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京剧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作者:佚名 · 2015-12-07 来源:才府网

  响亮的锣鼓点、优美的身段、精妙留香的唱词、色彩艳丽的服饰,在那尺方戏台上,胡琴咿呀响起,檀板一打,好戏开场……不久前,荟萃了18个京剧流派的两场演唱会让京城戏迷们大饱眼福,大叫过瘾。同时,不禁让人们感受到“市场就是标尺”,在这把标尺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文化需求。谁抓住了这种需求,满足了这种期盼,谁就能够华丽转身。

 

  (中国京剧在韩国光州成功公演)

  京剧迎来触底反弹

  京剧 可谓是中国传统 艺术的代表,在其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降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品剧目和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 。但是,当文化进入多元化时代之后,作为国粹艺术的京剧,受到直接的冲击。

  当昔日的国粹仅仅成为中国文化的某种象征,当学习京剧的外国人甚至比中国人自己还多,当中国的青年人都是通过“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这样的流行歌曲认识中国京剧……京剧艺术向何处去,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焦点话题。

  所谓“京剧”,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曾解释说:“京剧不是指北京剧或京都剧,京是指都市,所以,京剧实乃都市剧。”因此,什么都在探索中,也就什么都有可能。

  从2008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所带动的京剧热,到近两年梅兰芳大剧院的火爆,再到近日,京剧巨制《赤壁》的再度归来,可以说,在此几年间,京剧在世界眼中的“中国国粹”角色中苦苦挣扎了多年之后,又通过自我进化,成功找到了自我。

  同时,随着人们对众多的影视、演出等休闲方式的厌倦,以及国学的大热,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重视的轮回,京剧迎来了少有的复兴热潮。

  在今年十一期间,梅兰芳大剧院推出了《京剧旦角流派经典演唱》和《京剧老生流派经典演唱》专场演出,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名家们,纷纷献上本流派的拿手好戏,不光有人们熟知的梅(兰芳)派和马(连良)派,还有京城戏迷们难以目睹的黄(桂秋)派和唐(韵笙)派等。由梅葆玖任艺术总监、李六乙任导演、朱绍玉任音乐总监,汇集了梅兰芳6出经典剧目《抗金兵》《贵妃醉酒》《洛神》《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天女散花》中著名折子的京剧《梅兰芳华》也于10月12日在有近300年历史的正乙祠古戏楼首演。

  一时间,京剧似乎又成为了人们艺术欣赏的主角,在徽班进京220周年,又适逢中国京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进入倒计时之际,京剧开始了自己的复兴之路。

  昆曲与京剧一直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问题,而与作为国粹的京剧相比,昆曲似乎还缺少了人们主观意识上对于此戏曲品种的关注度。但就是这样一个中国六大戏曲剧种之外的小戏种,却通过一部《牡丹亭》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昆曲 京剧可效仿的复兴轨迹

  经过由时尚元素包装过的《牡丹亭》青春版、园林版、实景版、厅堂版的演出后,可以说,昆曲因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一时间,成为人们心目中精致艺术的代表与典范。

  以至于精明的文化商人能在北京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南新仓前朝皇家粮仓旧址,借残存的明代建筑遗址辟出一个小型的演出空间,推出号称“厅堂版”的昆曲《牡丹亭》。事实上,这又是一次回归。当年士大夫们崇尚“客至乐具,豪门清韵”的雅致生活,“邀宾客、摆家班、赏昆曲”成一时风气。因此,昆曲不仅成为稀有与珍贵的表征,同时还成为时尚的符号。

  不过,面对“昆曲热”,有人说,如此多的“追捧”本质上还是“赶时髦”,是浮躁的表现,掩盖了对昆曲真正的理解和欣赏。但无论怎样,昆曲成功了,即使是对自身做了相当规模的改动,但顺应时代而令自己得以进化,这便是昆曲的生存之道。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在众多供大众消遣的休闲方式的竞争下,昆曲大热不能不说带有点“异数”的味道。

  尽管全社会对昆曲的“追捧”并不代表这些人都真正理解、欣赏昆曲,其中不乏追赶“潮流”之嫌,那么,如何理解这股潮流呢?苏州昆剧院副院长尹建民认为,这种热闹其实也是一种“补课”,全社会的“吆喝”毕竟把昆曲推到前台,培育了观众群,提高了观众的人文素养。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说,“关注”和“欣赏”是两个概念,不能指望所有的“关注”都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上,但没有“关注”何谈“欣赏”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全社会的“追捧”也会形成一种合力,促进昆曲进一步超越自我,因为昆曲的“原汁原味”其实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青春化”“现代化”就是一种尝试,从这个角度来说,“赶时髦”也是昆曲发展的需要。正像昆曲“二度梅”获奖者、著名昆曲演员王芳所说:“现在的昆曲是幸运的,但不管境遇发生什么变化,坚持艺术品位是第一位的,这个问题上没有时髦可言。”不论怎样,昆曲从自我尝试到成功得以复兴之路,相信会为京剧带来巨大的启发。无论从对于观众的发掘和培养,还是曲种本身对于增加商业吸引力的细微进化,昆曲已经为京剧指出了一条可行的复兴轨迹,而与昆曲相比,京剧本身与其相比又具有更多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即使是单纯地模仿昆曲的改变之路,京剧想必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条新路。

 

  京剧传统价值的当代涅槃

  京剧为什么又会重新大热?具体原因谁也弄不清楚。不过,从人们看京剧的地点改变可以看出一二。

  曾几何时,长安大戏院是京剧迷们的朝圣之地,曾经的一票难求以及黄牛党的挥之不去暗示着大众对于京剧的热情和喜爱,而也只有最铁杆的京剧迷才会来此观看那些演了千遍的经典剧目。而现在再看,长安大戏院依然屹立,那儿依然是铁杆戏迷们的专属,而更多的不懂戏或对京剧不感兴趣的大众则进入了一个个品质戏楼,将看戏当成了休闲消遣的一部分。

  这可以被看做是京剧本身的一种改变,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京剧的一种本性回归。毕竟在京剧最繁荣的那个时代里,其本身就是老百姓一种最平常的休闲消遣方式。

  任何艺术都与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关联,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从总体上说,传统文化是小生产的产物,他们适应小生产方式,仅此而已。在小生产的海洋里,整个社会的运转是慢节奏的,而京剧正是顺应了小生产社会的这种慢节奏。京剧那回味悠长的腔调,曾经震撼过不知多少戏迷的心灵。

  同时,随着人们对于当下流行的诸多通俗文艺形式的习惯甚至是厌倦,大众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价值。欧洲的歌剧、美国的百佬汇舞台剧甚至是日本的艺伎,都是以自己独特甚至是另类的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成为各国自有的文化特征,得以生存至今。

  1986年,台湾当代传奇剧场将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大胆改编成中国京剧《欲望城国》搬上舞台,创下了台湾多项舞台纪录,并赢得“台湾40年来最好的舞台剧”的美誉。

  2001年,《欲望城国》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和中国京剧院携手合作在北京首演。然而保利剧院里观众只坐了不到三分之二。演出结束时,面对渐渐散去的观众,演员们坚持一次一次认真地谢幕,那样的场景让人看着有些悲壮,有些心酸。

  《欲望城国》作为一次对传统京剧的大胆扬弃和继承创造,吸引了现代世界的目光,却受到了京剧发源地观众的冷落。这既是《欲望城国》所面临的尴尬,更是如今京剧决定自我改变所将面临的挑战;这既是传统文化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传统文化想要复兴面临的最大障碍——到底是传承还是创新。

  创新纵然可以吸引新的观众,使自己具备更大的商业价值,但在创新过程中如何将传统适当保留才是最困难的。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