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儒生嘲讽李白 他笑着写下一首骂诗 字字如刀

2020-11-14 来源:腾讯网文化

有朋友曾经问过小珏:李白的思想到底是儒家、佛家还是道家?其实,李白受到三家的影响,学的是四书五经,也掺杂有佛教的理念,但骨子的放荡不羁还是与道家更默契。他本人在齐州紫极宫授箓,对此颇为自豪,曾有诗为证:“抑予是何者,身在方士格。”

在思想开放的唐朝,这并不算出格,更何况李唐推崇道教,思想极为活跃。李白的言行举动,游离四方也无人敢责难,只不过东游山东时,却吃了一个亏。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儒家最为昌盛之地。儒家也分很多种,有一类酸不溜秋的腐儒,被称为“鲁儒”就很让人头痛。当年汉高祖平定天下时,叔孙通受命去寻访儒生共议朝廷的礼仪。结果,这些鲁儒却对叔孙通说:“连连战争死了那么多人,现在天下刚刚安定,就开始搞礼乐,实在不符合古人的做法,你玩你的,不要坏了我们的名节!”

为此,叔孙通一度很无奈,表示他们都是鄙儒,不知道顺应时变。他只好在齐地招揽了若干儒生,为汉高祖制定了详细的礼仪制度,让刘邦十分满意。所以,从这时候起,儒生就分为了鲁儒和齐儒。鲁儒看起来循规蹈矩,但墨守成规,只知道寻章摘句,齐儒则注重经世济用,讲究与时俱进。

开元末年,李白移居东鲁,就遇到了鲁儒的围攻。虽然李白那时候已经名满天下,但这些鲁儒看不惯他行事特立独行的作风,看不惯他不拘小节的态度,更看不惯他的行为狂傲,放浪不羁。鲁儒们摆起架子,以正宗孔孟之后自居,不断指责嘲讽李白。

到底骂了什么,说了什么,史书没有记录下来。但是,以这些酸腐文人的做派,一定是相当难听的。受了气的李白,虽然有些恼火,却依然风度翩翩,笑着写下了这首《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李白的这首诗,骂人不带脏字,却字字如刀,实在是太精彩了。他开篇就点名对象,说鲁儒们谈论四书五经很厉害,可惜穷经皓首都只是死在文章句子中,毫无作用。不信你问他济世安民的对策,他们就如同掉进了烟雾中,茫茫不知所措。

然后,李白笔锋一转,描写这些儒生穿着远游的鞋子,头戴方巾,缓缓在直道前行,还没走几步就一路灰尘。这种漫画版的场景,刻画了鲁儒的滑稽可笑。他们虽然精心打扮,一派庄重的样子,却只不过眼高手低,装腔作势。两相对比,只给人百无一用的感觉。

接着,李白继续直击他们的痛点:秦朝丞相李斯,早就已经看穿了这一切,从来就不重用这些只会唾沫飞起的鲁儒。即便到了“独尊儒术”的汉朝,能被皇帝看得上的,也只是叔孙通那样懂得变通的儒生,与鲁儒毫无瓜葛。

最后,李白狂傲地表示,鲁儒们就是毫无意义的可怜虫,不懂得国家大事,不懂变通,还不如滚回去种田。

文人骂驾,真是不带半个脏字,却能活活气死人。别看李白平日豪气纵横,慷慨激昂,但也是个中好手。他将鲁儒们的假面具撕得粉碎,无情地踩在地上,噼噼啪啪地打脸。然而,就是因为说得精彩,不但不影响诗仙的形象,反倒让人更喜欢他爱憎分明。这首诗也因此得以流传千古,成为永恒的经典。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