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揭秘:那些大小屏上的喜剧和喜剧元素

作者:半夏 · 2016-03-26 来源:北京日报

  不难发现,不论是大银幕制作还是小荧屏的剧集和娱乐节目,打着喜剧旗号或者嵌入喜剧核心元素,已经形成一个呈席卷之势的潮流。喜剧正在成为一个最大公约数,大多数的影视和娱乐节目,大多数的一二线艺人,都身不由己地奋身介入其中。作为戏剧体裁,喜剧悲剧乃至正剧,原本无分高下,而且喜剧和悲剧同样渊源于古希腊,被称为悲喜剧的正剧反而屈居后起的第三。

  虽然有优孟衣冠的俳优传统以及参军戏的例证,但如果仅仅将目光聚焦于当下人生活的历史半径,戏剧形式的喜剧或者喜剧元素其实是相当匮缺的。距今不算遥远的1980年代,本土的喜剧作品尚嫌贫乏,而域外的舶来品,遑论遥远的阿里斯托芬,莎士比亚莫里哀博马舍哥尔多尼果戈理的作品以及著名的塞万提斯,在这边也更多仅停留在纸面,倒有一些电影版的舞台剧,只是数量可怜,其诠释的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即便如此,它还是作为专业观摩的稀缺资源,寻常人无从问津。而正宗的剧场喜剧,不但少见,而且太过小众,一般普罗大众根本触不可及。真正能够带来集束级别视觉冲击的,只有国门开放后再获追捧的卓别林,这位无可替代的大师用他的一批银幕作品,让本土的各阶层受众真切体味到了喜剧的重磅力道。

 

  老版《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尽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确有口碑不错的作品,但大陆地区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喜剧形势,还是在1980年代之后。当年香港喜剧的登陆,反衬出这边此一体裁的贫乏和弱化,而冯小刚作品的连续出现,基本形成了可以与之分庭抗礼的态势,因而以贺岁片为龙头的冯氏喜剧,为小刚导演在大银幕上,建立了主流话语不得不承认、大众口碑嗷嗷期待的核心存在价值和深度影响。电视剧集方面则以《编辑部的故事》为前奏,而真正成熟的喜剧制作,也必须承认英达导演的《我爱我家》的同样价值和影响,尽管在形式上英氏颇有移植的前科,但其作品的呈示却弥漫着相当浓郁的本土气息,这是他和冯氏同样聪明的地方。而喜剧作为娱乐节目的元素,曾经凝集举国眼球的春晚,是当之无愧的滥觞平台,从戏剧表演教学中脱胎出来的“小品”,风靡不止一时。当年的陈佩斯朱时茂,以及郭达赵丽蓉,尤其是持续震荡积年的赵本山,都是一时翘楚,遭到大江南北了无遮拦的追捧。

  诚然,喜剧成为影视和娱乐节目的主流和核心元素,是相对后起的当前事情,如果联系到之前的贫乏和弱化,此番席卷无疑是一个进步。另外的进步则在于,一如网络视频节目对主流电视媒体构成的震撼冲击,此番席卷推动下的地方频道娱乐节目制作,也为各路喜剧尤其是民间草根喜剧人才的冒出,提供了机会——尽管在资源上还存在若干遗憾。

  达尔文说,生物界的某些进化同时也是退化。这话似乎也在席卷云云里得到印证。也许本土并不属于喜剧生长的肥沃土壤,或者是不完全市场所致,在冯氏和英氏喜剧纷纷渐渐风光不再之后,作为主流和核心元素席卷而来的喜剧,更多走低端搞笑的俚俗套路,流露的是难以成器的粗鄙姿态。或者一言以蔽之,涌现于我们目前的,其实主要是闹剧。尽管闹剧无疑属于喜剧的一个类型,但却终究不是喜剧的真身。而在学术的戏剧讨论中,它正在粗俗喜剧之列,逗乐和戏谑以及插科打诨果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缺少深刻的旨趣和意蕴则是它挣不脱的定评。总之它被学院派归结为以插科打诨取胜,充满粗俗戏谑,人物漫画化,忽视情节合理性,只追求外在的喜剧效果。巧合的是,这样的归结,简直就是此番席卷的淋漓写真,现实与理论的呼应在此得到了最具象的实证。

  这样的局面自然与影视娱乐业的整体水准相合拍,也是用力过猛浮躁通病的实时体现。当然,闹剧的市民属性的确颇能引发普通观众的兴趣,这似乎足以印证这番席卷之所以能够席卷,果然其来有自。

  也许天赋里缺乏悲剧的震撼和质重,喜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所局限。而当喜剧仅仅以闹剧的形式偏门呈现时,这种局限更其显豁。从理论上说,喜剧或许有高大的文艺乃至社会功能。不过,即以当下而言,喜剧或者喜剧元素之于普罗大众,最直截最实惠的功能,还是没心没肺地一笑N笑之后,纠缠身边的烦恼苦痛,便可以抛却脑后,即便是一时的消解和抚慰。它是聊且放松身体知觉的去痛片,它是遮盖生活杂陈滋味的增甜剂,它能一如口舌嗜好麻辣一般获得一种瞬间的失觉感,如果用流行语汇来描摹它,最恰切的该是爽。这或许便是此番席卷足以构成席卷态势的所谓接地气的原因所在吧。

  说来有趣,与上述席卷相对,宏大叙事的作品一般是不大会有喜剧甚至喜剧元素出现的,这或许可以解释大众对喜剧甚至闹剧更习惯接受的个因,尽管就本土影视整体而言,宏大叙事的作品反而是更具水准的,因为它无须迎合诸如票房收视率之类的所谓市场。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