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百余年未修缮 2020年再见养心殿有啥不同

作者:杨雪梅 · 2016-05-10 来源:人民日报

 

  斑驳的养心门。故宫博物院供图

  这些日子,去故宫参观的游客会发现,昔日热闹非凡的养心殿闭门谢客了,而再次对公众开放至少要到2020年。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的养心殿正在迎接一场大修。值得期待的是,大修之后,游客将不用再“隔窗观赏”,养心殿可参观面积将超过60%。

  一场迫在眉睫的大修

  养心殿坐落于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是清朝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是清代帝王使用时间最长的勤政燕寝之所,也是中国官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在故宫古建筑群中举足轻重。

  这里也是游客参观的集中区域。每年,约有500万名观众来到这里,但可供观众参观的面积仅有1000平方米,最大瞬时承载量为541人。在参观旺季的10:30至15:30的时段,养心殿中滞留人数常超过800人,不仅安全难以保证,参观体验也十分差。

  亟待修复的还有养心殿本身。

  从乾清宫往西进入养心门,放眼望去,养心殿本该色泽艳丽的彩绘早已斑驳陆离,门楣上的“养心殿”牌匾也落满了尘埃。养心殿正中是皇帝的办公桌,两侧的文件柜用蓝色的布帘防尘,看起来陈旧不堪,屏风的两侧是黄色的门帘,显然也是久未清理。东暖阁“垂帘听政”用的帘子已呈现灰褐色。

  在场的管理人员说,这个区域内的瓦顶天沟普遍存在开裂情况,墙体空鼓、风化情况明显,部分建筑墙体有纵向裂缝,尤其是油饰保存差,油皮普遍粉化失光、个别油饰地仗龟裂、油皮剥落、地仗剥落见木骨,室内顶棚裱糊大面积撕裂下垂、脱落,暴露出白樘篦子等。

  中国的土木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本来就需要“岁修”以确保其安全无虞。但巨大的古建筑数量、精湛而复杂的工艺让故宫古建修缮任务格外繁重,而专业维修队伍的缺乏、资金使用制度等原因,更使故宫建筑的日常维修成为奢望。据了解,百余年来养心殿区域内的建筑未进行过系统的修缮,只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过一次日常维护,更换了一些碎瓦和抱厦的雨水管,挖补了地面。

  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尝试

  故宫书画修复组的喻理连着几天都要去养心殿的东暖阁查看墙壁上贴落的“伤况”。以前他们修复的都是一幅幅单个的书画,这次他们可以从整体上评估一个建筑内部所有的书画损坏情况,研究为什么同一时期的书画受损情况不同,从而进行对比研究。他即将参与的一个研究课题是《养心殿内檐书画类文物致病因素及综合防治研究》。

  与以往的修复不同,养心殿的这次大修被命名为“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

  “此次大修首先是恢复并延续养心殿区域的健康状态,改善文物保存环境与观众参观质量。更为主要的是要探索研究性保护修复的方法与策略,尝试建立工匠招募、考核与培训机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这次,故宫想通过养心殿的修复建立起故宫博物院自己的古建筑保护修缮队伍,并且尝试建立起故宫建筑材料的固定渠道。

  “从文献上看,明清两代在修缮工程中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有设计的、采木的、采石的、监工的、验收的,除了样式雷,还有烧瓦件的‘琉璃赵’家,管理下水道的‘沟董家’,都是百年来子孙相传的世职。以前故宫的金砖来自苏州,城砖来自临清。木料来自西南诸省,吴三桂控制西南时才转向北方采取松柏木。比如屋顶的瓦件,由于古建的大屋顶,坡度长,需要用不同的瓦件以加固它,比如托泥瓦、遮朽瓦、鱼壳瓦、油瓶嘴瓦,不同的瓦起着不同的衔接固定作用。但现在这些瓦的制作早已失传。”单霁翔说。

  从某种程度上讲,养心殿的此次修缮承担着培养文献研究、保护修复、检测分析、价值评估的专业梯队的任务,也承担着挽救濒临消亡的古建筑营造工艺、装修工艺的任务,尤其是故宫古建筑传统的“八大作”,即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的匠师培养。

  大修前的数据采集工作显得格外重要,研究人员需要通过照相、测绘、摄像的方法将宫殿的状况进行纪录,以确保再次开放时文物能够各就各位。养心殿内现存各类室内外陈设1890件,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书画、古籍等,均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数据采集完成之后,才能对文物的“伤况”进行评估,将需要修复的进行登记,移交给不同的文物修复组。故宫文保科技部主任史宁昌说:“估计将有非常多的文物需要进行必要的修复,才能延年益寿”。

  据介绍,目前养心殿大殿的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完成,其它各室的数据采集也接近尾声。闭门修缮期间,养心殿殿内的相关文物,包括雍正御笔的“中正仁和”匾在内的木器、铜器和玉器等将移到首都博物馆展出。

  一些社会力量的参与

  过去,中国的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全部都由国家出资,但政府无法包办所有事务,在资金的使用和完成方面也有许多的硬性规定。近年来,故宫古建筑修缮工程市场化。因为按照规定不能参加自己单位的招投标,故宫原有的古建筑修缮队伍在2010年被迫解散。

  市场化之后,带来的问题并不少。一方面,经过招投标进入故宫的修缮队伍,对于宫廷的古建修复并不熟悉。同时,一项古建筑修缮项目经过审批落实资金后,达不到所规定的“执行率”,修缮资金将面临被收回的情况,为此只能把工程进度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故宫博物院现有古建筑修缮专家绝大多数已经接近退休年龄,按照现行有关人事制度规定,多数不能返聘。故宫博物院用传统的“师承制”培养的营造技艺人才,受户籍制度等政策限制,难以获得事业单位编制,造成人才流失。

  这次的“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尝试依靠社会的力量,解决这些问题。

  之所以将养心殿修缮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是因为这样既可以脱离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将科学研究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也可以使工程进度服从古建的规律与周期。同时,研究项目可以不使用招投标程序来选择文物修缮企业,而是根据研究项目的特点建立相对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此外,文物修复专家的退休返聘制度制定也可以更加合理,按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退休标准,保障他们享有与付出相适应的待遇。对于经过系统培养的保护传承人员,可以不受户籍制度限制,作为专业亟须人才加以安排使用。

  目前,项目所需的2.2亿元资金已接近落实。去年年底,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席陈启宗先生明确向故宫养心殿无偿捐助1亿元古建筑修缮经费。不久前,画家崔如琢先生在无偿捐赠故宫博物院书画作品的基础上,又向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1亿元,其中4000万元专项用于故宫养心殿的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

  实际上,这些年,故宫博物院在科学合理利用社会力量方面探索颇多:成立了下设15个研究所的故宫研究院以加强故宫学术研究;成立故宫学院以加强社会教育和人才培养,仅2015年开展的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就达25355次。但这些机构均是“非建制机构”,没有固定经费,依靠的都是社会各界的支持。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清朝极品败家子之载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