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谁让影视剧赊账成了常态

2014-04-21 来源:北京商报

  在近日落幕的第十三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影视发展论坛上,包括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会长尤小刚、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主任助理于金伟在内的多位资深从业者,不约而同地提到日益凸显的影视剧欠款问题。对于不少制作方而言,电视台赊购影视剧已然成了“甜蜜的负担”。

    

    代小杰/制表 

  千万元片款 

  被欠两年至今收回无望 

  成立于2010年的北京某影视剧制作公司,原本50人的工作团队如今只剩下包括管理层在内的10人。其总经理王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诉苦:“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就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我们最怕影视剧卖出去后收不回钱。至今有几家卫视还欠着公司总计近1000万元的购剧款,这都两年时间了,估计今年也没戏了。”

  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发现,制作方被拖欠影视剧制作款,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小刚就算了这样一笔账,如今全国一年用于电视剧生产的资金投入大概在五六百亿元。而作为买方主力军的全国各大电视台、卫视,付款力也就在一百六七十亿元,“大台小台买戏的钱就这么多,不欠款都不可能”。

  国际电视电影交易中心CEO龙童认为,由于电视剧产量供过于求,现在处于典型的买方市场,一切都是电视台说了算,一旦影视剧收视率欠佳,电视台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广告收益,这样一来也势必会使得制作方的利益受到牵连,欠款也就屡屡发生。

  于金伟无奈地表示,电视剧整体的播出量并没有大幅度增加,因此广告费就不会增加,随着经济大势的调整,播出平台的广告收益出现明显缩水,今年很多一二线卫视广告收益都有所回落。尽管收益减少,但电视台还得咬牙买剧,没钱买就只能靠赊购。

  产能严重过剩 

  宁愿赔本也要赚“吆喝” 

  目前仅北京就有影视制作机构2160家,每年上万集的电视剧年产量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剧集能够在电视台、卫视播出。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秘书长王鹏举举例道:“2012年我们发放了1.71万余集发行许可证,去年首播了不到9000集。这也就意味2012年领取许可证的电视剧中,有8000集要押箱底了,亏了、赔了。”

  “影视剧拍出来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在电视台播出,只有播出了才能多多少少获得收益。但是如果不播出那就铁定一毛钱都赚不到。所以即便电视台是赊购,我们也只能同意。一边是争夺激烈的播放渠道;一边是日益高昂的制作成本,两边都得兼顾。”某业内人士如此感叹。

  龙童表示,最容易出现欠款问题的电视剧主要集中在首轮播出时收视率表现较低的电视剧,以及二轮售卖时,被经济实力弱的买方买走的电视剧。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看收视率不好,达不到播出方的预期,因此很多公司被欠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都有可能。

  王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如今圈内赚钱的公司少之又少,如果电视台、制作公司之间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那未来影视剧市场迟早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漩涡,伤害产业健康发展。

  提升剧集质量 

  须由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管 

  在从业者看来,要想使欠款问题得到有效抑制,首先就需要建立一个第三方监督机构。对此,于金伟表示,买卖双方都不容易,目前行业内需要一个机构或者部门,使得各个协会和各个产业环节之间加强联系,并制定、出台适用于市场发展的规则和规范。

  尤小刚表示,业内一些资历较深的公司因为信息来源更加畅通,所以他们在判断、调整剧集制作计划时会更加迅速、准确。而一些新成立的公司,由于信息来源不准确,往往道听途说,从而导致盲目投产,最后碰到问题很多。电视剧从内容、题材到生产方式,包括电视台和电视剧制作单位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

  于金伟进一步强调,“电视剧制作方所拍摄的作品,要保证达到一定的品质才可以。如果品质难以保障,就会影响播出效果,作为买方,预购产品的风险也自然会增大,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许多时候我们都是在靠天吃饭,天就是在座的各位,你们做什么,我们买什么,你们做什么品质,我们播出的品质就是靠你们”。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