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东南第一山 浙江雁荡山

作者:佚名 · 2015-01-16 来源:光明网

  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素以独特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胜门和凝翠碧潭扬名海内外,史称“东南第一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在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雁荡山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雁荡山大尺度的奇特景观形象,给诗人、画家、文人学士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纷纷于此赋诗作画,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诗词5000多首,以及龙鼻洞等400多处摩崖石刻,还有南阁牌坊等历史古迹。北宋科学家的沈括首创的侵蚀学说,就是游雁荡山所得。雁荡山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为胜,尤以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并称“雁荡三绝”。

  玉甑观

  玉甑观在乐清白石玉甑峰下玉虹洞内。公元995年(北宋至道元年)由李少和真人创建。宋太宗、真宗曾先后召见真人,并遣使护送还山。1013年赐名白石院,1119年改赐集真。这里现终年香客接踵,为浙江著名道观之一。1986年重修,易今名。西首有新开发之白龙洞,旁有藏经坞、升仙坛等遗迹。

  大龙湫

  大龙湫景区位于雁荡山中部偏西,古称西内谷。东起马鞍岭,西至东岭,南起筋竹涧口,北至凌云尖。谷中泉水名锦溪,源于大龙湫,注经行峡沿筋竹涧入清江而归海。区内景点以奇峰、巨嶂、飞瀑取胜。被誉为“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变幻多姿,蔚为壮观,更是令人叫绝。高耸天际的芙蓉峰,变态无穷的剪刀峰,云雨漠漠的经行峡,谷幽潭深的筋竹涧,皆为胜境。另有马鞍岭、燕尾瀑、能仁寺、连云嶂等景点。

  小龙湫

  位于灵岩景区。又名小瀑布,在灵岩寺右侧后面的隐龙嶂底,是灵岩的主要观景之一。悬崖环峙,岩腹有如珊瑚、玛瑙颜色。瀑飞崖上,触石腾空如雾团结旋;而流转飞洒,水珠溅人。瀑水搏潭,因光作色,形态万千。前人有“我来看不足,长啸独凭栏”的赞叹。

  响岩门

  在灵峰与灵岩区之间。响岩高30余米踞南,与北面之云霞嶂相对成门。门中贯穿碧玉溪及溪畔公路。门内有蛤蟆岩、雪花天、霞嶂洞、三台洞、龙王洞、墨鱼岩、隐士岩诸景。响岩以石撞击,发出巨响,好奇者无不过溪以试。此门在雨期时,瀑泉满布,溪流咆哮,景色绝佳。

  灵峰

  以奇峰异洞为主要特色,尤以合掌峰、双笋峰、犀牛峰等众峰形成的灵峰夜景取胜,一步换景,姿态万千。步入景区即可见酷似接客拱手做迎客状的接客僧。沿鸣玉溪而上,山腋两壁,危峰乱叠,溪涧潺潺,境内观音洞被称为雁荡山第一大洞;道家北斗洞,使灵峰四周诸多青峰苍崖轮?郁盘,绕出一方如梦如幻的胜境;其他形态各异的云雾洞、透天洞、含珠洞、隐虎洞、罗汉洞、凉风洞,洞的形状各不相同,且洞洞相通,各有奇异景观,洞背还有东西瑶台,可览灵峰全景。另有石门潭、响岩门、果盒三景、朝阳嶂、碧霄峰等大小130多个景点。

  方洞

  位于灵岩景区西面,洞内有三处滴泉,积水可饮。洞口有百余米的栈道,在绝壁中架起,险峻非常,许多人不敢尝试,近年筑以栏杆,才有安全之感。2007年2月1日,随着最后一块桥面木板安全嵌入,有着东南第一天桥之称的“方洞悬索人行景观桥”桥面木板换修完成。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