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去鲁迅化”潮流 是文学界和全民族的损失

2020-08-05 来源:凯风网综合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凡是受过教育的人,都会在语文课本上读到他写的文章。鲁迅先生一生的作品,大部分都彰显了他犀利而又伟大的思想,唤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

很多人感念的是鲁迅的弃医从文,在那个几经波折的年代里,他认为用手中的手术刀救不了麻木的中国人,他希望用笔唤醒他们的灵魂,让他们能够铭记国家之耻,这样的人注定是有抱负的,也是有见识的,但这文字真的能够让那些麻木不仁的堕落者觉醒吗?实属不然,因为有些人已经没有了灵魂。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初看这样的文字时,确实有些不懂,因为当时还是被老师喊着这是必备读物的作品,大家课下一定要仔细阅读,但在当时看来确实没有读懂鲁迅先生的精神。

如今,已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见识,知道了心中所想,更明白了鲁迅先生心中的诸多见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时候,内忧外患,让本就残破不堪的中国大地陷入危机,但仍有一些人活在旧的时代里,渴望恢复他们所理解的那个世界。而鲁迅先生,言简意赅,点明了那个所谓社会的虚有其表,只不过是掩盖在“吃人”之上的造作。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一股“去鲁迅化”的思想兴起,鲁迅的文章被踢出课本,鲁迅的名言不再成为经典,鲁迅也被一些人较少的提起。这是为何,起于何时?而鲁迅的思想到底有没有过时。

鲁迅——周树人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形势,也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风格,他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鲁迅一生用过的笔名有一百多个,其中“鲁迅”一名用得最多。这一笔名在1919年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从此,“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名字而载入史册。 至于“鲁迅”的含义,鲁迅本人是这样解释的:“我所用的笔名也不止一个,‘神飞’、‘唐俟’、‘雪之’、‘风声’、‘自树’、‘索土’、‘会飞’、‘迅行’。鲁迅就是承‘迅行’而来的,因为那时的《新青年》编辑者不愿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他取“鲁迅”的缘由有三:第一,他的母亲姓鲁;第二,周、鲁是同姓之国;第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可能这一名字让他也有着深深寄托吧。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战士

伟人曾这样评价过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相较于其他人来说,最突出的应该就是他那份不被奴性影响的中国精神,这也是当时的时代条件下迫切需要的。

不管是他的“散文”,还是他的“小说”,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能当时的中国刚刚从传统仁义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很多人迷茫地找寻着方向,鲁迅的文章确实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迷途的人,他的文字犀利,敢于直言,让很多人敬佩他的勇敢,也许这样的人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去鲁迅化”的兴起

因为影响广泛,鲁迅的文章受到了一众知识分子的好评和推崇,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位以笔战斗的展示。而且为了让更多人记住他,他的文章也被录入了课本,让大众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毕竟这是不少人的必学文章。

鲁迅也逐渐被一些人极力推崇,捧上了极高的位置。但是时代是会发展变化的,对人的评价也会发生转变,鲁迅自然也不会例外。因为鲁迅的文章常常会有诸多暗喻,所以引起了部分教育学者的“不满”。

至于为何不满,甚至还宣扬要“去鲁迅化”,则是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的时代与鲁迅的思想已经格格不入,也就是说时代格局已经不同,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转变,甚至鲁迅的一些文章中还有过激的表达,而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晦涩难懂的,就好像我们初学他的文章时一样,因此他们认为中小徐的课本之中不再需要鲁迅先生的作品了。

但是,如果说鲁迅的作品因为这些可能的因素被埋没,确实是一种损失。中小学的阅读能力不高,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思考的能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时期,鲁迅先生的爱国之情对于孩子来说会有一定的感染,甚至鲁迅的写作手法也可以让孩子学习,这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是有利的,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鲁迅文章里面的环境确实已经有点过时了,但这并代表他价值观的落后。爱国之情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成年人也好,孩子也罢,对自己的祖国当然需要一份敬畏,而不是毫不在乎,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有什么作用呢?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国都不热爱,那还有什么意义呢?至于“去鲁迅化”则是不可取的,因为鲁迅能够带给青年的东西是其他东西比拟不了的。

鲁迅曾经对中国青年有过希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地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这样的话语如果看来是过时的话,只能说是一些教育工作者的庸人自扰了。

知名学者对“去鲁迅化”的态度

文人圈有个怪象,就是相互轻视。这是几千年来文人分子常有的事情,也有可能是相互的不服气,毕竟文无高低,但是这并代表他们不会惺惺相惜。中国的知识分子很多,对于鲁迅的评价也是不一,但是如今有了“去鲁迅化”的潮流,他们有何态度呢?

余华曾经发表过一个《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的演讲,其中大篇幅的论述到他自己是如何讨厌鲁迅的,因为鲁迅的文笔让他觉得有点太过犀利,即使是现在他成为了知名作家,仍然瞧不起鲁迅。

但是在演讲的最后,他的话锋一转,他表示“不要糟蹋鲁迅了,这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可能是他看到社会上一些人对于鲁迅的恶意评价,作为同行自然是觉着有点不忍,自己只是相轻,但并不代表鲁迅的位置那么让人不堪,社会上一些人的行为确实让他们看不下去。

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作者莫言也表达过自己对于鲁迅的态度。他表示“我愿意用我全部作品换鲁迅的一个短篇小说,如果能写出一部类似《阿Q正传》的中篇小说,那我愿意把我所有的小说都不要了”,鲁迅对于莫言的影响可见一斑,也许文人相轻,但他们也会惺惺相惜。

鲁迅的作品虽然不是这个时代中出现的,但他注定不会平凡。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鲁迅用自己的文字照亮了默默前行的人,对于民族来说,他是伟大的,而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不朽的。莫言和余华的态度自然是反对“去鲁迅化”,因为他们觉着,鲁迅被贬低,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损失。

小结

“去鲁迅化”这一行为,不仅是文学界的损失,还是全民族的损失。之所以产生这种趋势,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要学会怎么用合适的方法来教青少年鲁迅先生的文章,而不是直接去掉。如果仅仅是所谓的可能,便要否定一位文学家的价值,这样的态度是否太过片面?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