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北京方志馆:古都的“家谱”

2014-07-17 来源:北京日报

  方志,一方之全史也。梳理北京方志,不仅有助于地方史学研究,而且还能够让普通民众了解京城文化,体味古都之韵。2011年,北京市方志馆于华威桥畔落成,并于今年年初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开馆半年来,游人络绎不绝,它成为北京一个崭新的文化亮点,仿佛一位历史老人满腹经纶地讲解着古都往事,又像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介绍着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古朴大方的方志馆环境优雅、宁静,馆长侯宏兴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述着古都的“家谱”。

 

  乘坐地铁10号线到十里河站,原本摩肩接踵的车厢已变得宽松许多。与国贸的喧嚣繁忙不同,即使出了站,附近一带也没有朝阳区常有的商贾气息,反而多了一种不紧不慢的文化步调。沿着东三环南路一路向北,远远就看见一栋灰色连体建筑,与首都图书馆毗邻。从侧面看,它像一个巨型“落地书柜”,一册册“古书”精致排列。听闻首都图书馆从空中俯瞰,形似一本摊开的书籍,这栋外形酷似书架的建筑正好与其两相呼应,真是匠心独运、寓意巧妙。心中暗自猜想:想必这就是我要找的北京市方志馆了。果不其然,再向前行百余步,方志馆就到了。

  早上九点,离方志馆的开馆时间还有半小时。所幸馆长侯宏兴已在门前等候,于是我幸运地成为了第一位参观者。“虽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各省市都在陆续兴修方志馆,如今已有100多座。但是北京市方志馆不同,除了编修方志、收录资料以外,我们也办展览、开讲座,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最近,还与北京电视台合拍了《方志北京》节目,希望向读者全面展现北京地情。”侯馆长介绍说。

  走进一层大厅,只见一垂花门映入眼帘,典雅别致。檐枋上绘有四君子彩画:红梅似火,白兰如雪,墨竹若水,黄菊赛金,水墨和漆彩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再往里走,便是多功能厅。几扇古色古香的窗户镶嵌于灰色砖墙内,窗棂由不同的几何图案错落相接,偶有回云纹夹杂其中,更显精致。我到多功能厅时,没到举办每月一期的京华讲坛的时候,整个厅堂略显安静。再过一周,“漫谈京味商文化”的主题讲座就要拉开帷幕。京城知名的史地专家、学者、方志编纂者、文学大家以及广大地方史爱好者将汇集于此,想必到时定是一席知识的宴飨。

 

  王鹏 绘

  体验胡同声香色

  二层是个常设展厅——北京地情展。

  步入展厅,一面由千余册北京志书和年鉴组成的志书墙吸人眼球。蓝皮的旧志书被巧妙地排列成一个“志”字,在红皮现代志书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悠远绵长的古都历史静淌于此,活力四射的摩登首都也记录其中。一本本地方志,在翰墨书香间,诉说着北京的古老与年轻。

  沿顺时针方向往前走,忽然听到两个孩子嬉戏打闹的声音。“让我试试!让我试试嘛!”一个稚嫩的童声从前方传来。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孩子在老北京胡同体验区里争抢一辆模拟单车。这辆黑色单车跟健身房里的动感单车大不相同,车把手处有四个红色按钮,每个按钮都对应着一条胡同。骑上单车,踩下踏板,选择按钮,投影墙上就会出现胡同的街景,让人身临其境。哥哥终于骑到胡同尽头,心满意足地跳下车。妹妹虽然身形瘦小,但身手敏捷,一个翻身上车,握紧把手,选中“南锣鼓巷”就飞速地踩起了脚踏车。

  南锣鼓巷的奇妙旅程由此开始。

  从胡同口出发,葱茏绿树一直后退,蝉虫鸟鸣不绝于耳。没骑多远,鳞次栉比的老字号商铺沿窄巷一字排开,数不胜数的招幌广告设计新颖、造型独特,把湛蓝的天空装点得色彩缤纷。钟表铺前悬挂的旧时大钟,笔墨庄前垂吊的大支毛笔,酒店门前立着的巨型葫芦,剪刀铺前挂着的刀剪图案木牌……各式各样的商铺林立,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整条胡同热闹非凡。

  “江米年糕、蜂糕、艾窝窝咧!”

  “小枣——切糕!五香——瓜子!”

  “买大小金鱼口来!”

  “好热呀!汤面饺儿口来!”

  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们最懂得声音的妙用。大嗓门一开,一声声节奏有序、生动形象的吆喝便随着悠长的胡同传进封闭的四合院内,惹人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门询价。隆冬时节,回民商贩们最懂得利用吆喝做买卖。他们有的挑着荆条筐,有的挎一木提盒,择一阳光灿烂的午后,在街巷里来回走动。虽然没有受过歌唱训练,但羊头肉的吆喝声节奏极好,处处踩在音乐节点上,无半分偏差。老主顾们听到喊声,便开门把他们迎到院中,精心挑选肥瘦相间的羊肉。选购完毕,小贩们便在案板上利索地把肉切成薄片,撒上些许花椒盐,扬长而去。

  与吆喝声一同深入人心的还有行商小贩们别出心裁的“响器声”。响器,即小贩们用来敲打,发出鸣响,吸引顾客的一种器具。“哐啷哐啷”的金属铜锣,是耍猴人的惯用物件;“叮当叮当”的铁锤钉尺,是修鞋匠的工具;“咕咚咕咚”的竹藤棍敲瓦盆,是卖瓢小贩的独门秘籍……据《析津志辑佚》记载,早在元大都时期,老北京的货声就已经形成气候。“诸蒸饼者,五更早起,以铜锣敲击,时而为之……小经济者,以蒲盒就其家市之上,上顶于头上,敲木鱼而货之。”

  不过,与坊间闹腾的货声相比,老百姓更看重商品的品质和信誉,这也是为什么京城老字号经久不衰的原因。字号墙上,悬挂着刻有烫金大字的黑色牌匾。六必居、烤肉宛、稻香村、永安堂、盛锡福、张一元……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京城老字号,读来朗朗上口。这些牌匾中,有不少遵循了旧京习俗,将姓氏作为商铺名称,在经历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大浪淘沙后,流传下来,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品牌远近闻名后,文人名士也爱过来锦上添花一把。别看这些牌匾样式普通,它的一笔一划可都出身显赫,有着非同寻常的名家背景。“六必居”、“鹤年堂”都由明朝权臣严嵩所书,而“稻香春”则由郭沫若先生于1963年亲笔题写。

 

  老北京旧时玩具

  耳畔迷你是方言

  再往前走,就到了文化展厅。

  红皮大鼓上,散落着一些北京旧时玩具:拨浪鼓、空竹、“汉奸”、风筝轴……一位头戴草帽的老大爷,指着空竹,朝一位戴眼镜的年轻小伙自夸道:“我小时候抖空竹玩得可好了!什么‘鸡上架’、‘仙人跳’我都会!”说着说着,老大爷竟然兴奋了起来,拿起小竹棍,开始有模有样地比划。“你看,中柱腰细,缠绳的时候可要注意了,一圈就好!一手提,一手送,一定要协调稳当、不断抖动,才能玩出门道来!”老大爷兴致勃勃地讲述他的抖空竹经验,年轻小伙竟也忍不住在一旁空手模仿起来。除了抖空竹,最令老大爷怀念的是那只“兔儿爷”泥塑。“兔儿爷”面色红润,眼眸明亮,嘴角上扬,脖上缠了块蓝色方巾,身上披了件大红帅袍,背上插了面彩色靠旗,骑在老虎背上,威风凛凛。虽然诞生于明代,但它却在清朝成为大街小巷的走俏玩具。中秋时节,大大小小的货摊上都挤满了“兔儿爷”泥塑,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一个个兔首人身,披甲戴盔,或坐在莲花上静默冥想,或骑着狮虎猛兽表情威严。

  红皮大鼓旁,矗立着一个“公共电话亭”。心里好奇,便走进亭中,拿起听筒,耳边旋即传来一阵标准京腔:“‘卖葱’的意思是:A.骗人,B.卖关子,C.装傻充愣。”我犹豫半天,最终在显示屏上选择了C,耳边瞬间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屏幕上随即显示:恭喜您,答对了!原来,此电话亭里可以做老北京的俚语测试游戏,虽然这些俚语的使用也有些年头了,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它们都还是新鲜词儿!都说北京话与普通话无异,其实不然。老北京也有很多地道的方言,妙趣横生。

  走出地情展,转而上三楼的阅览大厅。

  大厅宽敞明亮,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省市地方志书和年鉴。方志和年鉴的历史性吸引我们回顾,其文献性增长我们的智识,而资料性则充实我们的文思。我从密集的书丛中挑了本《北京志·民俗方言卷》,在休闲区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下,打开扉页,饶有兴趣地读了下去。

  老北京的故事,就在这字里行间。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