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尚书》里的十条名言 中华由来已久的智慧

2020-07-01 来源:腾讯网文化

《尚书》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书》或《书经》。“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知人则哲

能识别人就是聪明。人是复杂的。所以能够知人,识别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哪些是有才能的人,哪些是平庸的人,就是聪明。

政贵有恒

政令、政策重在长久不变。一条政令,一项政策,在执行中重在连贯不变,长久坚持。时间短暂,则不易见其效果;朝令夕改,则执行者易生疑惑而无所适从。

作德,心逸日休

积德作好事的人,心地坦然,无忧无虑。事情一天比一天顺心。《尚书·周官》还有“作伪.心劳日拙”一句。意思是:弄虚 作假干坏事的人,用尽心机,藏奸饰伪。处境却越来越窘迫困难。两句从一正一反立意,可用以劝善戒恶,教育人们多做好事,不干坏事。

作伪,心劳日拙

弄虚作假的人费尽心机,处境越来越困窘。现实生活中,确也有些人弄虚作假,机关算尽,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见这两句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后一句“心劳日拙”,现已成为成语而常被引用,意思是耍尽小聪明,使尽坏心眼,最后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处境反而越来越糟。

树豫务滋,除恶务本

培养高尚的品德,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清除邪恶的东西,必须从根本上铲尽。培养高尚的品德,应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断 提高;铲除邪恶必须雷厉风行,果断坚决,除恶务尽。“除恶务尽”已成成语,说明打击邪恶势力,清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力争从根本上消灭之。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迷恋女色会丧失道德,沉迷于玩赏喜爱的东西,会捎磨掉志气。沉溺于玩人玩物,则无法保持锐气和德行。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总结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历史教训,便是最好的说明。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不注重小节,最终必然累及立身的大德。从一个人的立身道德上说,平时不检点,不注意品德操行、生括作风方面的细末小事,久而久之.积细行而成恶习,必将影响到立身大节。

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不可过分沉溺于安乐。人活着总要有所事事,生活才有意义;如果过分地沉溺于安乐,生活没有意义,生命毫无价值,同时也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堆造九仞之高的高山,因只欠一筐土而不能完成。这是比喻做一件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努力就不能完成。告诫人们要善始善终,切莫虎头蛇尾;某些事情接近成功,最后的一步也许是困难最大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古人也有不耻下问的训诫,就是说不好以向别人请教问题为耻辱,哪怕是职位比自己低的人。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