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归去来兮 影像记录中国最后的游牧天堂

作者:舒泥 · 2015-12-17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蒙古高原上最好的草原在东乌珠穆沁旗的满都宝力格。但是,这片中国最后的游牧天堂也面临着威胁,越来越多的牧民被迫放弃游牧转而定居。

   

  白音塔拉

  白音塔拉正在摄氏零下39度、风力近11级、风雪中夹杂着沙砾的野外放牧,这种天气无疑是对牧人无情的考验。在疯狂肆虐的天灾面前,传统草原畜牧业显得非常脆弱。

  不过,也有一些人固守着对这片游牧天堂的热爱,艰难地尝试着回归……

   

  乌仁其其格

  骑摩托车的乌仁其其格准备去参加堂哥的婚礼。马背上的民族如今进入了摩托车时代。马在游牧时代是牧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改革开放后,草原交通发展日新月异,柏油路、水泥路网络纵横,而草原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

  “蒙古族人游牧就到1985年,1985年草场一分就不行了。”巴拉沁老人在他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力格苏木(乡)上的家里凝望着窗外说。几年前,我在草原上跑了上千公里,穿过了大面积的农垦地区,路过了围栏纵横的定居牧业地区,一直跑到东乌珠穆沁旗接近边境的地方,传说这里还有游牧存在。听说我要了解游牧的情况,苏木书记把巴拉沁老人介绍给我,说他什么都懂。可是,他却住在苏木上的房子里,远离牧场。

  古鲁格

  雪尚未化尽,草场很快就要变得光秃,今后畜牧业何去何从去向并不明朗,古鲁格在出牧期间正为此犯愁发呆。牲畜超载,加之连年不断的旱灾、雪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水草丰饶的草原严重沙化,逐渐变成不毛之地,很快没法放牧了,他今年准备卖掉大部分羊。

  巴拉沁老人做过嘎查(村)书记,1985年分草场时,巴拉沁老人正在任上,那时草场上没有房子,没有网围栏,也没有牲口棚圈,还有二三十匹一群的狼在草原上活动。上面要求他的嘎查建13个牲口棚,两个网围栏,牲口棚用于牲口过冬,网围栏用来围住种牛和种羊。巴拉沁老人拒绝了。经过争论,旗长最终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要求他一定建好牲口棚,并且来年要下来检查。就这样,巴音布日图有了最早的固定建筑和13个牲口棚圈。但是以后草原上的变化开始变得不可逆转。陆陆续续,每家都有了牲口棚、网围栏,还盖了房子。巴拉沁老人也承认有了房子以后居住更方便,冬天更暖和。尽管房子和棚圈周围的草场大面积退化,房子,还是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

  孟克图拉嘎

  孟克图拉嘎正在离家46里地的学校读学前班,在繁忙的接羔季节,他淘气地站在父亲的套马杆后。内蒙古牧区教育非常复杂。牧民一年四季游牧,居住分散,孩子上学离家远需要陪读,定居后,虽解决了就近读书的问题,却脱离了草原传统文化氛围,缺失了家庭传统知识的言传身教。

  “游牧从形成到现在,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吉木德道尔基教授对我说。“到了清代,草原上建立了盟旗制度,游牧的范围被划定了界限;到现在,牧民基本游牧不起来了。

  乌兰夫

  抱胸站在自家土房前的乌兰夫有两儿三女,现在和大媳妇住在一起。她自己有两间房子,121只羊,25头牛和6匹马。随着游牧在草原日渐艰难,大多数牧民都盖起了砖房,开始定居。对老年人来说,定居后,医疗条件相比游牧时有提高且更加便利,居住更舒适,冬天更暖和。

  我决定去巴拉沁老人的牧场看看。车出苏木,草原上静悄悄的,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几乎看不到任何牲畜,也没有野生动物。开车的大哥叫哈斯巴特,他现在是巴音布日图嘎查的嘎查长。“这里是冬季牧场,我们嘎查的牲畜现在都在夏牧场,在乃林高勒那边。”哈斯巴特大哥说,“游牧这个东西最科学,到了季节你不走,牲畜都要走。这边夏季蚊虫多,牛待着不舒服,到换季的时候,它们自己就往那边走了。”虽然每家都只分到一小块牧场,但是巴音布日图嘎查的牧场比较宽阔,牧民可以在冬牧场分一块,在夏牧场分一块。

  达木林苏

  春天明媚的阳光下,达木林苏正在为搭建蒙古包忙碌着。她勤劳能干,会修拖拉机,还是木工活及皮革加工的高手。重新搭蒙古包,她只需一个小时就能扎起来。蒙古包是蒙古人生存、生活的象征且非常适宜于游牧生活,全部重量只有1000余斤,结构便于折叠、拆装。

  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内蒙古草原发生变化的何止是草场,大量野生物种悄悄灭绝,许多地方的牧草变成了庄稼,连家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蒙古族传统上驯养“五畜”,即马、骆驼、牛、绵羊、山羊。其中,马和骆驼的活动范围很大,养一群马至少需要上万亩草场。但并不是说这上万亩草场只能养马,马可以和小畜分享草场。马喜欢最顶稍的青草,它们跑过去吃过后,羊可以跟在后面吃。但是草场划分以后,供养马和养骆驼的整片草场变得很少,牧民们便渐渐放弃驯养大型牲畜,不仅马和骆驼,连牛也减少了。“牲畜品种单一化很不好。”哈斯巴特说。当我不解地问他这是为什么时,他嘬着牙发愁地看着我,似乎我在问他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哎!骆驼吃那些比较硬的草,现在没有东西吃,这样不好……”牲畜的单一化,使草的品种也变得单一化,虽然看上去都是绿油油的草原,但是不一样了,只有本地牧民能看出来草原不健康了。

  那仁格日勒和女儿朝勒蒙

  三月的草原并非阳春,而是扬沙。那仁格日勒和朝勒蒙正顶着沙尘暴保护她们的小羊羔。蒙古人称沙尘暴为“黑灾”。2000年以来,草原上的蓝天玩起了“变脸”,经常板着面孔,既吝啬下雨,又悭吝下雪。焦渴的草原枯萎不振,沙土突破斑秃的薄草皮,无法无天地吞噬着草场。如今,沙化的草场越来越不堪重负,一向五畜兴旺的草原已是五畜堪忧。

  另一种威胁在草原上也日渐突出。草原地广人稀,如果要在草原上开一处矿山,需要搬迁的牧民很少,土地占用费相当低,一亩地常常只要几十元钱,最便宜时只要两元钱。众多采矿者蜂拥而入,他们能给旗里、盟里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牧民在保护草场反对开矿的问题上总是处于劣势。我们路过一个铁矿山时,哈斯巴特把车子开上一个高坡,山顶已经被削平,寸草不生,远远地可以望见一个占地数百亩的污水池。这个铁矿一共打了11口井用于洗矿,有了这11口井,山那边的布日图湖就干涸了。布日图湖曾经湖岸清晰,湖盆里长着草和芦苇。现在的布日图湖蚊虫很多,没有天鹅,也没有其他水鸟,湖干了以后,鱼都死光了。

  乌尤

  乌尤跪坐在蒙古包内东南角,长袍下摆上放着面盆,她正在和面,准备做蒙古面条。游牧蒙古族妇女通常把前下摆铺在地上,然后在上面放上案板或布,用来捣碎砖茶、砸奶豆腐或放上盆子和面。蒙古人自古就以牲畜的肉、奶为主食,以黄羊肉、狍子肉为辅助食品。过去,乌珠穆沁草原上的牧民只吃野生韭菜等各种野菜,直到上世纪70年代之后,他们才开始食用各种人工种植的新鲜蔬菜。

  “现在三四十岁的牧民放牧真是乱放,七八十岁的老爷子还真有两下子,但是又没人听他们的。现在当家的牧民都是六七十年代长大的,他们受的都是批判父辈的教育,老一辈很多放牧的技术都没继承下来。”年轻的牧民宝音说。宝音很有理想,但是看上去却有点“不务正业”,他很少参加家里的劳动,经常去外面学习,在本地区调查,走访牧户,还弄来电脑和网线,建了草原信息站,他还想搞个牧民协会,但是一直没搞起来。

  松来一家

  2007年春天,一个沙尘狂舞的日子,我刚刚走进恩和吉日嘎朗嘎查的一个蒙古包,松来便跟了进来,他兴奋地说:“阿音,我看见你的车就过来了,给我们照一张全家福吧”。到家后, 他摘下挂在墙上的毛主席像,抱在怀里,然后让儿子、儿媳和孙子坐在身旁,说:“照吧。蒙古人崇拜自己的偶像,我父母从1949年开始供奉毛主席像,一直传到了我这一代。现在我还想把这个无价之宝传给我儿子。”

  从巴音布日图嘎查的冬牧场到夏牧场乃林高勒,大约有80公里的距离。一进入乃林高勒,气氛明显不一样了。山头上到处是羊群,像绣了满地的白花,几乎每过一个山坡,就有一个蒙古包。我们在一个蒙古包中歇脚、吃饭。主人叫那木吉勒道尔吉,他正用他那种蒙古人特有的忧郁目光透过蒙古包矮小的门注视着牧场。牧场青绿青绿的,远处是山,晨雾中有点苍翠,1700多只羊生活在从那边山头到这边山后的广阔土地上。

  孟克和孟克扎那

  孟克和孟克扎那身着吊面羊皮袄,戴着狐皮帽,手握套马杆,圈起马群,欲抓公马。蒙古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在牧民心中,蒙古马不仅是战场上克敌制胜的锐器,而且是重要的生产工具、亲密的生活伙伴。然而如今的草原荒沙漫野,马匹锐减,昔日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早已一去不返。

  那木吉勒道尔吉不是本地人,他来自锡林郭勒盟南部的正镶白旗,那里的自然条件本来要比东乌珠穆沁旗好,年均降水量大一些,但由于离汉族地区近,大量移民涌入,很多土地被开垦为农耕地,人均草场面积很小,只有三五百亩,大约相当于东乌旗人均草场面积的十分之一,已经完全不可能四季搬迁,草场退化现象也非常严重。六年前,那木吉勒道尔吉为了孩子们的学费随熟人北上,来到牧场宽广的东乌珠穆沁旗给别人放羊。不能说他是自觉回归游牧,但至少是自愿的。

  索伦高娃和女儿恩和珠拉

  索伦高娃在剪羊毛的短暂间隙给孩子喂奶。富裕了的索伦高娃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她在城里买了房。草原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后,许多牧民都搬到了城里,但索伦高娃没离开草原,她对她的游牧事业仍保持了超乎寻常的乐观。

  那木吉勒道尔吉住着自家的蒙古包,赶着牲畜四季搬迁,虽然迁场的路上要路过很多别人的土地,但在乃林高勒还没人收过路费。浩毕斯嘎拉图那次迁场也挺幸运。他本来需要交一笔巨额过路费,可他面子大、有名气,当时并没花买路钱。浩毕斯嘎拉图选育的种公羊在种羊大赛中得了第一,成了牧民中远近闻名的人物。他是哈日高毕嘎查的嘎查长,为恢复游牧作了革命性尝试,说起来也巧,“浩毕斯嘎拉图”在蒙语里的意思就是革命。

  都仍扎那一家

  都仍扎那一家准备赴婚宴前拍下了这张全家福。自古至今,蒙古人一直都十分重视婚礼习俗。照片中他们手上挎着的包裹和地上分放的绸缎、点心等各样物件是为新郎新娘准备的礼品,送礼时不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人手一份,各送各的。

  浩毕斯嘎拉图做了一件“单打独斗”绝无法实现的事情——选育种畜。乌珠穆沁羊名声在外,但近亲繁殖会造成退化,单户人家繁育的种羊三四年就不能用了。浩毕斯嘎拉图把大家组织起来,形成种畜交流机制,使羊的品质得到了改善,牧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只肉羔的价格约三百元,而种羔为四五百元。浩毕斯嘎拉图希望以后他们嘎查只卖种羊,不卖肉羊,这样可减少放牧,减轻草场压力。

  敖云苏都

  每当草原上举办庆典时,孩子们总是欢天喜地,穿上新衣服,追逐戏耍胜似过年。祖母73岁寿庆时,敖云苏都穿着漂亮的衣服站在蒙古包里,身后透进一缕阳光。蒙古族牧民根据从天窗射进的阳光和套马杆的立影推知时间,夜间则通过观察“天狗”及“北斗七星”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除了牧民间的互助合作、临时性分工协作,浩毕斯嘎拉图还倡导成立了哈日高毕牧业协会,为牧民统一购买药品、草料,节约生产成本,还准备集约使用劳动力。其实,本世纪初很多牧业草场都组成了各种形式的牧合组织,这是牧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游牧文化传统的回归。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湖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