侯渊兵出河东,关中诸将皆反。曹操西征关中,曹仁为安西将军,督领诸将拒守潼关。曹仁坚守潼关至七月,曹操领大军来援。曹仁参加渭南之战,击破了马超。对于曹仁来说,官职没有止步于安西将军。
曹丕嗣位后,曹仁拜车骑将军、荆州刺史,晋封陈侯。黄初二年,拜大将军、大司马,执掌曹魏兵马。黄初四年,曹仁率兵进攻濡须口,不听蒋济所劝,惨败于吴将朱桓,郁郁而终,时年五十六,谥号为忠,配享曹操庙庭。
二、夏侯楙
夏侯楙(máo),字子林,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名将夏侯惇之子。夏侯楙的妻子曹操之女清河公主。曹丕即位后,夏侯楙历任侍中、尚书、安西将军等官职。不过,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后,原本镇守长安的安西将军夏侯楙,却被调回了朝廷。曹叡在位时,夏侯楙又担任了镇东将军等官职,不过其依然没有什么建树。
三、司马昭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高平陵之变后,蜀将姜维侵扰陇右一带,征西将军郭淮从长安出发抗拒蜀军,司马昭晋位为安西将军、持节,屯兵关中,调度诸军。
对此,在笔者看来,将司马昭晋升为安西将军,是司马懿对前者的一次历练。不久之后,司马昭通过布置疑兵等手段,迫使姜维撤军。完成任务后,司马昭转为安东将军、持节,镇守许昌。
正元二年(255年),在兄长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担任大将军,继续执掌曹魏大权。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五,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因为司马昭已经铺平了道路,所以他的儿子司马炎顺利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昭为皇帝,谥号文帝,庙号太祖。
四、邓艾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邓艾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在司马懿的提携下,邓艾来到曹魏西线,参加抵挡蜀汉北伐的战役。正元二年(255年),在姜维取得洮西之战的胜利后,大将军司马昭命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抗击蜀军,并遣太尉司马孚为后援。
对此,邓艾不负众望,成功化解了来自姜维的攻势。景元三年(262年)十月,蜀汉大将军姜维起兵再度攻魏,攻入洮阳境。邓艾率兵抢占有利地势,在洮阳以东的侯和(今卓尼东北)设阵,以逸待劳,阻击蜀军,双方激战后,魏军发起反击,蜀军败逃,姜维退往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
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泰始九年(273年),邓艾被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