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孟子谈职业精神:人际交往也是工作姿态

作者:佚名 · 2016-05-31 来源:广州日报

   

  孟子(资料图片)

  孟子谈职业精神——

  战国是个竞争的时代,各大诸侯国提供了许多具有竞争色彩的岗位,只要做得出色,匹夫也可以当将军卿相,诸如苏秦、张仪,再如吴起、孙膑。岗位主要是为这些能开疆拓土、纵横诸国的人士准备的,而孟子这类讲究仁义的学者型人物,在各国间不是很受待见,职场有较大的局限性。那么,这类看上去不那么着急用的人才,是怎样看待职场的呢?

  孟子认为,出来找工作,主要是为了事业,施展儒家的策划。然而,在纷争的形势中,纯粹的儒家人物找工作不容易,抱负难以施展是长久的大问题,温饱难以满足则是眼下的大问题。为了吃饱穿暖,委屈一下理想,孟子也是容许的,他老人家说:“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出来找工作,不是因为贫困而找个饭碗,但有时候迫于贫困,为了应付生活,也是可以的。更何况遇到父母需要赡养的情况,即所谓“家贫亲老”,如果不出来谋份职业奉养双亲,那就有违孝道了。这样做既讲究原则性,也讲究灵活性,圣人的通达就表现在这里。

  在这种情况下,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呢?孟子认为,既然工作和抱负不能交集,那么找一份能糊口养家的工作就行了,如果贪于富贵,本来就不是自己所好,偏偏要浪费国家和公司的钱财,去找薪水高的职业,那就不厚道了。

  至于通过怎样的介绍人找到工作,孟子也有讲究。有人问孟子:“听说您的祖师爷孔子去卫国找工作,是通过一个治疗卫灵公疽疾的郎中,而去齐国找工作,是通过一个太监,有这么回事吗?”孟子当即予以辟谣:“这纯粹是好事的人捏造的谣言,孔大圣人怎么会干这种事呢?当年卫灵公的宠臣弥子,其夫人是子路夫人的姐妹,弥子说,如果孔子依靠我的关系,我一定在老板面前美言几句。子路告知孔子,孔子没答应,嫌弥子这人不够格。孔子当年在卫国,其实依靠的是卫国大夫颜雠由。”

  孔子当年被人讥讽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在投奔各国诸侯的过程中,有没有像孟子所言,连工作介绍人都不苟且?这恐怕不太真实,但孟子坚持的标准却是真实的。

  孟子为什么要在工作介绍人上较真呢?战国时,不少有作为的人物都是以小人物为中介,从而进入高层施展抱负的,这个方面玩节操似乎没什么实质性意义,但对于孟子而言则有意义。因为孟子当时所主张的,和兵家、法家、纵横家等派有很大差别,孟子讲究走正道,不要枉己求人,所谓贫贱不能移的观点和操守,移到找工作上,也是如此。本身主张不要迁就小人,但是如果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失去节操,迁就巴结小人,那么等于给他人做了与自己操守相矛盾的示范,以后在岗位上推行自己的主张,就缺乏说服力了。

  孟子这种既主张理想又不离现实的理念,我们该如何看待呢?恐怕不能一概以迂腐视之。其实这涉及到一个现代人不能回避的问题:在所从事的行业中,不仅工作上要有一个专业姿态,在人际交往中也要有一个专业姿态。你从事某项特殊的工作,坚持一种理想,在人际交往上就应该有限制。这种限制,是对职业操守的保护,是人事底线。

  因此,尽管孔子和孟子在具体事业上没有巨大的成绩,但他们的学说后来却能推行天下两千多年,这和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坚持操守是分不开的。总之一句话,和人交往也是你的职业和专业姿态,要慎重。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清朝极品败家子之载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