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共享经济时代 媒体还有未来吗

作者:杰里米·里夫金 · 2015-11-02 来源:新华网

 

  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杰里米•里夫金接受思客独家专访 摄影/陈文武

  核心提示:近日,《第三次工业革命》、《零边际社会成本》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接受了思客的独家专访,深入细致地为我们描述了共享经济的未来,以及对我们未来生活的真实影响。其中,随着共享经济对传媒的影响已经初显,这位“世界预言大师”特别谈到了传媒界的未来发展。在共享经济时代,媒体将何去何从?媒体人还有未来吗?媒体是否将被赋予新的使命?

  在现在的社会中,我觉得媒体最大的作用是打破了人们交流中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能够使全世界的人在一起共同交流,像媒体这样的一个行业本身是不会消失的。那么在未来,分散化的自媒体形式会不会消除?我觉得是不会的。首先,一定是并行不悖,一些大的媒体,首先具有权威性和客观性。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点,所有大的机构由主要的提供者变成管理者和分享者。

  但是,在未来媒体不是单向的传播,而是双向的参与评论和讨论。大的媒体把自己的发布平台变成共同参与的平台,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对一个事件做以意见的交换和讨论。个体的发布,很难在一个有限的平台上实现这种全世界范围讨论。只有大的媒体才可能会建立这样的讨论平台,像大的交通公司、大的电力公司由提供车辆变成管理车辆,由提供电力变成管理电力、分配网络是一样的。我觉得未来像新华网这样的大媒体,你们的作用是在这个方面体现的。

  另外,只有在媒体的协调之下,才能促进实现全球的或者是生物圈的共同意识。什么是生物圈的共同意识?人们往往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体谅,孔子说过,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以人为本。孟子讲天人合一,人自和谐,这个讲的不仅是人和人之间要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自然也要和谐。我们讲的生态圈意识跟这个是有关系的,意味着所有的人都理解,包括过去我们都理解,我们和人之间相处好了,社会就和平了,你好我更好。

  自然界也是这样的,过去杀一头牛、砍一棵树,对我的生活没有影响,甚至我的生活质量暂时提高了。但是,你以后就是杀鸡取卵了。很多时候,随着人们后来认识的提高,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们不需要砍那棵树,不需要杀那头牛,可以养着牛,让牛吃着树叶和草,牛可以给我挤奶,形成了循环的生态准备,而且把环境保护得非常好。这种认为万世万物在整个生态圈具备联系和进行良性循环的概念,就是生态圈子的意识。

  这种意识引导我们向最后发展,这种意识不光是靠社会自然经济的发展而促进,更需要媒体进行推动。如果等人们自己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已经是走了很大的弯路。只有环境破坏殆尽了,才会出现意识,那个时候就晚了,也许我们破坏的速度比我们意识到的速度更快。媒体帮助我们加速推进这样的意识形成。中国的政府和领导非常了不起,在十八大之后,推进建设生态文明中国,这样一种概念,我觉得非常了不起。我希望美国也能学习这种表态,在政府的层面上,大家第一次意识到要保护环境,提出要把生态的和谐和人类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正是你们文化的基因,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指示,这是生态圈的意识。通过国家的意志,通过媒体的宣传,大家能够了解、能够感觉到,在破坏之前形成意识,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