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衣冠禽兽为何从一个褒义词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2021-02-12 来源:腾讯网历史

导语:衣冠禽兽为何从褒义词变成贬义词?因为,大明烂透了

衣冠禽兽在我的印象中,从来都不是一个好词汇,而这个词汇常常会配合着道貌岸然一起使用。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水平也在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社会,并且高学历的比例也在不断上调,可能过再过上几年,义务教育的上限还会再次拔高,但是高学历并不意味这个人品行也非常高,多少所谓的“社会精英”凭借着优越的社会资源,在干着龌龊之急的事情,这种人就是衣冠禽兽和道貌岸然的代名词。

衣冠禽兽的前身并不是字典中所说的那样,形容道德败坏的人,这个词汇来源于明朝,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来形容明朝官员身上的服饰。

每个王朝,不同的阶级都有着不一样的要求,衣食住行都有着不一样的标准,比如所谓的八抬大轿,只有官员到达一定品阶的时候才能使用,这衣服上的装饰同样也是如此。在古代“衣冠”是最能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东西,统治阶级对此相当重视。

在明朝时期,当权者在官服上面用飞禽走兽来确定官员的品阶,文官使用的是禽,武官使用的是兽,不能逾越。

文官等级从上到下用的是:鹤、锦鸡、孔雀、雁、白鹇、鹭鸶、鸂鶒、鹌鹑、练雀。

武官从上到下用的是:麒麟、狮、豹、虎、熊、彪、犀牛、海马。

在这种情况下,你敢说衣冠禽兽是骂人的话吗?这一骂得罪的就是社会最顶尖的一部分人,衣冠禽兽在当时都是褒义词,而且通常都不会轻易使用。

但是这只是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当明朝进入到中后期的时候,衣冠禽兽这个词汇所表达的含义慢慢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褒义词变成了一个贬义词,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每个王朝都会有自己的巅峰期和衰败期,明朝也不例外,而每个王朝灭亡前的那段时期,可以说是最黑暗的时刻,在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官场腐败无能,文官爱钱,费尽心思敛财,武官怕死,没有血性,被人不费一兵一卒就攻破城池,但是这样无能官员,在面对外敌的时候唯唯诺诺,对与自己管辖的百姓却重拳出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所以衣冠禽兽就成贬义词。

明朝后期,各地爆发农民起义,朝廷急需用钱充当军费,于是就到处征收税收,但是当时的钱和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氏族门阀的官员手中,可朝廷只知道从平民百姓手中抢钱。明朝曾经出现过一个张居正试图去改变这种情况,但是他的做法虽然对国家和百姓很有利,但是他动摇了那些当官的利益,他一个人斗不过那么多人,最后张居正变法以失败告终。

而作为明朝的皇帝,他们都干了些什么?真是各有各的爱好,有人喜欢猫,有人喜欢斗蛐蛐,还有人不想当皇帝,想去当一个木匠,偌大的王朝让一个宦官执掌,这样的王朝在后期的时候已经烂透了。

时代的变革赋予了这个词汇新的含义,而且从明朝之后,这个词汇就再也没有变好过,毕竟有些伤痕,不是能用时间抹平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