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男性“霸屏” 是因为好莱坞害怕女人吗

作者:张慧 · 2016-04-29 来源:青年参考

  女性曾经是艺术家的缪斯和远古时代的最高神灵,但到了现代,在许多电影里,女性角色逐渐单一甚至缺位。在动画电影中,女性更是只有成为“被拯救的弱者、邪恶的反派和路人甲”3种选择。

  雄性称霸《奇幻森林》

 

  《奇幻森林》被指“从头到尾散发雄性荷尔蒙”,女性角色分量太微弱。

  4月15日,迪士尼年度巨献《奇幻森林》全球同步上映,立刻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很快就有人指出,这是一部从头到尾散发着雄性荷尔蒙的动画片,女性角色分量太微弱了。不过,该片导演法夫罗在洛杉矶的电影首映式上表示,这个“歧视女性”的黑锅他不背。

  《奇幻森林》改编自英国文学家吉普林的著名小说,讲述了被狼养大的男孩“莫格利”在丛林中的冒险故事。1967年,迪士尼本人将其改编为动画片《森林之子》,当时全部角色都是男性,甚至连原著中分量颇重的狼母都没有出境。

  法夫罗说,他已在《奇幻森林》中刻意改变了这种“纯男性”格局——书中的雄性巨蛇“卡恩”被改成了雌性,邀请声线“温暖、美妙、让人兴奋、充满戏剧性”的斯嘉丽·约翰逊献声,此外还增加了狼母的戏份。“这样有助于保持平衡,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法夫罗说,“时代不同了,再像1967年的电影中那样采用全男性阵容,会显得很奇怪。”

  《悉尼先驱早报》称,法夫罗表示,现在的好莱坞环境对女演员来说已十分理想,至少当女性缺失时,电影人会觉得“奇怪”。但事实上,数据显示好莱坞男女演员之间仍存在收入的鸿沟,就连在屏幕上出现的时间和台词量都是男性远超女性,动画片也不例外。

  女性被好莱坞“静音”

  2015年,女星帕特里夏·阿奎特在为她颁发最佳女配角奖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于获奖致辞中直率地提到了业内两性薪酬不平等。同年10月,詹妮弗·劳伦斯以专栏文章探讨了同一个问题。梅里尔·斯特里普自掏腰包资助“40岁以上女编剧”群体。瑞茜·威瑟斯彭则在2014年成立专门的制作公司,支持女性电影人。

  这一切都是为了夺回被好莱坞设定为“静音模式”的女性的声音。

  其实,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开始了。美国《石英》杂志称,女性角色在编剧眼中是“二等公民”,很少成为主角,台词量也比男性少。数字出版机构Polygraph研究了数千部美国电影,发现由女性角色推动主线的影片相当少。

  Polygraph称,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0年,美国最卖座的电影中,男主角平均有台词1505句,女主角只有173句。15%的影片中,男性角色占去了总对白的90%。相比之下,只有0.4%的影片让女性的台词占绝对多数。动作片中两性存在感差异最大,文艺片较为平衡。此外,统计发现,男演员年龄越大,获得台词的机会越多,而女性在22~31岁是巅峰。

  不仅多数电影(78%)的绝对主角是男性,而且大部分电影(82%)最重要的3个角色中,男性占两个以上。

  在迪士尼,这种情况尤其严重。Polygraph分析了30部迪士尼动画片,发现22部始终由男性开口说话。比如1967年的《奇幻森林》,98%的台词属于男性或雄性。奇怪的是,女性唱主角的《冰雪奇缘》中,男性角色的台词量也高达57%。《头脑特工队》是迪士尼动画中女性说话最多的,台词量为64%。

  动画电影中的“巫婆效应”

 

  女性不仅在动画电影中存在感稀薄,还经常被设定为反派。很多由童话改编的影片中,老女人成了邪恶的化身,不是歹毒的继母,就是吃人的巫婆。

  很多时候,童话的原始设定便是如此,比如经典的《白雪公主》《灰姑娘》《长发公主》和《睡美人》。专门研究格林童话的鲁斯(Ruth Bottigheimer)认为,格林兄弟将这些民间传说编撰成童话的过程中,根据德国当时的价值观削弱了女性角色,妖魔化掌握权力的女性,用男人视角解读她们的不知足,并通过删除女主角的台词来彰显其柔弱无助。

  此外,格林童话多数来自16、17世纪在德国农民中流传的故事。在那个时代,佃农生活艰苦,孩子失去双亲之一是寻常事,穷苦人为了生活通常会重组家庭,因此故事中的“邪恶继母”可能是对当时生活的夸张反映。

  美国童话作家夏洛特·巴布(Charlotte Babb)认为,老妇因为强大而被视为邪恶——对掌管话语权的男性来说,老妇人没有生儿育女的价值,甚至是一种威胁,因为她们丰富的生活智慧让自己不会轻易受男性愚弄。在西方古代文化中,妇女通常被视为愚蠢、小气、善妒和不值得信任的,只在年轻漂亮时才有价值。

  而在童话中,老女人即使强大,也没有权力,她们作恶的理由简单甚至卑微。比如《白雪公主》中的皇后希望永葆美貌;《长发公主》中的巫婆希望锁住养女,好有人爱自己;《睡美人》中的巫婆让公主沉睡是为了报复国王对她的不敬;《灰姑娘》中的母亲虐待继女,是为了让亲生女儿有更好的前程;而《汉塞尔与格雷特》中,巫婆要把两个孩子吃掉,是因为她挣扎在温饱线上,不想挨饿。

  女性权威令人害怕?

  在哈佛大学展开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研究的塔塔尔(Maria Tatar)曾撰文指出,老女人通常是童话中强大、会使用魔法的人,恶毒的老女人格外令人害怕,因为从古至今,人们童年最有权威、最强大的人通常是母亲。“孩子们会将母亲代入这种邪恶的形象,因为在孩子眼中,母亲总是规矩多多,束缚孩子的举动,会因为孩子不乖而愤怒。但同时,母亲也有哺育者的慈爱面孔,会无私地保护孩子。”

  很多童话和民间传说中的女巫被用来吓唬孩子,让他们多吃蔬菜或者分享玩具。小孩通常更害怕惹母亲生气,塔塔尔认为,邪恶的角色被设定为女性,正是出于这样的实用主义原因。

  科特迪瓦作家维罗尼克(Veronique Tadjo)则认为,童话塑造邪恶的老女人是因为人们恐惧掌权的女性。非洲民间传说中,会摧毁别人灵魂的女巫“通常是被边缘化的孤独女性,对任何事都看不顺眼。她通过吃人的灵魂来控制别人,让他人死亡。”

  不过维罗尼克承认,非洲传说中也有很多慈祥的老妪,她们用人生智慧启发陷入困境的主人公。俄罗斯童话中长着鹰钩鼻子和尖利长牙的女巫“Baba Yaga”几个世纪以来让东欧的孩子们不敢睡觉,但她只吃不听话的小孩,如果谁善良勤劳,完成了她交代的任务,就会得到丰厚的财物并平安回家。

  日本传说中的“山姥”也是形象模糊的老女人。这种山精把人们诱惑到她的小屋里吃掉,但也会帮助迷路的旅人。专门研究山姥传说的美国学者莱德(Noriko Reider)告诉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她能给人们带来财富和快乐,对于那些行为不端的人,她带去的就是毁灭和死亡。”

  日本遭遇大饥荒时,为了节约口粮,一些老人被儿子背到山上遗弃。莱德称,有人认为山姥就是这些饿死的老人幻化而来的。

  在童话和民间传说中,亦正亦邪、拥有权力的老女人经常成为公正的裁判,惩恶扬善。而在好莱坞动画中,没有存在感或者纯粹作恶的女性则是艺术的夸张和演绎。如此说来,恐惧女性权威的也许并非民间说书人,而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好莱坞电影世界。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清朝极品败家子之载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