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卫浴文化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作者:佚名 · 2015-09-21 来源:云南信息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类的卫浴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到现在,卫生间不再仅仅是解决生理需求与个人卫生的简单场所,卫浴以其先进的科技和独有的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演绎着生活的情趣和品质。

  名词定义

  卫浴,一般指卫浴用品,按字面意思就是卫生、洗浴,是供居住者便溺、洗浴、盥洗等日常卫生活动的空间及用品。主要包括浴室柜、龙头花洒、便器、浴缸、挂件等。

  品类起源

  现代卫生陶瓷制造技术起源于欧洲

  在欧洲,公元前45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宫殿中就设有陶土浴缸的浴室;公元前8世纪,希腊著名诗人荷马也曾在其诗作中提到私人浴室;公元前25年,罗马人采用大理石、黄金和白银作装饰,建造了温水浴室;13世纪,欧洲皇室贵族对个人卫生有了更高的要求,浴池开始出现在高雅的皇室花园中;到了18世纪,欧洲的上流社会流行沐浴,浴室成为贵族尽情享受的空间之一。

  在近代卫浴文明史上,1596年,英国人哈林顿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宫殿里安装了第一个抽水便池,以此掀开了近代卫浴文明发展的新页。

  座便器最早发源于欧洲,早在16世纪的时候是由英国贵族发明的一个简单的有水箱的木制座位,但是它不隔臭,而且没有排污系统,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推广。一直到18世纪,英国的一个管道工在此基础上又把它改进成了具有完善排污系统的座便器,然后这个座便器随之就盛行欧美和其他国家,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

  中国卫浴:历经千年仍保持盆形、桶形外观

  在中国,在公元前500年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浴”的记载;在先秦有“五日则汤请沐,三日具浴”礼节(意思是晚辈每5天用温水为父母洗澡,每3天用温水洗头),秦阿房宫中有许多沐浴设施和给排水系统;到了唐代盛行温泉浴,唐玄宗曾经为贵妃杨玉环专门建造华清池,并有了白居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名句,沐浴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

  中国马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西京杂记》上说,汉朝宫廷用玉制成“虎子”,“虎子”即为当时的马桶。而有关马桶最先的详细文字记载是北宋时期欧阳修的《归田录二》中的“木马子”,《辞源》中对其解释为“木制的马桶”。到了清朝,宫廷马桶的制作更加讲究,舒适和卫生水平都提高了很多。然而,中国式马桶虽然经历了千余年的使用和演变,其外形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基本上还是保持着盆形和桶形的外观。

  明末清初 抽水马桶传入中国

  明清时期,沐浴真正意义上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抽水马桶最早在清末民国初年传入中国,但也是只限于皇宫或达官显贵之家。

  我国虽然是历史悠久的陶瓷古国,但现代卫生陶瓷的制造技术却是由欧洲传入我国。座便器在中国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的上海黄浦江上的外国轮船上,之后在上海开始流行;直到1917年,唐山缸窑路的德盛瓷厂生产出中国第一个座便器。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现代卫生陶瓷在我国一直没有多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陶瓷行业迎来了生机和活力。新建住宅和旧住宅的装修使卫生陶瓷进入千万家,卫生陶瓷已不再是星级宾馆卫生间的奢侈品,而是普通百姓家庭必不可少的卫生器具,使中国成为卫生陶瓷的消费大国。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