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平凡的世界》背后的艰辛:多次投稿被拒

2020-10-09 来源:腾讯网文化


《平凡的世界》近三十年里累计销售图书1800万余册,它被广大中小学教师奉为课外必读之书。它虽然受到众多读者的推崇,但谁又知道路遥刚写完第一部时,想要找杂志上刊却被频频拒稿,还被众多文学评论家批评。

即便后来得到了国内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也还是不被主流认可。虽然《平凡的世界》如今销售很好,但它其实并没有让作者路遥生活过得好一些,他一生在贫困中度过。

完成《平凡的世界》,路遥到底为了它付出了什么?

一、被文学研究所拒绝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作者付出巨大的精力。而为了高效率创作,最好是有一个环境静谧,图书资料丰富,文化氛围好的地方。有了好的硬件,作者才能提起干劲做事。对于当时的路遥来说,文学研究所就是一个好去处。

他找到钱钟书,杨绛等人曾效力的文学所请求入驻,他找到了当时的马靖云,她是老资历了,跟她讲通就能顺利入驻。但马靖云婉拒了路遥,理由是文学研究所不是文联作协,两个机构性质不同,文学研究会是负责科研的,而文联协才是创作的地方。

被当面拒绝,路遥也就不再舔着脸再次请求了。

接着路遥回到了陕西老家,开始潜心创作。一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路遥就定下了大概年代背景与基调,时代是1975到1985这十年。

为了更好地还原这十年的历史风貌,就需要详细的资料。为此路遥特地将这十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带回家进行了仔细的查阅,并将有用的信息一一记下。资料的详细记录是苦闷的工作且费精力,路遥形容这为"奴隶般的机械式工作"。

完成资料的查阅与记录以后,路遥开始了第二步工作。他深入陕西人民生活的深处,就是为了最好地还原真实的生活,为了还原书中的恋爱细节,路遥特地请教了时任《延河》杂志的编辑张艳茜,然而路遥完全不知道恋情的事情,所以特地请教她。但张艳茜还没毕业,也没有什么恋爱经验,于是拉到了她的舍友与路遥交谈。这样的著作态度,怎么不让人佩服?

后路遥又深入了铜川矿务局当一个宣传部副部长,就是为了熟悉矿务局生活,贴近煤矿生活的现实。

二、被多次拒稿

路遥用生命写就的《平凡的世界》,在找杂志上刊时却遇到了重重阻力。当时的主流作家都争取去主流杂志上刊,而当时颇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当代》了。路遥亲自找到了该杂志负责审稿的周昌义,他本期待着能够顺利上刊,但每天想到周昌义婉言拒绝了。

他觉得《平凡的世界》故事太过繁琐,毫无悬念没有意外,读不下去,啰嗦、读者怎么会有阅读的兴趣呢?

路遥稿子被退稿的事情,在编辑圈里开始流传。接着路遥稿子在主流杂志连连碰壁,后来被逼无奈路遥只能找到了影响力次之的二流杂志《花城》。尴尬的情况是路遥第二部《平凡的世界》被《花城》拒稿了,而第三部也只能在非常边缘化的杂志《黄河》连载。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国外的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等写法传进了国内,相比较之下路遥的老派写法就显得落于俗套了,因此路遥的作品被认为没啥意义。

后来《平凡的世界》被大众认可后,最后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但即便获得了国内最高的文学奖。路遥的最后一部作品《早晨从中午开始》,竟然上了一本与文学完全无关的杂志《女友》,路遥的一生,是艰苦创作文学的一生,可叹又可悲。

总结:

从路遥写作的经历能够看出,他的文学一直被主流不认可,甚至带有偏见性的看法。即便是获得了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还是承受着不必要的苛责。即便到了几十年后的现在,虽然读者广泛认可了他,但主流文坛似乎还没接受他,从当代文学史里不曾提及路遥可见一斑。

但是成千上百的读者认可了路遥,这是比专家认可更大的荣誉。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持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故事内核给了多少底层劳动人民鼓励与信心。就如该书中所言,最好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路遥给我们贡献了伟大的作品。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