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20年修缮纪事

2014-06-06 来源:新民晚报

  近期,空置数年的外滩1号明确功用定位,迎来内部装修。这预示着中山东一路沿线外滩历史建筑的基础修缮,在绵延20年后,即将收官。

  外滩,面朝黄浦江的“上海名片”,永不闭幕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陆续建成的建筑群,高低错落,历经百年依然挺立如故。

  然而,长期交替使用,功能反复变更,致使建筑外观污浊、内部杂乱,甚至面目全非。上世纪90年代初,伴随外滩建筑“置换计划”,大规模整复工程启动;1996年,外滩建筑群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动外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全新定位。

  20年的修缮历程,在探寻经典的同时,续写时代精彩。

  清巢引凤重建“外滩金融街”

  追溯外滩历史建筑的修缮,要从20年前的置换浪潮说起。

  1993年,上海市政府决定恢复外滩金融街的功能,并拟定东起黄浦江、西至河南中路、北起苏州河、南至金陵东路这一区域为中央商务区。中山东一路1号至33号,外滩的“第一排”建筑,更被视为核心金融地带。

  重建“东方华尔街”,意在与逐步崛起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隔江相望、联动发展。浦江两岸“比翼齐飞”的第一步,便是外滩建筑“清巢引凤”。

  1994年11月,上海外滩房屋置换公司成立,受市国资委全权委托,负责腾出外滩机关办公大楼,逐步置换给中外金融及商务机构。

  1995年7月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率先从外滩12号迁出,迈开外滩建筑置换的实质性步伐。“置换计划”不断成熟,至1999年末,中山东一路沿线19幢大楼成功置换,除5幢待租外,14幢均为金融机构。

  外滩1号,原为上海市房地局,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入驻。

  3号,原为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新加坡佳通公司入驻。

  5号,原为上海市海运局,华夏银行入驻。

  6号、7号,原为上海长江轮船公司,香港侨福公司、泰国盘谷银行入驻。

  12号,原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入驻。

  15号,原为上海市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入驻。

  16号,原为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招商银行入驻。

  17号,原为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入驻。

  19号,原为中国机电华东公司,美国花旗银行入驻。

  23号,原为上海畜产品进出口公司,中国银行入驻。

  24号,原为上海市纺织局,中国工商银行入驻。

  26号,原为上海食品进出口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入驻。

  29号,原为上海市交警总队,中国光大银行入驻。

  伴随一批中外金融保险机构和跨国公司进驻,外滩金融街的功能逐渐恢复。

  轻擦细洗:再塑外滩建筑“门面”

  1996年12月,浦发银行总行签署外滩12号置换协议,这幢恢宏的建筑为迎新主,开始为期两年的修缮工程。

  花岗岩外墙、罗马风廊柱、大理石地坪,1921年汇丰银行兴建该楼时,即以石材用料享有盛名。据档案记载,两年后大楼落成,共用去6481吨花岗石,英国人自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

  然而,75年风雨侵蚀,外滩12号石砌外墙污迹斑驳,光彩不再,亟待修缮。此前,业界在清洗建筑外立面时,大多采用化学溶液将石材漂白,或是选用树脂涂料全面粉刷,看似“焕然一新”,实则抹去了历史建筑的专属记忆。

  “有段时间,上海流行以仿石涂料做外立面装饰,开始很美,时间一久污迹难以冲洗,只好再粉刷遮盖,这是对老建筑的反复折腾。”外滩12号整复项目的中方负责人、原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章明回忆。

  为避免重蹈覆辙,业主浦发银行特邀英国石材清洗专家,大量试点研究,最后提出一整套外墙清洗方案:用“药敷”吸附的方式,析出花岗石中的污垢,再以进口清洁剂配合压力泵冲洗。这种“不用刀钳、不伤筋骨”的外墙美化工艺,在当时被喻为“中医疗法”,收效良好。

  清洗外墙立面,重塑外滩“门面”,工程师们对每一幢都不敢“怠慢”。上海建工装饰集团高级工程师李根发以外滩18号为例:修缮时,项目部从国外租借专业设备,以细沙粒加低压水清洁表面,再手工清洗局部油迹、锈斑。“20多名工人,用细小牙刷蘸取适量溶液,3个月才完成刷洗。”

  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专家组成员、建工装饰集团副总裁王辉平补充,外滩19号和平饭店南楼,以其暗红基调的砖墙色彩在外滩灰白建筑群里独树一帜。“红砖是‘爱呼吸’的材料,如果随意粉刷化工涂料,会造成内部闷热受潮、外部酥松脱落。”清洗、镶砌、修补、加固,项目组采取四项技术,终于恢复红墙原貌。

  妙手无痕:巧妙融入现代化设施

  修缮外滩历史建筑,并非“遗址性保护”,而是“功能性整复”。如何在“修旧如故”的同时,添加现代化功能,从而提升老建筑的使用价值,追求利用与保护的平衡?

  改善通风、增设车库、加强照明等,是老房子“重生”的要点,也是难点。

  “建造之初,汇丰银行大楼就安装了通风设施,是上海较早使用冷暖气的建筑。”章明介绍。不过,曾经“先进”的设备,现在都已陈旧落后,无法适应新大楼的营运需求,怎么办?

  反复推敲后,设计师将视线转向地下室。“外滩建筑里,只有12号地下室有排水沟,而且空间充足,大可利用。”章明说,依附地下室现有梁柱,敷设管线,尽量减小对建筑本身的惊扰。

  经过数月清理、加固、改造,地下室变身整幢大楼的设备用房,铺设了水电及垂直交通设备,并增添了中央空调和弱电系统。

  在外滩多幢历史建筑中,都隐藏着设计师、工程师们“巧思妙手”融入的现代化设施。上海建工装饰集团高级工程师陆琼介绍,修缮外滩2号时,就将风口设计在酒吧、读报室的高大壁橱里;在中庭环廊的圆拱天花内加装风管,然后原样恢复,让人难以察觉。“既满足中庭的通风要求,又保护精美的石膏花饰,一举两得。”

  此外,工程师们还以“逆作法”施工,在外滩2号新楼地下深基础开挖,增加了170个车位,既保护老建筑结构,又缓解停车难题。

  风华绝代:修缮“惊现”世纪壁画

  走进外滩12号,头顶的彩色马赛克拼贴画绚烂夺目,引人驻足流连。

  90年前,这些拼贴画由英国画师出稿,意大利工匠手工拼接,精美绝伦。例如壁面的8幅画作,背景分别是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这8个城市的地标建筑,中心则是象征该市的一位女神。例如“上海”的画面元素就是汇丰银行大楼、毗邻的海关大楼外观,以及航海女神的形象。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壁画曾经“隐身”于厚约4厘米的纸筋石灰下长达40年之久。

  据《上海旧事》记载,1955年,汇丰银行作为最后一家外资银行撤离外滩。次年5月,上海市政府进驻12号,当时有人认为,这一大块壁画太商业化、西方化,建议敲掉。

  幸运的是,时任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的陈植建议“敲掉太可惜,还是遮挡吧”。工匠们便用纸筋石灰代替水泥封存了壁画。从此,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销声匿迹,也阴差阳错躲过“文革”浩劫,直到1997年大楼整复才重见天日。

  工匠们合力探索,最终确定一套先铲后洗的修复工艺。当时已63岁的油漆高手赵振钊以0.7平方米的壁画一角,试点清洗。“先用小刷子层层剥离油灰,再用英国进口材料洗除壁画表面涂层,第四层覆盖物被清除后,壁画渐渐显露。”章明记忆犹新。40个工作日后,200平方米的壁画真容尽显。

  这组后来被称为“世纪壁画”的巨幅艺术品,只是外滩文化遗存的一个缩影。2008年外滩20号(和平饭店北楼)修缮时,工程师在“八角亭”发现被多重涂层覆盖的彩绘玻璃吊顶。

  这些“重见天日”的艺术品,诉说着“东方华尔街”百年沿承的最美记忆。

  延年益寿留下脚底的“DNA”

  相比宏伟的外墙和精美的壁画,台阶、地坪可能是老建筑最不起眼的组成部分。然而,时光变迁,它们忠实地记录下每一幢建筑的人来客往,留下无数脚印与回响。

  “无论是砖墙纹理,还是地坪裂痕,都是历史建筑的‘DNA’,修旧如旧,以存其故。”王辉平强调,修缮之于老建筑,不是“返老还童”,而是“延年益寿”。他最得意的“信息储存”之作,就是外滩2号的黑白大理石方砖地坪。

  “671平方米、2705块大理石,位于中庭门厅、一层大堂、二层环廊,由于大楼沉降,地坪起鼓、松动、破损……”修缮方案中,项目组如是形容。

  难道只能另觅石材,重新铺设?王辉平苦恼不已。“虽然有些大理石断裂、豁口,我们还是不想放弃,仍按常规清洗、粘合。”出乎意料的是,正面严重破损的地砖,背面却完全可以利用。“何不将原来的‘反面’变成‘正面’?”

  最后,这600多平方米的地坪上,一块砖材都没更换。“既保留原料,又焕然一新。那些曾经的历史痕迹,被原封不动地保存,以便今后追溯和检索。”王辉平说。

  现在,走进外滩2号,挑高10米的大堂里,阳光从拱顶玻璃透入,黑白相间的地坪光泽分明。倘若俯身细看,你会发现,表面的细小裂缝,就像老人的皱纹与肌理,透露岁月痕迹。

  相似的还有外滩18号。2004年,麦加利银行大楼由威尼斯古建筑修缮事务所负责设计。“大楼水磨石主楼梯破损严重,更换或重制无疑都会丢失历史痕迹。”李根发回忆。最后,外方总设计师菲利普提出,根据每一步台阶的尺寸,定制“L”形装饰面板,搁放在原有的楼梯上。这既符合安全规范,又像一层屏障,将脚底的“DNA”覆盖和封存起来。

  “这座建筑好似一本书,每一个过客都留下了自己的文句,我们怎么能抹煞过去的章节?”菲利普说。2006年12月,外滩18号在全球36个申报者中脱颖而出,荣膺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这也是对“保留历史痕迹”的修缮理念最好的肯定。

  掠影寻踪:还原老上海群体记忆

  百年外滩,是上海市民的集体记忆。尽管建筑的原始图纸、设计档案散落缺失,但老照片、旧影像都是追溯往昔的“一手资料”。外滩2号临街玻璃雨棚和“远东第一长吧”的修缮,就离不开这些“民间档案”。

  2008年修缮项目开工时,这两件“镇楼之宝”已面目全非。陆琼回忆,眼前的雨棚被灰白铝板包裹,“粗陋笨重,与建筑格格不入”。

  拆除铝板、清除锈蚀,她惊讶发现,雨棚留存的精钢框架材质优异,铆接精良,但断面却有明显锯口。工程师们不禁好奇:被锯前的雨棚是什么模样?

  幸运的是,东风饭店是老上海人熟悉的婚宴场所,前身英国总会也是知名的社交场地,“不少照片和影像资料,帮了我们大忙!”陆琼感叹。

  工程师们逐一对比征集到的多张照片,有两张分别记录下1920年和1989年的外滩2号风貌。一张,雨棚出檐深远,三角造型山花装饰独特;一张,雨棚已被肯德基的铝板招牌包裹。

  根据市民回忆和照片作证,工程师们判断雨棚是在1989年改造的。原来,当时楼前有公交车站,乘客反映下雨滴水,便建议截短雨棚两端翼缘,包上灰白铝板。

  研究照片、现场测绘、三维建模,工程师们最终成功重塑雨棚结构,恢复原貌。

  外滩2号的另一件“宝贝”,是一楼的L形吧台,总长34米,当时号称“远东第一长吧”。

  “在进场考察时,别说吧台,原本酒吧的位置也只剩下肯德基的红白瓷砖和长方地砖。”陆琼回忆。设计师们又从老照片中搜寻“蛛丝马迹”,绘就图纸,原样仿制。

  如今,这座34米长的吧台重新现身,雪花大理石铺面、橡木底座、表面浮雕花饰……每个元素都与老照片中的记忆别无二致。

  1996年11月,国务院将上海外滩建筑群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8月,同济大学与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组织“外滩地区保护和文化旅游规划开发研究”,由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主持。

  2003年1月,《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施行,重点规范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与保护。

  2003年9月,上海市确定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外滩是第一批12个优秀历史建筑之一,保护进入司法程序。

  2013年12月31日,外滩12号、13号的建筑墙体上,4D灯光秀耀目璀璨,吸引世界目光。

  而在它们身后,对外滩“第二排”、“第三排”,即四川中路和江西中路沿线的历史建筑的修缮,正在展开……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