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别让文化只剩下“骑楼” 如同孤岛一般

作者:佚名 · 2015-09-21 来源:青年报

老员工在拉二胡

  走访琴行一条街的时候,老板们不出意外地发出一声感慨:“上海的文化特色一条街正在消失。”这几年,夏老板与文庙书市老板的联系也越来越少:“给琴童提供文化服务,少不了要为孩子们采购一些有质量保证的教学书。书市的老板搬去了闸北大宁,那里的生意也是一言难尽。我们都觉得指法多、琴谱少的教材才是干货,可现在的教材越做越水,书市老板也做不下去了。”

  采访过程中,几家琴行的老板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这么多年下来,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清这一条街上的故事。”

  有点情怀,怀念过去,夏老板们是琴行一条街上典型的文化商人形象。童年生活在上海,他们对于金陵东路的情感记忆,也从风韵鲜明的“骑楼”开始。

  对上海建筑颇有研究的学者曾对金陵东路的“骑楼”做过研究:一楼临街部分打通为行人走廊,上方的二楼楼层状如“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骑楼的由来,有说中国古已有之,系传统“不见天街”的变形;有说乃洋人东来,不适应热带气候,为求凉爽,在洋楼前加盖了一层“廊房”(Veranda),随着洋势力扩张,便在南亚、东南亚、华南等地遍地开花,处处骑楼了。比如广州、厦门,无论是繁华的大街还是僻静的小街,都能见到骑楼。原名法大马路的金陵东路也是由于从闽广迁来许多广东籍居民,他们聚居于这一带,遂修建起广东骑楼式建筑。这种既能挡雨又能避阳的骑楼,对行人来说真是太需要了,这条马路两侧的商店,几乎都有宽宽的走廊,那走廊高而方正敦实,显然和主建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夏老板们的童年就在“骑楼”下方遮阳挡雨的岁月里度过。“骑楼”外,骄阳刺眼,沿着“骑楼”步行千米却是凉爽舒心,吃着大光明盐水棒冰是透心凉的欢乐。

  而如今,身在金陵东路,夏老板们的心却无处安放,似乎只能在张老先生的琴声里觅到一些过往的记忆:“这条街的生态是自发形成的,据说,征收还分一期和二期,金陵东路双号头的这边暂时还不会拆,但是琴行老板们也已经心思荒凉,有一种消极的说法是琴行一条街的生命也就是这几年的工夫了。说是市场选择,但如果社会什么时候不再是钞票第一位了,我们才看得到出路。”

  作为上海拿得出手的具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街区之一,几年前,在拓宽西藏路的时候,金陵东路口的50米骑楼被拆除了。学者发现,在老房子拆除中有一个“侵蚀理论”。在淮海路、西藏路以及人民广场上的高楼已经连成了片,天空上密密麻麻都是钢筋水泥的踪影。而在金陵东路原本成片的三四层骑楼建筑以及石库门建筑中,已经像插蜡烛一样插进了大量高楼,在这些新建筑的映衬下,老建筑的确显得格格不入,这在建筑学上把这叫做“侵蚀”。

  也许新建筑的确比老建筑看上去有生命力,出现一幢,就会引发居民区里的人巴望:“什么时候能跟上潮流?”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渐渐蚕食整个地区。高楼“海洋”里,“骑楼”下方的一扇扇玻璃橱窗渐渐被笼罩在阴影之中,犹如一座卑微的孤岛,刨去建筑本身的那一点历史,文化的气息渐行渐远。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