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原创】老北京人怎样过“端午节”

作者:文渊 · 2016-06-01 来源:凯风北京

  端午的由来 

  要说咱北京人过去是怎样过端午节的,首先要说说这端午节的由来。

  朋友们都知道,旧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节之一。老北京人在习惯上俗称为“五月节”。

   

  据说,在唐代以前就有“端午节”、“重五节”的称呼了。

  在过去的老北京人把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因“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

  听老人们讲(经专家论证过的哟),唐代以前有“端午节”、“重五节”之称,因唐太宗生日为八月初五日,为避“五”字之讳,故改“端午”、“重五”为“端午”、“重午”。

  据《康熙大兴县志》载:是日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已嫁之女亦各归宁,故又称“女儿节”。

  端午节还称为“天中节”。明·田汝诚《西湖游览之余》卷二十:“端午为天中节,人家包黍秫以为粽,束以无色彩丝”。

  道教每岁有“五腊”(即“天腊”、“地腊”、“道德腊”、“民岁腊”、“王侯腊”)。五月初五日为“地腊”。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起源于江南。其活动内容相当庞杂,是一个综合性的民间节日。

  其由来有纪念楚大夫屈原之说;有古代吴越之民举行图腾祭之说;有“恶月”、“恶日”驱邪避灾之说;还有始自夏、商、周时的夏至节之说。诸说法中,民间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是纪念屈原。

  宋代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为“忠烈公”,正式把五月初五日端午节赋予纪念屈原的意义。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曾经把五月初五日定为“诗人节”。

  熙游避灾 

  端午节时,在南方讲究“龙舟竞渡”;而明清两代的老北京则讲究“熙游避灾”。初五日上午,群入天坛,谓之“避毒”。天坛是祈年的圣地,又是名胜,仰仗天神之力以避毒瘴,又可以游乐,诚是一举两得。过午,有的到金鱼池,有的到高粱桥、满井、草桥、积水潭“饮醵熙游”。其中以金鱼池为最。

  金鱼池早在辽代称为“鱼藻池”:“池上有殿,榜以‘瑶池’”。因年久失修而塌毁,到了明代连遗址也找不到了。后来人们在这里挖塘植柳,饲养金鱼为生。每到夏天柳绿披拂,碎影筛金,不失为一个优美的风景区。每逢端午,以这里为中心,南至天坛北墙,地势空阔,人们进行赛马活动,形成盛会。于是许多生意人在此搭棚列肆,售卖应节食食品和玩物。到了晚清,金鱼池淤浅堵塞,已成“秽流”。但每逢端午,人们仍聚集在此,“狂歌轰饮”,以此娱乐。

  东便门外的二闸,租船业自五月初一开始营业,虽无竞渡之举,但三五知己,聚于船上小酌,更有八旗子弟在船上弹着三弦,摇着八角鼓,唱起单弦岔曲。

  时令鲜品 

  端午节的时令鲜品是樱桃、桑椹(有分白桑椹、黑桑椹)。有的商贩出摊叫卖,有的挑着挑子沿街吆喝:“赛过李子来,大樱桃”。多以杨树叶做衬托,摆在小瓷碟里。有时因为闰四月的关系,到五月节时樱桃已然下市了,商贩们纷纷以“山豆子”来代替樱桃,咸利十倍。

   

    资料照片 

  应节食品是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政治家、诗人屈原。屈原一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遭人谗毁,谪居江南,忧愁幽思,沉江而死。后人祭祀他,把蒸熟的糯米洒在江水里,但都被鱼虾吃掉了。后改用苇叶把糯米包上蒸熟再投到江水里,这样鱼虾吃不到嘴,屈大夫的英灵就可以从容享用了。由这传下来,就有了吃粽子的风习。这又是华夏食品文化里一则充满浪漫色彩的美丽传说。

  老北京的粽子一般是小枣粽子,蘸白糖吃。糕点铺买的粽子多是比较讲究的,有澄沙、枣泥、奶油,甚至是腊肉、火腿的。后者多卖给南方人。同时,糕点铺卖“五毒饼”,这是一种用模子刻出来的有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图案的桃酥式的圆形糕点。此外,还有玫瑰饼和藤萝饼。

  上述这些时鲜和应节糕点多是上贡和互相送礼用的。

  凡是家有佛堂或共有佛龛、神像者;凡有祠堂或供有宗亲牌位或影像者,从五月初一上午起,焚香秉烛,设三堂供,粽子三至五碗;五毒节饼三至五碗;樱桃、黑桑椹、白桑椹各一碟。

  从四月底至五月初五使人们互相送礼的期间,除了粽子、五毒节饼、玫瑰饼为主的糕点外,还有纸盒、铁桶包装的茶叶、中外名酒或商行发行的礼券。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楚大夫屈原

  天师符和钟馗像 

  北京人俗称“善正月,恶五月”。因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瘟疫,人们以为“邪祟”,故用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宅,以禳不祥。清人柴桑《燕京杂记》云“(端午)前数日,肆间用黄纸盖朱印,或绘天师、钟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购而粘门上,以逐祟恶”。

  天师即道教正一派之始祖张陵(张道陵),据说善于捉妖降鬼。天师符,即道教的符箓。旧时,道教宫观在端午前有为民间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赠送或售卖者。

  钟馗据说是唐朝人,曾应武举未中,死后托梦于唐明皇,决心灭除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图其形,贴于门壁。后人逢端午节多挂此像,以避鬼邪,沿袭成俗。北京人有的于端午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以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儿”。

  但一般人不解其意,因此附会之说屡见不鲜。把天师、钟馗通称为“判儿”(判官),谓“判儿”手举宝剑,上边飞着蝙蝠,为“恨福来迟”。

  有的人家还用红纸剪了葫芦或蝎、蛇、蜈蚣、蟾蜍等五毒图案,以白纸为衬,从五月初一日起,与天师符、钟馗像一起贴在门楣上,谓能巫妖辟邪。

 

  端午粽子有南北之分,老北京的多为小枣、澄沙,而南方多为腊肉、火腿等

  菖蒲、艾草 

  节前市面上,即有穷苦生意人,从郊区河滩上采来菖蒲、艾草,扎成小捆,卖给居民们。

  从五月初一日起,各家便将菖蒲、艾草插在街门的两旁。谓之“蒲剑”、“艾虎”,以避邪驱瘟。

  菖蒲具有消除邪气的作用。清人顾铁卿《清嘉录》卷五说:“截蒲为剑,割莲做鞭,副以挑梗蒜头,悬于床前,皆以却鬼”。明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谓菖蒲为“水剑”,可以辟邪。把菖蒲挂在门楣上,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鬼就不敢登门骚扰了。

  艾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在古代中国针灸学里,就以艾草的老叶制成艾绒,用以灸疾除病。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里说:“五月初五……艾草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节后有的人家将菖蒲、艾草收藏起来,以作药用或留做新生儿“洗三”时,洗、灸之用。

  由于菖蒲避邪,所以京城端午时,人们不论贵贱贫富必买蒲鞋,穿之过节。

  “扔灾”、防病 

  端午节的活动,有象征性的“扔灾”,也有实际性的防病。

  节前,巧妇秀女以五彩灵罗制成小虎、葫芦、樱桃、桑椹、瓜豆、葱、蒜,用彩线穿起来,于五月初一,系于小儿的钗头或背戴在身上、胸前;小姑娘们还用硬纸条叠成菱形“粽子”,缠上五彩丝线,戴在身上。以上这些统称为“葫芦”、“续命缕”。到了五月初五午时之后就要摘下来,连同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葫芦揭下来,一并扔到门外,谓之“扔灾”。

  端午节老北京的戏迷最爱看《白蛇传》和《盗仙草》,戏中有“端阳惊变”的情节,正和节令,就成了端阳节的应时当令的应节戏了。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饮雄黄酒,在小孩头上用雄黄画“王”字,有的还用雄黄涂在小儿的耳鼻之孔,说是在夏日能避诸虫。还有人用古墨装到蛤蟆腹内,于端午午时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谓其墨可治病。所以老北京还有“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的谚语。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http://www.kaiwind.com/bqsm/201507/08/t20150708_2616653.shtml 

分享到:
责任编辑:齐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