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桥洞停棺:城市与风俗的意外默契(图)

作者:佚名 · 2013-12-27 来源:腾讯大浙网

  近日,杭州滨江一座桥下惊现30多口空棺材,据调查,这些棺材都是附近村民安放的,按照当地风俗,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攒钱买一口棺材放在家中,预示健康长寿;家里若有重病的老人,也会买一口棺材“冲喜”。近年来政府推行“三改一拆”,原本住农房大院的村民纷纷搬进了楼房,家里没处安放棺材了,于是村民们找到了桥下的隐蔽空间。 

  按照风俗,这些棺材不得随便移动,出于尊重民俗的考虑,事发后当地街道决定“原封不动”。一方坚守传统,一方尊重风俗,滨江的“原住民”们与城市管理部门找到了富有人情味的默契。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时代在变迁,城市在发展,让人惊愕,又让人迷惘,当这个社会大步向前之际,有多少人曾经留意——我们能给传统风俗多大的容身之地? 

  “自备棺材寿衣”是中国人的传统 

  现代人看到“棺材”二字往往会觉得不自在,但老人生前自备棺材却恰恰是中国人的传统风俗。古代皇帝甫一登基就开始修建陵墓;而在民间,只要条件允许,墓地、寿衣、陪葬品等也一并自备,这同样是子女表孝心的机会。 

  棺材对传统的中国人到底有多重要?——来看另一则新闻:近日,宁波一对年近八旬老夫妻闹离婚,因为两口棺材的分配纠纷闹上了法庭,法官庄严地认定,这两口棺材是夫妻共有财产。 

  哪怕在当今中国的发达城市,自筹身后事的传统也或多或少地得以保留,虽然不再订制棺材,但不少老人依旧会在为自己准备寿衣,甚至亲手缝制;而子女为了让父母安心,也支持老人家在生前就自己挑定墓地。中国的老人们,并不避讳谈“死”。 

  早在2001年,杭州就有陵园与多个街道结成共建关系,组织老人们参观,赢取他们的好感。“凡是来参观的老人,都把选墓地当成一件挺开心的事。”陵园工作人员称,近年来免费看墓地的班车越来越多,每趟最少接送10多人,“有些是老姐妹结伴,有些是老两口一块儿,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把杭州附近所有的公墓都逛了一圈,有商有量,货比三家,希望选个好地方,以后继续‘呆在一块儿’。” 

  经常带着老人们去参观陵园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乐观的老人一般都比较平、安定,看淡了生死,他们积极挑选墓地的行为与其说是为了日后“躺”着舒服,不如说是为了让晚年生活得更充实。 

杭州滨江桥墩起火的事故中,有四口棺材被烧毁

  中国人“重死轻生” 一场葬礼可能抵三年收入 

  让逝者决定自己的身后事,一方面体现了传统中国人对老者和逝者的尊重,同时也是“重死轻生”观念的体现。 

  道教认为,人死后会以“鬼魂”的形式在另外一个空间里存在,需要生者为其准备陪葬品,并每年供奉,以保障逝者在“那个世界”里无忧甚至比活着的时候过得更好。 

  但是佛教认为,人死后会转世投胎,善者会投胎到更富有的家庭,而恶者会投胎到贫困的家庭甚至投胎为牲畜。这种评判标准不是绝对的,可以通过请和尚做法事来消除“孽障”,通往西方极乐世界。 

  这两种观念看似相悖,却同时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死观。传统中国人对死这件事并不畏惧,年迈老人自然死亡,被称为“喜丧”,在某些地方甚至会吹拉弹唱,庆祝死者长寿,希望他能顺顺利利“上路”。 

  在不少古礼早已被废弃的今天,“重死”的生死观使得中国人对丧葬礼仪依然格外坚持,这被认为关系到逝者的“安宁”和“往生”,同时也是生者表明“孝心”充“门面”的需要;更关键的是,传统观念认为,一场完善的葬礼会给整个家族带来好运。 

  据估算18.9亿立方米的木材需要砍伐948.96万公顷的森林,约相当于1947年西南、西北、华中、华北四大森林蓄积总和。(数据来源:郭风平《我国殡葬的木材消耗及其对策管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6卷第2辑,2001年6月) 

  浙江从1996年来全面推行火葬,如今普及率已超过98%,而目前全国火葬的普及率仅为50%左右。浙江火葬的普及率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因为浙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能也与浙江的火葬历史有关。 

  据史料记载,浙江部分地区早在宋朝时期就开始流行火葬,尽管当时的政府(儒家思想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损毁”)立法反对,但火葬在民间长期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佛教思想影响,更主要的是因为火葬便宜。当然,古代大概也只有穷人才会选择火葬,在选择火葬时,家属多少对逝者有所“愧疚”,而这种愧疚往往要用更盛大的葬礼、更豪华的墓地来补偿。 

  2005年,有学者对温州文成县的葬礼费用做过调查,当地一场传统土葬的费用为18100-40500元;而实行火葬后,尽管棺材更便宜了,墓地的占地面积变小了,但费用反而有所增加,需18600-50500元。需知,2005年时文成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人均年收入仅2901元,一场葬礼的费用可能是一个三口之家至少三年的总收入。 

  小区单元楼下的帐篷、花圈和法事 

  虽然浙江已全面推广火葬,但部分丧葬传统并未被割裂,尤其是在农村。杭州滨江桥下的那30多口棺材就是传统的“变形”,据当地人说,在土葬的年代,这些棺材是用来安葬老人的,如今实行火葬了,棺材依旧要买,只是老人离世后就把空棺材烧掉。 

  这些棺材以前都安放在自家农宅里,近年来政府推进城市化,当地人都住进了楼房,家里无处安放,只能安置在桥墩下。不难看出,当地村民对传统风俗做出了很大的调整。 

  按照风俗,这些棺材不能被随便移动,为此当地街道决定让这些棺材“原封不动”。村民与当地街道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调整让事情有了圆满的结果,然而,类似的冲突在城市化过程中广泛存在。 

最美司机吴斌是杭州人,从媒体报道的图片看,他离世后家人也搭建了灵棚以摆放花圈。

  在杭州,逝者的遗体会被带回家中,长者相信遗体在家中停留的时间越长,逝者来生就会越长寿,子孙也会因此获得福佑。即便是在市中心,遗体被带回家停留2~3天也是很常见的事。 

  此外,家属还会在家中设灵堂,现如今市民大多住小区单元楼,家里面积有限,逝者家属就在楼底下搭建灵篷,供放花圈、做法事、吊唁者临时休息之用。 

  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对此见怪不怪了,老社区还会备几顶帐篷供居民借用。但“新杭州人”越来越多,他们对此很难适应,楼下的花圈让他们产生不适感,更别提连夜的法事、念经敲木鱼和清晨出殡带来的骚扰了。在各大网络平台,因此而生的争论时有发生,有网友建议报警。一方面是“死者为大”的传统,而另一方面住户的正常作息的确受到了影响,这让小区的管理者陷入两难。简单粗暴的禁止搭建灵棚显然不合适,但是针对超过10点还在放哀乐做法事的严重扰民行为,社区就应该介入。 

  自然葬: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难题 

  大城市上海靠近杭州,文化与杭州接近,上海人很早就摈弃了将遗体带回家的风俗。“小区里没有人这么做。”一位“老上海”说,上海多元文化的混杂使得反传统的简易丧葬方式很快就被普遍接受。 

  上海早在10年前就开始面对无土可葬的窘况,公墓用地几乎耗尽,于是开始推广“自然葬”,即:不保留骨灰,将骨灰撒向高山大海等处,让它回归自然。在浙江,自然葬也在兴起,宁波、嘉兴、温州、台州、绍兴等地陆续推出节地、环保的海葬服务,政府大力推广,温州的补贴标准是8000元/例,绍兴则是5000元/例。 

  自然葬能有效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难题,也让中国人不得不面对一道伦理难题——无处祭拜。如今,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到网络纪念馆寄托对逝者的哀思,这类虚拟的祭拜空间的推广,或能逐渐解决这道难题。 

  宁波集体海葬在“搁浅”多次后终于在2013年清明节前夕举行,8位逝者骨灰坛入水魂归大海,据了解骨灰坛使用的可降解材料,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在此之后宁波又在11月举行了第二次集体海葬,共17人报名。今后宁波将每年举行2次集体海葬,还开通了网上纪念馆,供亲友凭吊。 

  结语:所谓“风俗”,是指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认知水平、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比如,中国古代男子蓄长发、女子缠小脚的风俗,早已被历史所淘汰。在城市化背景下,各种风俗汇集、融合,其演变速度更是空前,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本着宽容、理解和沟通的态度去面对文化的冲突。城市对传统,必须做出妥协。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