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过年,莫让“回家”成为一种奢侈

作者:朱玮 · 2015-01-13 来源:凯风江苏

  “家”,一个多么温暖的字眼。临近春节,在外漂泊了一年的年轻人又即将踏上回家的旅程。但是,在这个传统意义上合家欢乐的时节,却有更多的年轻人在感叹:春节渐渐开始成为奢侈品,让人消费不起。春节,变成了“春劫”!“常回家看看”变成了“没脸回家”。这不禁让人生出一丝悲哀,连“回家”都变得压力山大,我们还能够去哪儿?  

  回家,竟然需要“脸”?“脸”从何而来?“脸”,来自在大都市高薪且稳定的工作;“脸”,来自回家给长辈带去的大城市稀罕的礼物;“脸”,来自送给晚辈鼓鼓囊囊的压岁红包;“脸”,来自带回家的俊俏的女朋友;“脸”,来自亲戚朋友羡慕的眼光;脸,也来自父母长辈赞许的微笑……归根结底,“脸”便是八个字——“飞黄腾达,衣锦还乡”,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可是,又有多少在奋斗中的年轻人能够拥有这些?诸多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其实正走在为这八个字奋斗的路上。归根结底,“脸”从何而来?还是来自于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比较后,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因而不自信,进而生发“没脸回家”的感叹。在城市生活久了,在单位被领导评价惯了,我们的思维渐渐开始喜欢用数字机械地评价自己的成绩,银行卡上的数字全然成了自己是否能够“有脸回家”的资本。这究竟是我们的“幸”还是“不幸”?  

  在古代,交通不便利,“回家”真的是奢侈品。古代游子,因为贬谪、游学、赶考等种种原因而离开家乡,这一离开便是一年半载,数个寒暑,有的甚至一辈子也难回家乡。于是,家乡,便成为游子内心最柔然的地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便是在外游子凄凉心境的写照。“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在《商山早行》中温庭筠梦回家乡,想到家乡的凫雁,便心生一丝温暖。这也是思乡情感的体现。因为“回家”是奢侈,中国文学史上才会多了羁旅诗词这朵凄美的奇葩。如果在天有灵,那些写出凄美诗句的古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海陆空运输如此发达的今天,居然“回家”依旧是奢侈品,让人消费不起。  

  但是,当你说出“没脸回家”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从古到今,变的是不回家的理由,而不变的是家乡亲人的期盼。“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魏初朴实的诗句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愿,只要儿女回家,吃顿团圆饭,拉拉家常就是最幸福的新年。曾经一位朋友八十多岁的奶奶说:“我的小孙子,读书读得最多,但是却走得最远,一年也见不到两次”。我们的成就永远不会成为家人炫耀的资本,我们的陪伴才是家人最大的安慰。当我们认为“没脸回家”,找各种不回家的理由时,可曾想到电话的那头,父母黯然的眼神。  

  人的观念,总是需要在时间的积淀中慢慢改变。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年轻时,我们会因为没有“脸”而拒绝回家,当我们人到暮年,我们认识到“家”之于人的意义时,却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家乡的改变已经让我们“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了”。与其到那时遗憾地问自己“时间都去哪了?”,还不如放下所谓的脸面,常回家看看。

  声明:本文系凯风网原创(综合)内容。转载或引用本内容请保留本网来源、作者及网址。

分享到:
责任编辑: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