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项羽不肯过江东真是为脸面吗?是另有隐情

2020-08-23 来源:腾讯网历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名将辈出的年代,几乎所有名将都在项羽手下吃过亏。当时秦国余威尚在,打的要复兴的六国几乎无还手之力,眼看六国就又要再次灭亡了,是项羽击破了秦国的不败神话。

项羽出现在哪个战场,哪里就所向披靡,刘邦几次差点死在他手里。到死都没人敢正面和他比试,是彭越、韩信、韩王信、英布等等这些所有人合力才把他“逼”死。项羽一生虽然短暂,不过三十岁的年华,但是其所经历之战争数量,却是罕见的,并且部分战争规模在整个华夏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并且他经历的战争,大多取胜,其中巨鹿之战更是令后人震撼。

巨鹿之围,王离军二十万,章邯军二十万,唯有项羽军五万。这是项羽首次领军,却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成语“破釜沉舟”就是从这场战役中得来,九战九胜,项羽大获全胜,大破秦军。这正是如此,项羽在这之后,被尊为诸侯联军统帅,可见他们对项羽的肯定。

那么就是这样一个英勇的人,为何在垓下之战时,宁可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呢?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其实从四面楚歌开始,项羽就已经有了老天要灭亡自己的疑惑,否则也不会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所谓虞兮虞兮奈若何,也是项羽的扪心自问,自己要何去何从,或许此时项羽心中尚有一丝希望,虽然时不利,虽然骓不逝,但凭借自己力能扛鼎的勇武,或许能突围出去,或许还可以卷土重来。

但到了垓下突围时,被人欺骗,深陷大泽,爱人自刎,惨败落魄的现状,使项羽意识里那种天亡自己的认知,一下子强化了出来。虽然仍有几十人陪着他抗敌,但是这些人不再是因为信任他能够终有大为,而是出于忠心。

这些战士是出于忠心才誓死保护项羽的,在那种情况下,项羽卷土重来已经成了机会渺茫的了。显然项羽也发现了这一点,已经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他,即使侥幸过了乌江,大势已去,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拥护他了,他根本不是刘邦的对手了。况且刘邦的人手就在他的身后,弓箭手已经准备就绪,他又怎么能渡得了江呢。

对自己的失望,对父老乡亲的愧疚,对敌人的无奈,项王大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亡我,我何面目见之?”乌江自刎,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项羽的一生充斥着浪漫主义悲剧色彩,荡气回肠。虽有憾事,却也不失敬佩。从背水一战到血染乌江,他的故事璀璨得像一场刻意安排的舞台剧,乱世为台,他就是我们的悲情英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