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从颜值到“颜癌” 被误解的天下无敌

作者:佚名 · 2015-11-04 来源:搜狐文化

 

  核心提示:德国媒体公布了一项“全球外貌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日本是对自身外貌最自卑的民族,拉美人最自信,中国处于中游水平,韩国和中国香港位列倒数第二和第三。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应怎样看待?一个国家和地区民众对外貌的满意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心理。从结果看,似乎我们还是正常的。

  可是,席卷我们日常生活的“颜值”却在以持续升温的态度发展着,影视界需要颜值提高收视率,我们需要颜值刷新我们的朋友圈,应聘时常看到外形优秀者优先的事实……我们疑问,这个社会真的中了“颜癌”吗?颜值在手,天下真的我有吗?

  这是一个看颜的时代

  不知不觉,颜值这个网络新兴词已经席卷了我们的日常。它用来表示人物英俊或靓丽的程度,评价人物的容貌。所谓的颜值爆表,一般指特别美貌的意思。最开始用于形容明星艺人,后来随着媒体的传播和人们的使用,这一词语扩展到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颜值没有错,中西方社会对美的追求素来有其历史传统。可是过分追求,甚至把颜值作为为人处事的标准时,难免让人质疑。

  影视圈素来是一个看脸的名利场,近年来有不少电视剧、电影,就是以其演员的高颜值取胜。如《武媚娘传奇》、《古剑奇谭》、《少年四大名捕》、《小时代》等,都收获了不菲的票房或收视率。不少观众直言自己是为看颜值而来,还有不少网友留言,大多都是“范爷美爆了”、“小鲜肉来袭”,再或者纠缠于其中的爱恨情仇、相爱相杀……不可否认,高颜值对于我们观影体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辅助,但那不是全部。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应该反映的是社会、人生、精神等深层因素,如此才有可能塑造经典,哪怕不能成经典,至少也会是口碑之作。可反观当下,却让我们不得不质疑导演的追求。

  颜值一词扩散到社会后,好像突然之间成了人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朋友圈里、人人网上处处泛滥着颜值爆表、美颜、“颜癌”等词,追求颜值好像成了人们的普遍爱好,以颜值来衡量人们的相貌,从而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好像也成了一种默认的规则。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看颜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颜值的追求,也并非肇始于今时今日。

  古代对美的追求

  《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在这部诗集中就已经反映出先秦时代人们对美的追求。首先,时人对男女身材的要求,皆以形体高大为美。如《硕人》一篇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开篇即道:“硕人其颀。”硕,大也;颀,长貌。而对容貌美的形容,也是为后世耳熟能详,“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手指纤纤,像柔嫩的白茅,皮肤白皙如凝脂,脖颈像蝤蛴,牙齿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浅笑盈盈酒窝俏,美目顾盼眼波媚。

  秦汉时期,对女子的美加上了德性的要求。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草莽时期,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阴丽华的品德不负其貌,《后汉书》记载其”恭谨俭约,不好赏玩珍品,不喜欢嬉笑戏谑。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班昭《女诫》对妇容的阐述被公认为正统女子教育的权威解释:“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但要通过教育,做到专心正色、整洁端庄。自此,这样的标准在传统中国确定下来,女子应德重于色,心重于貌。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审美观经历了一个由壮美到柔美的变化过程。起初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仍是推崇力量之美,比如身长、美髯等。而后随着社会稳定,统治者偏安一隅,士人们也褪去了原先的激情斗志,肆意享受生活,审美趋向女性化,那些娇美如花,体不胜衣的男人们成了人们围观追逐的对象。比如被掷果盈车的潘岳,因长相风流妩媚而被“看杀”的卫玠。士族为追求所谓的白皙、嬴弱之姿,酗酒,吃药,傅粉,塑就了一副肤脆骨柔,体嬴气弱的身躯,动静粉帛不离手,行步顾影。直到五胡乱华、侯景之乱,所有的旖旎风流都被滚滚铁蹄踏碎,空留乌衣巷口夕阳斜。

  进入大唐盛世,人们的审美再次变迁。从流传下来的唐代仕女图中可以看出,唐代以“丰颊肥体,浓丽多姿”为美,整体画风雍容华贵。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就是以体态丰满著称,《旧唐书》记载:“太真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到了宋明清时代,整个社会又开始追求纤弱之美,要求身轻如燕,细腰雪肤,娥眉青黛,三寸金莲。缠足陋习正始于此时,此风不断在社会各阶层蔓延,不少文人士大夫都视小脚为美,苏东坡写诗赞曰:“只见舞回风,都无行踪处。”“纤妙说应难,需从掌上看。”缠足是封建社会女性附属地位最明确的象征,为了附和男子的畸形审美观,整个社会的女性都深受其苦。

  颜值有效性的误解

  当今时代,由于人们对颜值的普遍推崇,致使人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好像是只要拥有高颜值,你就会在这个社会上无往不利。比如长相好的男女性往往会有更多的机会,有可能被星探发现进入娱乐圈;更容易受到家人朋友老师的喜欢;在择偶问题上,往往也具有很大的自由度;还有研究表明,有外貌优势的人在职业生涯中会发展的更好;《经济学人》研究指出,领导人要达到职业生涯的最高点,长相和成就一样重要!这么多铁一般的事实,让我们相信,相貌在手,天下我有。当真如此吗?

  就事实来说,颜值的杀伤力在一些交往圈中并没有那么大。一般而言,同龄人中颜值高的人往往在异性中比较受欢迎,而且,就读书年代来说,长相清秀的同学,往往更受男女生的青睐。还有在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被网友声援的颜值高的人。比如,某地一个行为有偏差的公务员,因为“长得帅”、“腹肌好”,竟然得到一些网络围观者的声援。可是在他自己的处境中却并不见得如此乐观,围观者的立场很容易因为一些内幕的公布而改变,原有的貌美如花,很可能就变成了蛇蝎心肠。

  此外,在企事业招聘中,相比颜值,负责人更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和着装。他们几乎很少要颜值爆表的人,因为担心他们自负浮躁。许多名人在接受采访时也称内心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的自信、修养和能力,颜值只是一个附加值,颜值太高有时候甚至会抹去你为成功所付出的汗水,沦为花瓶之流。

  颜值不等于能力,这几乎是所有人承认的一个事实。同时人们也承认,颜值是一种资源,有效的运用可以助人走向成功。但这种成功华而不实,像漂浮半空中的天空之城,无论曾经多么辉煌,最终逃不过毁灭。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一起生存,和种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颂春天。这才是真正繁荣的开始。

  (资料来源:《秦汉时期女子教育概述》崔锐,《颜值高的人更自信》孟庆辉,《论诗经中女性美的标准与追求》王巍,人民网、搜狐网等)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