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经典诵读与文化传承

作者:戴冠伟 · 2015-07-18 来源:渤海早报

戴冠伟

  “中国唐宋名篇朗诵会”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马年中秋节,我们就曾在天津大剧院欣赏到了肖雄、濮存昕朗诵的《钗头凤》,吴京安朗诵的《满江红》,齐榛朗诵的《蜀道难》,以及丁建华、迪里拜尔、李启厚等表演艺术家的精彩吟咏。《满江红》和《将进酒》的大气磅礴、铿锵澎湃,《一剪梅》和《钗头凤》的柔婉细腻、情思千古,《春江花月夜》和《水调歌头》的逸兴遄飞、文雅别致,涵养在经典诗词和传统文化中对浩瀚宇宙、悲欢人生的诠释,让人产生不可抗拒的向往和审美。

  千百年来,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一族,它平仄韵味中闪烁的乐感,工整格律中流淌的节奏,不仅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更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孔夫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见学习乃至诵读古典诗词对人们的内在德行、外在能力都有很强的培养和提升功能。所以,著名演员濮存昕感同身受地体悟道:“传统文化的这种德行,是为人生远途做准备的。”他进而认为,以一种“蓦然回首”的方式爱上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成长成熟的必经阶段。

  我们熟悉的年过九旬的叶嘉莹先生,她的一生完全可以证明上述观点。叶先生自己回忆,小时候全家人都热爱诗词,每当下雪时,她父亲就吟一首“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而作为女子,她就与母亲在房间里捧一本诗来“呢呢喃喃”地吟诵。这样深厚的家学渊源,使叶嘉莹先生在13岁时就写成了人生的第一首诗《秋蝶》,“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索就这样从诗词中生发。此后在80多年的人生中,不论幼年丧母之孤露、辗转台湾举目无亲之苍茫、中年丧女之悲痛、晚年回国教授诗词之坚毅,她都用诗词表达。叶先生感怀“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继往开来,知古鉴今。诵读诗词,传承经典,发掘我们民族最美的文化基因,不仅仅出于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资源这一功利目的,它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在近代世界史上,当随着新大陆被开发而建立起来的那些国家,当他们羡慕甚至妒忌我们的这笔无穷财富,从不屑一顾到转而开办孔子学院的时候,我们欣喜的不光是自己传统文化的输出,更是中华文明在世界上获取的共识和对全人类的贡献。这种逆转,也使我们炎黄子孙愈加自重、自豪、自强地将传统文化承继在手,烂熟于胸,从而令其日益光大起来。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天马与蚕-开辟丝路的异域传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