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2020-10-06 来源:腾讯网文化

拜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所赐,说起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的代表作《桃花庵歌》,好些影迷瞬间脑补的,就是风流倜傥的“华安”吟着“别人笑我太疯癫”朝着“秋香”走来,然后被“秋香”一顿大棒子修理的雷场面。而在互联网文化刚刚兴起的年代里,《桃花庵歌》也曾十分很红,那一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常是qq签名里的“热词”,伴多少人度过了青春时光。

而放在明代诗词史上,这一首《桃花庵歌》,也常年引起不少争议。比如明朝中后期的“文坛大咖”王世贞,一边嘲笑着这首诗“如乞儿唱莲花落”,也就是“格调”太低。却也感慨其“似怨似适,令人情醉”的诗风。确实,只要通读全诗,就知那“无花无酒锄作田”为何会“红”,整首诗到底有多“情醉”。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贱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这样一首在当时讲究“诗必盛唐”的明王朝,堪称别具一格的奇诗,前四句里出现了六次“桃花”,从“桃花坞”写到“桃花坞”,从“种桃树”写到“换酒钱”,一个桃花缤纷的世界就这样扑面而来。紧接着就是这“桃花世界”里,“半醉半醒”的生活,酒醉时“花下眠”的悠闲,“日复日”“年复年”的“老死花酒间”。最后感慨了“笑他人看不穿”的智慧,“无花无酒锄作田”的世事变迁,一个放浪悠闲的唐伯虎,就这样醉在诗间。

而在真实历史上,《桃花庵歌》写于明朝正德二年(1507),那时三十七岁的唐寅(唐伯虎)刚续娶了妻子沈氏,人生正盛开第二春,手里也正好有闲钱。就看中了苏州北部桃花坞的好地段,在这个幽静且充满山野情趣的地方,建起了“桃花庵别墅”,三十七岁那年别墅建成,兴冲冲的唐寅,也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桃花庵歌》。那通篇放浪避世的悠闲,也叫多少后世文人神往,仿佛这位享誉中国文化史的大才子,真就是这般潇洒的模样。

一首《桃花庵歌》,能够从明代至今,四百年间传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诗中让人羡慕的潇洒情怀。可是,如果细品《桃花庵歌》背后的历史,却知潇洒背后,满是凄凉。

早在少年时期,出身商贾之家的唐寅,就是享誉姑苏的知名才子。“伯虎”其实是他的字。拜《三言二拍》等野史小说对他的“艺术加工”所赐,“唐伯虎”也往往成了风流才子的代名词。

但在写成《桃花庵歌》之前,少年成名后的唐寅,走过的却是一条大起大落的路:16岁考取秀才,成了轰动江南的神童,还得到了当时梁储、程敏政等政坛名流的赏识,29岁又不负众望拿下解元,仕途的星光大道已经向他敞开,却又因图一时嘴快,莫名跌入到“科场舞弊案”里,受了一年多牢狱折磨后,虽说没查出毛病,却还是被剥夺了全部功名,人生几乎跌落了谷底。

可也就是在这样的谷底里,这位从此放浪形骸的才子,又找到了人生的另一扇窗户:比明初“上错色就差点送命”的画家戴进等人幸运的是,唐伯虎生活在思想空间开始松动,商品经济也逐渐繁荣起来。从此自诩“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寄情于诗画山水之中,不但在美术领域超越了历史,“卖文卖画”的日子,也让他从先前的“谷底人生”里爬了上来。在经历了“冤狱”“丧妻”“朋友背叛”等人生打击后,写《桃花庵歌》时的唐伯虎,正处于人生又一段快乐的岁月里。

就是在“桃花庵”建成的日子里,唐寅不但与文征明等“故交”重修旧好,还醉心于禅学等学问的研究。他的诗歌,除了咏叹潇洒的隐居生活,还处处透着别样的情趣。不止会在《桃花庵歌》里“他得驱驰我得闲”。还会在《把酒对月歌》里高呼“我也不登天子船”,以及那“万树桃花月满天”的悠闲生活。看他这一段时间的诗歌创作,都充满了类似潇洒的情怀。

但这样的“潇洒”,终究还是短暂的。

其实,就是在隐居桃花庵没几年,唐伯虎的生活又一度陷入到困顿中。当时的明朝,正是“荒唐天子”正德帝在位时,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也遭到多次盘剥打击。哪怕知名如唐伯虎,“卖画”也得不到几个钱。后来他的诗作,也经常感叹“病酒身”“囊没钱”。特别是他绝句里那一声“问字昔来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更是道尽了多少落魄,又哪有“桃花庵歌”里的风流潇洒?

同样是晚年时,心思单纯的唐伯虎再次躺枪,卷入了著名的“宁王谋反案”,历史上的他,并没有电影里“吊打夺命书生”的给力一幕,有的却是死里逃生后的惊恐无奈。嘉靖二年,五十四岁的唐伯虎做客苏州东山王家,看到王家墙壁上苏东坡的真迹“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顿时触景伤情,是年十二月凄然病故。

或许这,亦是《桃花庵歌》传唱不衰的原因:超脱一切的潇洒看上去容易,却哪有那么简单?

比起《桃花庵歌》里的潇洒,真实的唐伯虎留给后世的,却是关于这位天才的多少叹息与无奈。那野史里风流潇洒的唐伯虎,也只是后人一点点善意的想象,给多少失意文人几许慰藉。但无论凄凉潇洒,无论失意得意,一个艺术价值早已远远超越历史的唐伯虎,当得起后人的仰望敬重。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