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孙观:从泰山贼到青州刺史 让曹操赞叹不已

2023-10-28 来源:腾讯历史

东汉末年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各地或多或少都有些贼寇,其中泰山贼、黑山贼、白波贼都算是较为出名的。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孙观,则是泰山贼的首领之一。孙观(?~217),字仲台,匪号孙婴子,兖州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北)人。虽然出自泰山贼,但是,孙观却成为曹操的部下,并且因为勇猛的表现,从而受到了曹操的称赞,乃至于在曹魏官至青州此时,这堪称三国时期的著名逆袭了。

 

具体来说,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孙观早年与臧霸结伴,别名婴子,跟从陶谦讨伐黄巾,因功官拜骑都尉。东汉末年,陶谦曾被朝廷册封为徐州刺史。彼时,徐州受到了黄巾军的袭扰,而陶谦在上任之后,重用了臧霸、孙观等泰山贼,从而成功平定了徐州地区的黄巾之乱。因此,孙观自然可以说是陶谦麾下的一位猛将了。

后来,孙观与臧霸、吴敦、尹礼、昌豨及兄长孙康等结连,以臧霸为帅,屯于开阳一带。在当地声势十分浩大。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孙观等人名义上归附于陶谦。但是,他们依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公元194年,曹操为了给父亲曹嵩报仇,选择率军攻打徐州。尽管陶谦难以抵挡,不过,趁着曹操离开兖州的机会,陈宫、张邈等人迎接吕布入主兖州。

 

得知这一消息后,曹操立即从徐州撤军,从而和吕布展开激烈的较量。当吕布与曹操交战时,臧霸、孙观等人来支援吕布;后来,吕布被曹操所灭,臧霸归降曹操,再招降孙观等众。孙观亦宣告投降,成为曹操部下,被封为北海相。由此,大约从公元195年开始,孙观正式成为曹操麾下的武将。

跟随曹操后,孙观与臧霸一起四出征伐,孙观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在此基础上,孙观立下的战功,足够和臧霸相提并论。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此战,臧霸数次以精兵入青州,故而,曹操得以专心对抗袁绍,不用担心自己的侧翼。

在平定青州、徐州一带的贼寇后,孙观之功仅次于臧霸,孙观获封为吕都亭侯,其兄孙康亦讨贼有功,获封列侯。对于孙观获得的吕都亭侯,属于亭侯的范围。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主要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这四个档次,比如关羽获得的汉寿亭侯,也是一个亭侯。

 

建安十年(205年),孙观随臧霸引军与曹操会师南皮,其家人得以入住邺都,孙观获拜为偏将军,后迁任青州刺史。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获得青州刺史这一官职后,孙观自然可以获得曹魏的大臣了。毕竟,当时天下不过十多个州,能够执掌一个州的郡县,已经是可以说是封疆大吏了。

最后,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或建安十九年(214年)秋,或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二月,孙观随曹操讨伐孙权,曹操假节于孙观,也即授予了孙观临机处置的权力。而这,体现出曹操对于孙观的器重和信任。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曹操征濡须,孙观为曹操先锋攻讨孙权,在他尚未安营时,吕蒙即凭借以前所建的船坞,置强弩万张,将其攻破。孙观被流矢射中,左脚受伤,但仍坚持奋战。得知这一情况后,曹操慰劳孙观说:“将军受到如此重创,却表现得更为勇猛,你不是应该为了天下而更加珍惜爱惜自己的身体吗?”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不仅对孙观的勇猛称赞不已,还将其册封为振威将军。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孙观因为在濡须之战中身负重伤,所以在不久之后就病逝了。在孙观去世后,他的儿子孙毓袭其爵,并在曹魏继续担任了青州刺史这一官职。由此,从泰山贼到青州刺史和振威将军,孙观的一生实现了巨大的跨越。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