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唤醒潜意识的饥饿更易超越饮食文化

2014-05-04 来源:千龙文化

  从川渝豆花到秦岭蜂蜜;从山东煎饼到浙江红烧望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让我们惦念的不仅仅是美食对味蕾的冲击,更多了一份乡愁,就像北京人对炸酱面的渴望,上海人对灌汤包的钟情,人们说,食物不仅能让我们流下口水,亦能让我们流下思乡的泪水。中国传统文化中,乡愁和故乡的食物总是有着天然的联系。关于饮食的书总是氤氲着怀旧忆往的气氛,辐射出一片回不去的故园风情。

  对人类历史稍有了解的都知道,“人类史其实就是饥饿史”。饥饿不仅仅属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准确地说应该是人类基因里的本质部分,深藏在潜意识里,挥之不去,常常被唤醒,至今非洲还有许多国家的难民挣扎在饥饿线上,中国的贫困人口也并没有完全消失掉,饥饿的话题也没有真正地消失。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带动了出版界对中国饮食文化推崇的又一次浪潮。对食物记忆的回顾抑或推崇,虽然有意无意地规避了“饥饿”的话题,和隐藏起来了父辈们的饥饿基因,对食物描绘角度的唯美超越了原始欲望的本事——变成了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载体或者表征,形成了全面狂欢式的集体记忆。以至于,微信圈里流传不衰的“某城小吃”的文章被大量转载,虽然说的是吃,却依然是一个城市几十年前的记忆。人们记得住几十年前的美食,却忽略掉了绝大多数人在几十年前难以排解掉的饥饿感。

  人类的选择性记忆和文化流行性的选择有着相似之处,如同“盛世收藏”被普罗大众误读了一样,收藏是一项极为专业的“工作”,并非一般人就能够轻易获得的能力,但电视媒体放大了中国民众参与的可能性,导致收藏市场的价格虚高和市场紊乱,贻害无穷。“舌尖2”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放大,间接地引导了民众对曾经饥饿史的遗忘,忽略了历史的整体性,只强调了饮食文化的美好一面,甚至成为替代乡愁的文化符号。

  文化的多元性是个有意思的话题,饮食文化最符合多元性的原则。中国地大物博,十里不同俗,十里之内的食物做法也有所差异,扩大到每家每户的饮食也有所不同。“舌尖2”的选择或是饮食书——跟风出版物的表述上很像崔永元提倡的“口述历史”,遗憾的是,跟在“舌尖2”后面的书和“舌尖2”一样,自律地提升了“口述”的层级,滤掉了民间饮食文化与民间饥饿记忆、基因的纠结,压制了人类对饥饿的恐惧。

  期待或者提倡文化的正能量是无可厚非的,“舌尖2”的不足和偏颇也不影响“舌尖2”的视觉美感。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单单是八大菜系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更别说用纯粹民间的视角审视民众的日常饮食,但在文化的华丽外表之下,也不应该遗忘掉中国人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的饥饿,那也一样是力量的、有令人动容的文化史。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