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赵祯究竟有多得人心?他堪称千古第一仁君

2020-12-05 来源:腾讯网历史

公元1063年四月,大宋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病逝于福宁殿,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他是大宋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

赵祯死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就是说京城百姓自发停市,连乞丐和小孩子都为皇帝的去世而伤心。不仅如此,连对手辽道宗耶律洪基在听到宋仁宗病逝的消息后,都嚎啕大哭,甚至还建了一座衣冠冢。此后,辽国后世皇帝一直祭祀仁宗的画像。

作为大宋的皇帝,为什么如此得人心呢?连乞丐和对手对他的去世都惋惜。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仁宗”皇帝,他的“仁”堪称实至名归,后人称之为千古第一仁君。

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才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

对嫡母刘娥及家人仁慈

公元1033年,赵祯的嫡母刘太后病逝。刘娥死后,赵祯才知道太后并不是自己的生母,而八皇叔赵元俨更是对赵祯言道:“陛下生母乃是李宸妃。李妃娘娘死的不明不白,怕是被人害死的。”言下之意无非是说被刘太后所害。但是之后查清,刘太后对自己的生母很好。随后,仁宗在刘太后灵前焚香祭拜,哭着说道:“自今以后,大娘娘清白了”。并且下诏,不允许对太后的过完之事妄加评论,对刘娥的家人也很好。

虽然这事和刘太后生前以皇后之礼下葬李妃有关,但她毕竟隐瞒了赵祯几十年。放在一般人身上,虽然谈不上终身怨恨,但至少心里有疙瘩。而赵祯在此事真相大白后,依旧很尊重刘太后,尤其是善待她的家人,这一点就着实不容易。

对官员仁慈

仁宗一朝,有许多敢于直谏的文臣,比如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王安石等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臣,之所以都出现在仁宗一朝,也跟宋仁宗赵祯的宽仁执政有关。

赵祯性情宽厚,作为高高在上的帝王,还能时刻提醒约束自己,这就很不容易。包拯的公正那是世人皆知的,他是谁的面子都不给,屡次犯言直谏。说到激动之处,甚至唾沫星子都能溅到赵祯的脸上。即使这样,赵祯也不生气,一边用衣袖擦拭一边倾听包拯的建议。

正因为如此,仁宗赵祯在位期间,名臣辈出;国家相对安定,民生也有好转,文化领域百花齐放。后世对“嘉祐之治”也多有赞誉。

对百姓仁慈

仁宗赵祯在位的几十年中,算是封建社会最安定祥和的年代,不光是世家大族过得很安逸,寻常百姓的日子也很安乐。

据相关史料记载,仁宗在位期间,多次为百姓减免赋税。每逢遇上天灾人祸,仁宗都是痛心不已,下诏自责、尽心赈灾救民。

对于身边的仆佣,他也是尽力善待。为了让下人少受处罚,有时候即使发现了下人的错,他不仅不处罚,还帮着隐瞒。每年还会遣散几百名宫女出宫,让她们早日找到自己的安乐生活。

对于被判处死刑的重案,赵祯也是要亲自复查,以免有错判重判。而且每年经仁宗改判的案子,多则数千少则数百。

赵祯对于滥用刑律的官员,也是极度反感。而对于因错判草菅人命的官吏,则是终身不予重用。

皇帝本人都如此重视刑律,仁宗一朝的官吏自然也就不敢滥用刑罚,而最终得益的,自然也就是老百姓。

对苍生仁慈

关于赵祯对苍生仁慈,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说是有一天半夜,赵祯因为批阅奏折饿了,很想喝羊肉汤,但是他宁愿自己饿着,也没有吩咐御膳房做羊肉汤。对于此事,赵祯本人的解释是这样的:

如果朕因为贪一时口舌之快,让御膳房准备了羊肉汤,那以后御膳房就会夜夜准备着,一年下来不知道要杀多少只羊;如果形成了定例,后世宰杀的更是难以计数。为了朕的一时饥饿,伤害这么多生灵,朕于心不忍。

结语

对于赵祯的功过得失,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有过这样的评价:

仁宗在位,历年最久……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

清朝的乾隆皇帝,对宋仁宗也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将他与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康熙皇帝置于同样的高度。

敌对国辽道宗,也用仁宗的御衣做成了衣冠冢,世代祭拜。

但就是这么一位人人称赞的“仁宗”赵祯,最后却落了个后继无人的下场,至于原因,咱们下篇解析。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