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北京的胡同“该怎么活着”

2013-11-05 来源:千龙文化

  报载:10月18日,北京第一家建在胡同里的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在这里正式开馆。博物馆由老舍之子舒乙题写馆名,占地一千多平米,为两进院落。经过两年多“修旧如旧”的修缮,现有8个展厅,用实物、图片、微缩模型等展示了史家胡同的变迁和院落旧主凌淑华生平等内容。[详细]

  余华写了《活着》,张艺谋拍了《活着》,在两部文艺作品中“活着”作为人的一种状态并不容易,人不易,城更艰难,北京城已经不是1949年间的北平城,亦非1911年间的北京城,“史家胡同博物馆”能够存留多久真的是一个现实问题,相比之下史家胡同要比那些早已消失了的胡同幸运多了。

  城市的建筑群代表了文化的积淀,自然也就代表了文化的选择。由北平改为北京后,北京城墙的消失和城市里烟囱林立的景象都表明了一种文化上的态度。北京建筑是破旧立新才能够出现的,因此,胡同的消失和新文化的建立就成了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

  最开始,运用暴风骤雨式的手段消灭代表“旧文化的”建筑群,到后来“城市的发展”也让一部分胡同成为历史,再到现在高额的补偿金让胡同里的居民自动选择离开……都是在用生活方式的理念性地改变,逼迫或诱惑胡同里的居民离开院落,胡同消失的代价是推行新文化和新生活的结果,很多人来不及想清楚为何要选择离开胡同的生活方式,抑或来不及想清楚就投奔了新生活,又或想和不想的结果都是要承受离开胡同的结果——“胡同博物馆”的概念背后是,胡同真的成了北京城硕果仅存的事物了,再不弄个博物馆就来不及。

  胡同原本就是北京城市的组成部分,是北京城市要素,是城市建筑的基因组成,胡同“活着”,北京才有生气,才能衬托出皇城建筑的巍峨和尊严,胡同不在的时候,故宫建筑就失去了应该的意义。

  最近网络用语中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词组“人艰不拆”,意思是:“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北京城里的胡同早已到了需要保护的境地,“活着”对于胡同以及胡同里生活着的人们来说是个严肃的话题,没有了胡同,北京城市里的一切会变化成什么模样是不敢想象的,人艰不拆,对于城市来说能做到“城艰不拆”么?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