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池莉:从头条上退下来 把自由留给自己

2014-03-17 来源:荆楚网

 

  池莉(1957- ),当代著名女作家,湖北仙桃人,1957年生于湖北仙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她的作品大部分体现了武汉的特色,她写的人物大部分也和武汉特色有关,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反响强烈。

  代表名片

  池莉,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

  在人大湖北团里,池莉是一抹优雅的亮色。和大多数风风火火的女代表相比,她是安静的,总在倾听,淡淡的表情,还有一双若有所思的眼睛。

  楚天金报讯(特派记者查昭 乔奇 邬红波 王大鹏)3月10日的小组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池莉第一个举手发言,用两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引发了全场热烈的讨论。

  在本报记者对她的独家专访中,池莉说她作为一个人大代表,可以为人民发出真实的声音,因为她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员,坐公交,骑自行车,去菜场买菜,在街头吃热干面,“用武汉人最基本的姿态在生活”。

  人大代表池莉:“我们现在富了,可离贵还远”

  池莉在小组会议上的发言,是两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伦敦。她在火车站买票想去一个小镇,结果遇上火车无限期延迟,再换票依然如此,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为她提供了善意的帮助、温暖的陪伴。虽然她最终没有成行,但这种人与人之间友善的关系,让她如沐春风。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国内的某条城铁,池莉与同行的记者因为要赶会,请求先上车后补票,可工作人员坚决不肯,还以闹事为由找来乘警。当得知他们身份后,工作人员马上变脸,又是绿色通道又是贵宾室。虽然池莉上了车还享受到贵宾服务,可心里一点也不好受。

  池莉激动地说:“我们有的高铁,是好的硬件与差的软件的组合。我们所谓的先进理念,就是找漂亮的女孩穿上制服说欢迎光临吗?不是的。我们要的是工作人员平等对待每一位乘客。”

  池莉说,这30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很多行业都走到了世界前列,可为什么大家心情都这么烦躁?抱怨这么多?这就要反思,我们出了什么问题?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之后,中国人追求什么?“我们现在富了,可贵在哪里?”池莉沉重地发问,人们总说富贵,可从富有到高贵,这个距离非常之大。“这个距离导致了我们现在只有富的空壳,没有贵的本质。”

  已是四届人大代表的池莉,在行使人民赋予的参政议政权利时,犀利、直率,一点不似平时温婉的她。

  对此,池莉坚定地说:“我深深热爱我的祖国,但讴歌,不仅仅是简单地唱一首歌。我始终相信,不论是人还是国家,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才是强大的表现。”

  著名作家池莉:从头条上退下来 把自由留给自己

  这几天约池莉采访的媒体不少,但她大多婉拒。对此,她的解释是,一个人一生有不同的姿态,她这几年都只挑选能够对话的记者,进行有限的采访。“过去,我在媒体上非常活跃,但现在不喜欢那种喧闹,觉得活在媒体上的那个人和真实的自己是两个人。”

  池莉感慨:“现在很多人就是想要上头条。因为你不在媒体上,直接对名利有影响。”

  远离了媒体采访、文坛活动的池莉,把时间用在了阅读、旅游、种菜和写作上,觉得自己的生活空间反而扩大了。“一个作家,写作是靠思想理论支撑的,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就会得到更多的内涵。作家的每个字背后,都是她的阅历。”

  池莉眼里的作家不是流水线工人,因为你的思想需要沉淀,文本也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虽然不宣传,但池莉的作品销量还比较稳定。去年她出了两本书,其中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的《立》,就卖出了20多万册。“感谢这几十万读者多年来一直支持着我,我是个被老百姓认可的作家。”

  武汉名片池莉:武汉是她永远的文学载体

  池莉与武汉,可谓互为成就。

  武汉造成了池莉的小说,池莉的小说也宣传了武汉。

  这几年伴随着池莉曝光的减少,有说法是她将生活重心移到了上海。

  听到这个说法,池莉大笑道:“我这半辈子都生活在武汉,我也听说过很多这类谣言,不知这个消息是怎么出来的。请你也帮我辟个谣。”

  武汉对池莉来说,不仅是生活的城市,更是她文学的载体。“我觉得武汉是一个特别有文化性的城市,我还会继续用这个载体来写作。”

  池莉特别推介说,即将出版的《十月》头条,就是她的新作《爱恨情愁》,写的就是武汉经济开发区,通顺河围绕的那片湖区发生的一场爱恨情愁。“我不会再写武汉人‘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那种顽强。这个小说比较残酷,大家可以去看看。”

  作为长期根植武汉的作家,池莉眼里的武汉相对其他特大城市,仍保留了纯朴善良的本性。“有些人爱批评说武汉人粗鲁,说话大声,性格火爆、急躁,城市建设进程中脏乱。我建议他们到武汉生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在特大城市里,武汉是最温馨的一个。”

  池莉聊到这里,兴致完全上来了,开始用地道武汉话表演她生活中的一幕——“我克吃热干面,看到蛮少,就笑到说:怎么这一点啊?师傅说,正蛮姑娘伢都吃得蛮少,总有剩的。我说,可是我今天饿得狠啊。师傅直接说,好,再把你一碗!”

  池莉笑着说,这就是武汉人的古道热肠。

  所以,她懂得武汉,学会了和这个城市平等相待——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坏,我比你还横。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