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从白居易到辛弃疾 笔下的中秋为何越来越苍凉

2021-03-21 来源:宅男游戏虫 企鹅号

关于中秋的话题,已经发布很多了,本文不去直接写中秋的形成与演变,想来讲讲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笔下的中秋。

他们都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创作了这些诗歌!

唐朝安史之乱后,白居易、杜甫们的中秋惆怅

尽管很多人都认为中秋形成于宋朝,但是我依然坚信在唐朝时期,诗人就有中秋习俗的最早雏形,唐朝能够产生中秋节,与唐朝的环境是离不开的,大唐盛世之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

中秋节于民间流传是为在满月这一天庆祝粮食丰收,充沛的食物作为生存的基石让百姓心无所忧,于是人们更加丰富基础之上的情感,亲情爱情友情一并迸发,仰望空中明月的圆满,品尝口中月饼的香甜,当情感得到弥补与升华,这个节日便不再单单为了庆祝粮食的丰收,更是情感由虚转实的表现。

然而享尽极乐之乐的大唐盛世最终走向安史之乱。荣华富贵开场,颓然荒凉落幕。乱世年代,没有人知道未来将何去何从。

我们大唐的繁盛早已不再,雕栏玉切作古,物是人非独剩断壁残垣。一场战争,两种势力的冲突,千万百姓都要为其付出代价,承担后果,负重前行。

安史之乱的余音依旧是纷飞战火与遍地凄凉。几年后,白居易被贬谪,胸怀大志却壮志难酬。荒凉境地荒唐人,或许大唐仍在,白居易的伤心仅仅停留当下事。只可惜大唐不在了,世态寒凉的冲击之上,仕途也被牵扯下悬崖。他的哀伤从身后渗到眼前。

又是一年中秋,白居易不由得想起唐玄宗时代的盛宴,“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然而,“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从朝廷盛会时觥筹交错到一人自饮。天差地别的境遇下,赏景带来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

中秋,异乡客格外想家了。“满月飞明镜,归心似大刀”。此时的杜甫正避乱蜀中,故乡战火纷飞,亲人们如同散落的棋子,分崩离析。流离失所在外,家书难觅,本身无依无靠,生活艰难,又开始忧虑家人的安危。今是万家灯火,杜甫却因为战乱失所,回到故乡的心思竟然可以折断砍树的大刀,寂寞难耐,无所适从。

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下,写道:“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节日气氛高涨的时候,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中秋节,幸福的人满怀期许,孤独的人无助无眠。中秋释义为欢乐祥和,本该如此。可是在失意人眼中,是莫大的讽刺。

北宋文官政治斗争下,苏轼的复杂的中秋情怀

相对于唐朝安史之乱的境遇,北宋的政治环境最为安稳,尤其是文官阶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按照道理来说,北宋的文人士大夫应该每天做梦都会笑醒。

但是,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罢了,有一个人,他终究是睡不好觉。

他就是苏轼,“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或许是秋的凉意缓缓渗透夜晚,夏树中蝉鸣不复,四下安静得开始流淌出空洞。月亮成为暗夜唯一的聚光体。

本以为有光的地方,会有些许温暖。从金黄泛白的颜色中,唯有多愁善感的赏月者感到丝丝隐隐的寒。寒会有感而发。

作为北宋的大文人,苏轼是备受推崇的,古代读书人以“达者兼济天下”为己,都想为天下做点事情,偏偏苏轼做不起来。

北宋时期另一位文学大家王安石主持了新法,而苏轼的政治理念与新法南辕北辙,学术思想与新学格格不入,苏轼认为有些政策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结果遭到新派的不满。尽管苏轼与王安石私交甚好,但是也避免不了政治上的打压,被排挤、受牵连。

后来新法失败,保守派的名人司马光重新执政,宣布废除王安石的一切新法,这个时候,可以说苏轼应该被重新启用,然而这个时候苏轼又为新法说了几句话,有些政策还是可取的,不能全废除,于是又遭受了保守派的打击。

政治场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苏轼被卷入其中,沉浮跌宕,对政治也就心灰意冷了。

然而这个中秋,“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节能与兄弟苏辙团聚,今宵固然其乐融融,然而在欢愉游乐的背后,掩着苏轼无限的怅惘悲叹:短暂欢聚开启漫长难耐的别离。此夜之后呢?兄贵将于何方?我将何去何归?与月亮暂满还亏一样,分别与思念,年复一年。

今夜中秋本该欢欢喜喜,暂时欢愉引出漫长的痛苦。于是,天地间溢出清寒之气,大悲无声。

剩下的日子里,苏轼望着月亮,又从仕途的疲乏茫然转至对苏辙的思念,化成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又一年中秋,唯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于《西江月·世事大梦一场》直述他的孤独:“中秋谁与共孤光。霸占凄然北望”。

整体环境与个人境遇形成鲜明对比,冷清夹藏于热烈,无助感油然而生。

南宋靖康之耻后,辛弃疾收复故土的中秋情

对于中秋内涵的表达,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比辛弃疾来得更真实,更震撼,更能激动人心了。

靖康之耻后,宋人南渡,北方沦陷为金国占领区,时隔多年,辛弃疾出生于沦陷区,他从来没有见过北宋的繁华,但是他对宋朝的感情是炙热的。

绍兴三十一年,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召集两千人参与反金起义当中,曾率领五十人勇闯金军大营,生擒叛将南下归宋。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是辛弃疾在南宋终生的报复,秋天到了,粮马备足,就应该是北伐的日子,浪漫又热血的辛弃疾借用八月十五的圆月抒发雄心勃勃。

望见国家外患,辛弃疾将愁思转化成力量,立志于平定中原。他说“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我腾云驾雾,扶摇万里,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气盖世的雄伟浪漫,在辛弃疾的爱国心下一览无余。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诗人含蓄的说出了自己的护国想法: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将月亮光辉比喻成美好的生活,这样撒向人间亦是辛弃疾在中秋之际最美好的祝愿。

然而,辛弃疾终究没能有机会收复故土,在南宋为官也备受打压,他收复故土的热情,只能抒发在诗中。

故土在辛弃疾的笔下,就像是丹桂丛,好想把在捧在怀中,“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然而对于故土,却是“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结束:

中秋即临,诗人们敏锐地思维中散发着悲悯与感慨。今夜,情感与灵魂双双脱壳,好似积蓄已久喷薄而出的火焰,他们有人知晓未来的模样,失言或是沉默;他们有人探讨未知变数,无形中舵轮翻转,前路漫漫。

无论是“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还是“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无论是“”诗人们用诗词饱胀了无数人的心声,处境好也罢,坏也罢,能于中秋满月下期待接下来的美好,成为彼此共同的祝福。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