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从《勇敢的心》看“苏格兰独立”

作者:宋念申 · 2014-09-18 来源:东方早报 校对:周原

  最近,“苏格兰独立”的话题颇惹人关注。说起来虽是英国政治中的一个老问题,恐怕不少国人对此的认识,还仅限于好莱坞电影《勇敢的心》。那么我们就从这部电影说开去。

  《勇敢的心》讲述13世纪苏格兰英雄威廉·华莱士反抗英格兰统治的故事。除了艺术上和商业上的成功,影片也确实激起了不少关于苏格兰的民族想象。今天在爱丁堡,你能看到很多以“勇敢的心”命名的酒吧、饭馆、旅店。

  不过,这部电影也被公认为,在史实上有太多错误。可能最大的纰漏就是片名本身———“勇敢的心”一语其实和华莱士没关系,它的主人是苏格兰独立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国王———布鲁斯的罗伯特。

  电影中,导演安排这位罗伯特出卖了华莱士———当然也是不对的,罗伯特没干过这事。但他在为苏格兰赢得独立前,的确和英格兰关系暧昧,数次宣誓效忠又数次反叛。

  晚年的他懊悔于自己的反复无常,决定以发动十字军、征讨异教徒的方式“洗罪”。他吩咐属下大将詹姆斯·道格拉斯,在他死后挖出心脏,随大军出征。道格拉斯在一次与摩尔人作战时中了埋伏,他取出罗伯特的心脏大喊:“冲啊,勇敢的心,如同你曾经的那样,我道格拉斯将追随你至死!”这才是“勇敢的心”的来历。

  把这“心”的主人还原,再用它来看苏格兰的历史,我发现电影倒说对了一点:和普通百姓不同,苏格兰的精英阶层(从过去的贵族到今天的上层主流),在“统独”问题上始终是摇摆、分歧的。

  这并不奇怪,近千年的交往,早使两族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上密不可分。苏格兰是整个所谓“英国传统”中极重要的部分。也正因如此,所谓“苏格兰独立”的事业,远比一张独派报纸(《苏格兰人报》)做民意测验难得多。

  很多人会举出苏格兰今天的独特性:有自己版本的英镑,盖尔语和低地苏格兰语是除英语之外的官方语言,有自己独立的司法和教育系统,1999年起又有了高度自治的苏格兰议会……

  但同时,我们无法在国家层面将苏格兰与英国分开:苏格兰人亚当·斯密、瓦特、贝尔、司各特、史蒂文生、科南·道尔等等,直接开启工业革命及其后的朗朗文治;格拉斯哥作为19世纪最重要的造船、火车基地,更成就了帝国的煌煌武功。人与文的渊源早溶于血脉,像首相布莱尔就是在爱丁堡出生的。

  所以,尽管历史上英格兰对苏格兰人的压迫和不公时有发生,但今天除了民族情感外,“独立”口号所能调动的智力和物质资源却比较有限。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英国自由主义的政治传统下,所谓“统独”之争,远没有在奉行“大一统”价值的文化传统中表现的那么激烈。这是东西文化不可比拟的一点。

  实际上,今天苏格兰的独立呼声高涨,很大程度上导因于工党政府1990年代以来的“放权”(Devolu-tion)改革。北爱、苏格兰和威尔士的高度自治,多少是由上而下“赋予”的。一方面,三地和英格兰不是简单的“地方—中央”等级关系,而是一定程度上的联邦性质;另一方面,军事、外交等属国家的主权,无论英格兰还是苏格兰,都不会轻易调整。

  再说苏格兰民族党的彻底独立主张,在苏格兰议会内部就有强大的反对意见。所以多数英国百姓,对此问题的反应不很激烈。

  年初,我去爱丁堡旅游,最喜爱老城区那条“皇家英里街”。老街的下端,是这里最年轻的建筑———2004年启用的苏格兰议会大楼,游人可聆听党派间的争论。一层大厅中的展览简要介绍了议会历史。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时间,是1707年5月1日“联合法案”合并了英格兰与苏格兰,以及1998年英国国会通过“苏格兰法案”,重建苏格兰议会。

  “皇家英里街”的上端,是最古老的爱丁堡城堡,初建于6世纪,现存最早的遗迹是11世纪的。英苏两族千年恩怨多在此上演。3月28日,我参观古堡的日子,不期然碰到一个重要的仪式。

  在这里,英军的5个苏格兰战斗部队,被正式整合为一个新的“苏格兰皇家军团”。英军整编是为适应急速发展的军事变革,苏格兰五部虽保留了原有编制,但统一的徽章及着装,曾引发老兵和民族主义者的不满,认为它消弭了苏格兰军团的独特性。当然,所有这些关于身份认同的争论,在国家军队建设面前,最终归于寂静。

  在“皇家英里街”两端,历史与现实,争论继续进行。议会的独立与军队的统合,矛盾与和解交替,大可象征“勇敢的心”的新演绎。这里不单有对自身特性的强调,更有相互妥协与彼此强化。两者相辅而相成。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