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苏东坡的3句千古名句 道出许多人生的大智慧

2020-07-06 来源:腾讯网文化

苏东坡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典范,他以自身坎坷的经历,磨砺出对对待人生种种境遇的智慧。在苏轼的诗词文章中,我们常常能读到许多人生的大智慧。

一、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的快乐来自于欲望的满足,这无须讳言,但欲望也分很多种。

有的人追求声色犬马,追逐权力财富,这当然能给人带来快乐,我们不必表面谴责而内心渴求,但是,这种快乐猛烈却也短暂,同时会产生更多的欲望,使人又跌入不能满足的痛苦之中。

那么,怎样获得真正长久竭的快乐呢?

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苏东坡和好友刘倩叔一起游泗州南山,他们在细雨斜风的轻寒之中登上南山,俄而细雨散去,淡淡的烟霭浮动,稀疏的柳枝飘拂,南山下的十里滩显得分外妩媚,南山脚下的洛涧,流入淮河,水势茫茫。

他们摆出带来的野菜蔬果,煮上一壶午茶,开始享受美景。面对如此清景,如此清蔬,如此清茶,苏轼顿时感到一种难得的快乐,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词: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世间所有强烈的快乐,必然是不长久的,是永不满足的,快乐过后,带来的是无尽的空虚,而这种清淡的欢愉,它是悠长的,它能带来心灵真正的愉悦。

而这种快乐,又最容易获得,一杯清茶,一朵幽花,一本好书,只要我们细细品味,便能获得“清欢”。

二、此身安处是吾乡

苏轼有一位好友王巩,“乌台诗案”时,受苏轼牵连,被贬到了岭南宾州,是受牵连最重的,这让苏轼一直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他。

岭南在古代被称为瘴疠之地,北方人来到这些地方,常常因水土不服生病,甚至有病死者。

王巩赴岭南宾州时,家中歌会纷纷散去,却有一人不愿离去,愿随他远赴岭南,她就是柔奴。

四年之后,王巩终于北归,苏轼设宴款待,却见王巩气色很好,容颜更少。宴席上,苏轼问柔奴:“岭南那地方,生活环境应该很不好吧?”柔奴答道:“此心安处,即是吾乡。”苏轼听后大为欣赏,写了一首词给她: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的一生,求的就是安身立命,然而,安身立命之道,莫向身外去求,要向心内去求,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三、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前面两句,都是出自苏东坡的词,而这一句是出自苏东坡的小品文。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这篇小品文是说,苏东坡寄居在惠州嘉佑寺时,曾去松风亭游玩,走着走着,走累了,脚力跟不上,便想到松风亭去休息。抬头一看,松风亭远在山顶,自己这么累,如何走得上去,思之良久,忽然醒悟:“这里又如何休息不得呢?”顿时得到解脱。

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但苏东坡却写出了人生大智慧。

生活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外在社会,还是我们自己,都对个人有太多的期待,总希望你有车有房有工作,有了车有了房有了工作,又希望你有更好的车更好的房更好的工作,我们也总是想,等我怎么样了怎么样了就好了,我们总是在朝向目标的路上疲于奔命。

生活就像一条鞭子,不停地抽打着你前进。此时,我们若能明白:“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那我们便能从人生的重压下解脱出来。

就像苏东坡说的,如同挂在鱼钩上的鱼,忽然得到解脱。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把自己挂在生活的钩子上,我们能自己挂上去,自然也能自己解脱出来。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