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杜甫晚景为何凄凉?得罪了最不该得罪的人

2020-12-19 来源:腾讯网文化

杜甫被称为诗圣,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句,他的诗词忧国忧民,感人至深,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一直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杜甫

但他一生却一直穷困潦倒,在唐代如此崇尚文学的社会里,无论初唐、盛唐、晚唐诗人地位都是很高的,基本都能混个一官半职,起码也是衣食无忧。比如李白、白居易等,不说富贵显达,但起码都活得潇洒。你啥时候听说过李白为钱发愁?但为什么杜甫一生却过得如此凄凉呢?

杜甫就是个历史上典型的苦命人,一生颠沛流离,很少太平过。安史之乱时,他四处逃难。后来,肃宗即位。他前去投靠。得一小官。随即被贬。最后避世入川,晚年还不得不离开,客死他乡,晚景凄凉。

有人说,那安史动乱的原因,这个不否认,大时代下的小民只能随波逐流,但有唐一代,诗人中为何杜甫际遇最惨?

我们也许都还记得那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几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短短几句,一个老弱的孤寡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一般来说,文人最难生存的时期一般都是一个朝代的晚期,那个时候时局动乱,正是改朝换代的时期。而杜甫还处于盛唐时期,即便安史之乱,也就只有八年,八年时间说是不短,但在人生路上绝对也不算长,随后时局也就稳定下来。就连晚唐剧烈动荡时期的杜牧、李商隐都没这么凄凉过。

我们还是来看看杜甫吧,也许能从他性格中找到原因。当年被贬后,他弃官逃难。文人的生存能力又低,一路上只能采橡子一类东西作食物。他的几个儿女相继饿死。据说小儿子就是在他怀里饿死的,才有了那句著名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千古名句。

杜甫逃难到四川后,当时杜甫家在四川有位世交,其子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杜甫于是前去投靠他。当时的剑南节度使,可以说是四川的土皇帝,严武虽然性子暴躁,但还是很重情义,也仰慕杜甫的才学,对杜甫相待甚厚。

杜甫后来在成都过了几年稳定的生活。就是今天的杜甫草堂,在这里,他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诗篇。

但杜甫狂傲的文人天性却最终还是害了自己。

严武因为仰慕杜甫,经常去杜甫家拜访。杜甫则想见就见,不想见就不见。有时见面,穿戴也极为随便,当时那可是对人极不礼貌的举动。

杜甫与严武

更糟的是,有史记载:"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这就是杜甫性格上的缺陷了,心眼小,还又偏偏很狂傲。喝醉了酒后,登上严武的床。这已经是极其粗鲁的举止了。

更过分的是,他还瞪着严武,说:"严挺之怎么生了这样一个儿子!"严武表明上没在乎,但前面说过,他是个很暴躁易怒的人,一次身边一个小吏犯了小错误,他竟能亲手活活拿棍子将人打死。这次居然能忍了下来,但内心已经很讨厌杜甫了。估计当时心里一定念叨了一百遍:淡定,淡定,别和这娃一般见识。

可是文人除了狂傲外,还有个毛病,就是很固执,基本上文人孤芳自赏的臭毛病都是陪伴一生带进了棺材的。四川当时很富足,也没有战乱,严武又是地方的行政和军事大权集于一身的土皇帝。他虽然性子暴躁,但为人也很大方,赏赐无度。对杜甫在物质上人家可没说的,极尽丰厚的待遇。

但是有句老话:兔子逼急了也要咬人,何况这位严大节度使不是兔子,是老虎。一次次的轻慢都被人家强忍下来了。但老杜的臭毛病就是改不了。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终于又一次,杜甫在醉酒的情况下,文人的傻气又冒出来了。又去侮辱这位对他有大恩的人。自己挣不来工资,却对老板频频侮辱,那还有好果子吃吗?

严武终于憋不住了,暴脾气终于发作。史书记载:"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这天他再次被杜甫当众侮辱,老严怒发冲冠,要把杜甫和另一犯错的地方官一起杀掉。当时把百官都召集来了,显然是要在百官面前公开处死他们二人。就像现在的什么公审大会似的。

一切妥当,但严武正往外走的时候,帽子上的带子无巧不巧的几次挂在了门帘上。这样耽误了许多时间。周围的人赶紧飞速跑去找严武的老母。他的老母连忙赶来搭救杜甫。在老妈声泪俱下的攻势下,最后,严武只得把那个刺史杀了,而放过了杜甫一马。

如果当时古人不带那个什么"冠",杜甫大概早被杀了。也不会有1500首那么多的诗句留下来了。

杜严两家世交

其实在唐代,要处决犯人,正常情况下必须有皇帝的朱批才行。但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已经不是正常情况下了,一个地方官就有权杀人。更何况一个节度使,在这样可怕的形势下,杜甫竟然仗着两家以前的关系还去侮辱这位相待甚厚且握有生杀大权的恩人。文人的不识时务,可见一斑。

严武后来四十岁就死了,在生前严武其实对杜甫还是很看重的,即便后来有过杀杜甫一事,但后来还是给予资助。

但严武一死后,杜甫就在四川根本呆不下去了。因为他的脾气让他得罪了很多人,没有人是他朋友了,也没有人会再资助他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那个时候写下的,到了最后,杜甫在年老多病的晚年,不得不离开四川。在离开的路上,在肃杀的秋天气氛中,他写下了那首悲壮的《登高》。其中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想来应该是他当时悲凉心情的最真实写照。

杜甫《登高》

直到今天,杜甫死于何处,都还是一个争议话题。

杜甫在他所有的诗中丝毫没有提及他几乎被杀的经历,大概是对他而言,也许是因为那是一次极端恐怖的经历,也许是因为他也明白自己性格的过错,所以只好深藏内心中。

其实,人和人相处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有很多时候,做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傲气,即便你再才高八斗,也不能轻易去侮辱别人。人性是最复杂的,你不经意得罪的人,你可能是痛快了一时,但别人往往能让你不痛快一世。这个世界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绝不只因他们有才能,还因为他们还懂得收敛和忍耐,

所以今天来看杜甫,只能下这个结论:智商很高,情商很低。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