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暮天寒,宝鸡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潮。穆涛以“汉代的文化生态是怎样炼成的”为主题,为宝鸡市新闻工作者讲述汉代人是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讲座上,穆涛先生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频现,现采撷部分与读者共飨。
将六国精英迁到首都去
汉代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件大事,就是首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汉代,有一个词汇,叫“首善之地”,意思是首都作为代表,要比别的地方做得好。于是,汉代采取了一个措施——向首都移民,并在长安旁边建城,称为陵邑,汉朝的五陵邑(长陵邑、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平陵邑)成为引领汉代先进文化、生活风尚的地方。
汉代人为什么要向长安及附近移民呢?刘邦在泗水之阳称帝,行军途中,想在洛阳建都。娄敬建议刘邦将都城定在秦地关中一带,那里有秦岭、黄河天险作屏障,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刘邦采纳这一建议,拔营前往关中,在咸阳附近建长安城。
当时,长安周边很萧条,人口较少,“首善之地”如何建设呢?娄敬又向刘邦建议,向长安城大移民,强干弱枝,号召六国中的大户人家、有才学者、有技艺者移民去长安。有资料显示,从公元前198年第一次移民开始,此后150多年间,汉代共有 7次大移民,总迁人口约40万人,到了西汉末年,长安的移民后裔达100万人以上。这一移民政策,把六国中有文化、有影响、有财富的人,以及各方面有突出技能的人迁到了长安。
把这些移民放在什么地方,也是一种政治智慧。汉代在皇陵的旁边修城,建成了五陵邑,让移民居住生活在五陵邑,汉代五陵邑就相当于今天的“开发区”。这些移民都是六国的精英,他们聚居五陵邑之后,五陵邑就成为引领全国文化潮流、生活风尚的地方。当时最流行穿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东西,都要到五陵邑去看,五陵邑就是现在的上海和深圳。而且,许多诗歌都描写五陵邑,比如李白所写的:“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穆涛说:“汉代的移民计划非常了不起,它改善了首都地区的人口素质结构,引入了六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极大提升了‘首善之地’的生产力和文化生态,还可安内攘外。”
把秦朝烧的书籍补回来
“秦朝的焚书政策很糟糕,而且政令很死,你家有书而不上交,你就是死罪,这一政策,使文化遭到极大摧残。汉代人反其道而行,竭力整理、存录前朝被毁的典籍,在接通中国文脉方面颇有作为。”穆涛说。
秦代人给了汉代人两个警示:秦朝实行的是先军政治,考虑国家大事时把部队放在首位,用治军的思路治国、治民;秦朝摧毁文化,大量焚书,尤其是民间藏书被大肆毁坏,这一举动割断了国家文脉。
秦朝用简单的愚民政策控制民众的思想:只要人们不读书,没有知识,就什么都不会想了。古人曾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诗书”指的就是《诗经》和《尚书》,意思是一个人读过了《诗经》和《尚书》,气质就不一样了。而在秦朝时,首先被烧毁的书籍就是《诗经》和《尚书》,民众不得私自藏书,有藏书必须按时交出,官府要限时烧毁所收书籍,这使民间无数珍贵的书籍、资料毁于一旦。庆幸的是,秦朝的国家图书馆还有书籍,然而,项羽进入咸阳城后,一把火烧了三个多月,秦朝国家图书馆的各种善本、孤本被付之一炬。
从秦始皇到项羽的焚书行为,是对文化的截流,是对传统的伤害。汉代吸取教训,继承传统文化,进行了具体而扎实的书籍整理工作。各郡县召集老者、学问家,进行古籍背诵,谁能背出一本书,国家就给予奖励,不同的人背,就出现了不同的书籍版本,比如“六艺”之文就有103家。五经六艺等书籍,就是通过无数人背诵、记录,再经过反复修订、研究、梳理、备注,最终形成较为权威的版本。
我国典籍在被秦代人焚毁后,又被汉代人重新整理、收集起来,打通了中国文脉,这种对文化的保护和尊重,是很了不起的。
国家倡导大众阅读
汉代提倡大众阅读,国家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提倡大众读书?全民读的又是什么书?
汉代有这样的教育政策:“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七十以上,上所养也;十岁以下,上所长也;十一以上,上所强也。”意思是一个男子在二十岁时,国家就给他田地耕种,六十岁时国家再把田地收回来。七十岁以上,国家为他养老;十岁以下,国家要让他学习、成长;十一岁以上,国家要让他变强大。
具体让孩子读什么书呢?《汉书》载:“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意思是孩子八岁入小学,学会书写和计算的本领,懂得长幼礼数,做一个好孩子。十五岁的青年人入大学,要学习礼乐文化,了解政治以及君臣之礼。“学而优则仕”的主张盛行于汉代,这意味着学习好了就可以走仕途。在民间和官场上,读书的风气都很浓郁,这跟国家政策的引导有很大关系,国家考什么,大家就读什么,考题成为国民阅读的导向。如此,不论民众和官员,都格外注重阅读,大众阅读氛围由此形成。这种氛围的形成,不是那种简单的、表面上的文化传承,而是实打实的采取具体措施。
给普通人以希望之光
“汉代的察举制度,给普通人以希望之光,给穷人以出路,这是一个伟大的智慧。”谈到汉代考核人才制度时,穆涛如是说。
汉代实行察举制,也就是推荐制,郡国县官有责任在所管区域发现“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好青年,并将其推荐报告给郡太守,郡太守考察核准后,带上举荐人和青年,前往太常处报到。青年在太常处学习一年,一年后考试,能够精通一艺的人,被授予文学掌故的官职,更优秀一些的有可能做郎中,可以直接在国家机构工作,在太常处列为梯队干部,报告给皇帝。这一年的“学霸”,皇帝就会诏令全国,进行奖励。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考试,发现被举荐的青年不能精通一艺,或者是通过走后门或其他渠道进来的,这个青年就会被罢掉,并且追究推荐人的责任,郡太守要承担失察之责。
汉代察举制的贡献在于,它让穷人家、平民家的孩子,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可以当官,甚至位居要职,这就给普通人以希望之光。一个普通人什么也不出色,但他可以好好教育孩子,让孩子读书,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如果一个时代,普通人没有了希望之光,穷人没有了出路,没有了寄托,那个时代就完蛋了。
汉代的察举制度还解决了一个国家用人的问题,是对干部体制的改革。在汉以前,官职是世袭的,人们认为命运是天注定的;汉代的有为青年通过读书、考核,就可以进入国家管理阶层,为国家管理机构注入新鲜血液,这对国家官员的健康生态是有益的。
设五经博士研读五经
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五经博士是什么官职呢?什么样的人可以做五经博士?做哪些事情?
五经博士选择通晓“五经”的人,掌管图书,以备顾问。“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博士随时供皇帝、朝廷问询,相当于官方学问机构设置的院士。发展到后来,通一经者,就可授予五经博士,终身免税赋。到汉元帝刘奭时有 3000名五经博士,当时长安城人口80万左右,可见五经博士之众。汉代通过五经博士继续接通中国文脉,继承传统文化。
《诗经》被排在五经之首,一本诗集为什么会被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先看这本诗集是怎样选出来的。周武王时代,开始实行采诗制度,那时的采诗实际上是一项民意调查,天子在身边看不到民众真实的生活情况,就开通了一条文路,让各个诸侯国设置采诗官,采诗官去各地采诗,要采什么样的诗呢?采怨刺诗,就是搜集有埋怨色彩、讽刺意味的诗歌,这些诗歌里包含着民众的真情实感。相反,无事唱赞歌的诗句,是坚决不可以采录的。
各地献诗给诸侯王,诸侯王献诗给天子。后来,这些诗歌经圣人筛选、编辑,从中选出三百余首,组成《诗经》。当时,这些诗歌不是作为文学作品,而是作为历史资料,不是作为描绘风景的画卷,而是作为了解民情民意的资料。阅读《诗经》,一个地方的风貌、民众的情怀便可窥见。
此外,《尚书》记录了很多国家领导者的言和行,体现了中国人的政治智慧;《周易》是讲古代科学认识的书,是古人的世界观;《礼记》是制度规范、礼数原则。五经博士对历史知识重视,从中搜寻经验和教训,指导当下,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汉代开创了行业的规矩
穆涛说:“汉代人以礼入教,以规矩入教,汉代做的好事之一,就是开创了行业规矩。”各行业都有规矩,都有各自的祖师爷,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是有要求的。汉代为什么重视行业规矩,因为行业规矩是一件大事,行业规矩是国家规矩的表率。我们现在的社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对规矩不那么重视了,尤其是一些大行业的规矩缺失,大行业不做规矩的表率,这比一个人丢失规矩更可怕。《礼记》对国家、个人、行业都有所规范,汉代人对《礼记》的领悟,对规矩的尊重,值得今人学习。
座谈会上,穆涛讲述了汉代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做出的具体事情,也分析了汉代存在的文化缺失,比如酷吏多、有“脏唐臭汉”之说等。同时,穆涛认为,尽管汉代的文化、文风有一些问题,但汉代倡导读书,尊重文化人、官吏的考核制度,以及编撰典籍的历史判断眼光等,都值得今人研究、借鉴,有助于培养人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