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女童星成长史:除了“作” 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作者:佚名 · 2017-02-20 来源:凤凰文化

  说起林妙可,想必大家首先想起的是她在北京奥运会上演唱(假唱)的样子。

  那一年是2008年, 那时的林妙可9岁。

  林妙可北京奥运会上的表演

  9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是2017年,林妙可已经18岁了。近日,她被传出未能通过国内某电影学院的首轮复试。这一消息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旋即成为了网络热搜的头条。

 

  林妙可参加国内某校表演专业面试

  有评论指出,从2008年到2017年,9年的时间过去了,林妙可生生得将一手好牌给打得稀烂。

  面对艺考的残酷竞争,林妙可无论是歌唱、舞蹈、颜值、还是演技,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所有的训练都是蜻蜓点水一般,专业水平不过硬。除此以外,林妙可忸怩作态的样子可能更是惹得大众对她一片反感。 这些年来,林妙可面对镜头的时候,总是一副过时的儿童表演晚会的样子,摇头换脑,捏着嗓子说话,非常的刻意和做作,并且这么多年一直如此。

  童星的光环会让人迅速被大众铭记,也容易让人产生自我麻痹的催眠效果。事实上,年少成名这件事并不是林妙可一个人才享有的。国内外有很多女童也是在很早的时候就成名了,但她们却没有沉湎在过去的那个童星光环里终日不思进取,而是用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走出了新的人生境地。

  秀兰·邓波儿

 

  秀兰·邓波儿

  秀兰·邓波儿的大名已无需赘述,她是一个时代的奇迹,是上帝在大萧条时期给美国人民一道绝妙的抚慰式的甜点,纯净无杂质,毫无人工长时间的培养与雕琢。她6岁出演歌舞片《起立欢呼》大获成功,7岁获奥斯卡奖,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女演员第18名。

  作为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在小时候拍摄了许多部叫好叫座的影片,她的精灵可爱被全世界影迷所喜欢。

 

  秀兰·邓波儿剧照

  虽然小时候邓波儿的表演之路十分顺畅,然而成年后的她却难以适应大银幕而在22岁就宣布息影。

  六十年代,秀兰·邓波儿以共和党发言人的政治形象复出,进入了政界,并且成为活跃的政治家。她曾担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1974年担任美国驻加纳大使,任期两年。她回忆说这段时间是她生活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两年后任福特总统的礼宾司司长,成为第一个担任这一职务的美国妇女。1989年,乔治·布什总统任命她为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

 

  秀兰·邓波儿参政

  艾玛·沃特森

  提起艾玛沃特森,你会想到什么?是那个一头鬈发,长着雀斑,拥有天才头脑的小女巫赫敏,还是以全A成绩踏入布朗大学的英伦学霸,抑或是那个骄傲地对世界宣称每一个女孩都可以是公主的自信女神?她们都是艾玛,她们也都不是艾玛。

 

  艾玛以赫敏的形象被世人熟知,却从不沉湎和过度消费这个形象

  艾玛沃特森,从来都不是一个标签化的形象,她的每一个行为都在展示着自己的独一无二。她可以在同时接演三部电影的同时保持全A的成绩;也可以为了打破人们对她的固有印象而剪去一头长发。她可以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新角色,也可以宣布息影一年全身投入女性事业。对于这个年轻的女孩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而对于每一个女性来说,这世界上也从没有不可能。艾玛代表着千千万万普通女孩,向世界发出了我们的声音。

 

  一直以来,艾玛沃特森关注女权事业,毕业后,她成为了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她在联合国发起“He For She”活动,呼吁男女平等:倡导女性女权能解放,呼吁男性也该参与到保护女性权益的斗争中,不要置身事外。她让“He For She”成功入选城市词典,并且让全球110万人做出承诺,让推动性别平等在全球形成了一股热潮。

  娜塔莉·波特曼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初记住她,是看到那个青涩少女眼神中露出的坚定和执着。

 

  娜塔莉·波特曼出演《这个杀手不太冷》时只有13岁

  岁月如梭, 二十多年以后,她已经成了哈佛毕业的戛纳参展导演,与丈夫一起携手红毯,还是一个孩子的妈妈。 集童星、哈佛学霸、奥斯卡影后于一身,娜塔莉波特曼做到了。 她把一切都平衡得都很好,演戏,念书,成家,立业,什么也没耽误。

 

  娜塔莉·波特曼和丈夫

  在哈佛的学习并不轻松,当时从没写过长篇论文的娜塔莉被大量的作业和需要阅读的书本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个时候她常常因为压力哭泣,但始终没有放弃对学业的追求,在2003年她如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并且还在知名学科刊目上参与发表了两篇论文。

  那个时候的她曾说:

  “我尝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全面的人。而且我是真的对学习感兴趣,如果我像其他童星那样仅仅读完高中,我是不会原谅自己的。”

 

  娜塔莉·波特曼曾在哈佛大学求学

  毫无疑问, 娜塔莉·波特曼 是一个让人艳羡的人生赢家。但人生赢家真的就这么容易吗?听她自己说说吧:

  在母校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中,她回忆起了在哈佛读书时的一些感性和“黑暗”时刻,一度眼眶含泪。波特曼称入学时曾对自己饱含怀疑,因为不少人觉得她是作为名演员走后门进的哈佛,连她自己也没有自信能好好完成学业,数次在和教授会面时大哭。

  原来她也一度对自己充满怀疑:1999年,在《星球大战》前传公映后,她进入哈佛攻读心理系:“我能进哈佛是因为我有名的关系——学校很多人都这么看我,连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波特曼说,当时内心一度非常黑暗,缺乏自信却充满压力,几次在和教授会面时大哭,心理压力太大早晨差点起不来床。幸好她战胜自己,坚持到了最后,在2003年获得了学士学位。

  纵观上面几位女童星的成长史,我们不难得出相似的结论:

  她们虽年少成名,却都不沉湎过去,而是不断用新的战场来锻炼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为社会做出表率,并为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平正义而不断努力。 而这,才是她们被世人不断提及和喜爱的原因。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明朝鸿胪寺卿王士性如何评价各省人?》 

《凯风智见: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凯风智见:朱纨之死与嘉靖海禁实相》  

《文史新说:我们该怎样优雅的过春节》  

《文史新说:品味经典 领略<红楼梦>里贾家年味》  

《文史新说:鸡年说鸡:知时之兽,奚出于醯》  

《文史新说:读诗迎春:看古人如何过春节》  

《文史新说:冰天雪地里 东北热炕头儿上侃大年》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