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揭秘:文人笔下的“茶事” 竟这般有趣

作者:佚名 · 2017-07-05 来源:人文精神家园

  茶,古往今来皆为文人雅士不可或缺之物,与茶相伴,吟诗作文,生动有趣,好不适意。每每读到一些关于茶事的精妙文字,也有如喝了好茶一般,心中大快,赞叹不已。

  今天,益信君选取了一些文人笔下的“茶事”,与大家共飨,看看他们心中的茶,又透漏着 怎样的 一番 风情?

  鲁迅茶文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 “清福 ”。——这句话借着鲁迅先生的名气,出镜率、传播率甚高。殊不知,这 “清福 ”是加了引号的。具体何义,还是要放到文章整体中去读。此文,犹如一把尖刀,刺痛了那些无病呻吟的文人们,题为《喝茶》,却有一番喝茶之外的用意。

  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

  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的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

  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林语堂茶文

  国人与茶之缘,林语堂阐述的非常到位,比如: “ 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 ” 。 “ 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 爱茶之人,尤其是文人,品起茶来对环境、对人总是有要求的,他在《谈茶与友谊》中写道:

  这样的心旷神怡,周遭又有良好的朋友,我们便可以吃茶了。因为茶是为恬静的伴侣而设的,正如酒是为热闹的社交集会而设的。茶又一种本性,能带我们到人生的沉思默想的境界里去。在婴孩啼哭的时候喝茶,或与高谈阔论的男女喝茶,是和在雨天或阴天摘采茶叶一样的糟糕。茶叶在晴天的清晨采摘,那时的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固之茶的享受还是与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及风雅发生联系的。

 

  周作人茶文

  周作人,苦茶庵庵主,晚年只饮苦茶,一生与茶有着深刻难解之缘。曾有人感叹,周作人果真是极为嗜茶之人,当年那般的战乱动荡,都没打破了他的“茶壶”。饮起茶来,对茶食他都极为讲究。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断不可少,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轻淡的“茶食”。中国的茶食却变了“满汉饽饽”,其性质与“阿阿兜”相差无几;不是喝茶时所吃的东西了。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相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羊羹”,尤有特殊的风味。

 

  林清玄茶文

  林清玄,台湾散文家,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文就像茶,喜欢的人会喜欢的不得了。其中有一本专门写茶的散文集《平常茶 非常道》,其中有关茶的文字,值得你一读再读。

  喝茶,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很少被发现:为什么最嫩的茶叶是最好的,老的茶叶是不好的?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通常,最好的茶叶叫做一枪二芽,一片茶叶还没有开,另外两片茶叶刚刚冒出来,采的时候采三叶。依人生的经验而言,越老的人应该越有智慧、越有味道、越有品味,为什么茶叶反其道而行?是不是因为最嫩的茶叶还没有遭遇到人生的考验、挫折与苦难,所以能保有非常圆满的味道?而这种味道可以使它发出最美的、最圆满的、最强烈的滋味?

  人生其实也是一样。例如,小孩子为什么能活得比大人更快乐、更接近禅?老子说,一个人要真正进入道,必须要回归到如赤子般;耶稣基督也说,要进天国,应该要像小孩子,不要忘了最小的兄弟;释迦牟尼佛也说,要使人心非常地单纯,像孩子一样。禅这个字,是由“示”与“单”组合而成的,亦即,单纯的表示、单纯的心、单纯的状态。这种单纯的状态就好像茶叶刚刚长出来的样子。小孩子刚刚长出来的状态也是非常圆满具足的,没什么缺少,非常柔软,但是非常有力量。

 

  许玉莲茶文

  许玉莲,马来西亚人,海外华人茶道艺术家,在如此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提倡一种适当“慢”下来更好与自己对话的生活,根据自己以茶为媒介的工作与生活场所撰文,集结成《喝茶慢》一书,下面的文字就是选自其中的一篇《喝茶的定礼》。

  我们隔着山隔着水在这里坐享其饮用的茶叶,是长长的一部逃生历险记,茶叶都必须经过栽茶时的日晒雨淋,采茶时的精挑细选,制茶农们眼尖手高的功夫。逃过这些危机四伏的淘汰战术,成功而仍然紧守岗位、不轻言牺牲的,难道不值得我们庄重地珍惜它,并在冲泡时令它流出真正属于自己生命的液体,并每一次都喝完它,成全它的使命。

 

  李暄茶文

  读过的写茶的文字中,这篇李暄的《与单身男人喝茶》,角度新颖,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印象也极为深刻。 读罢此文,再有约会,那就共赴一场茶约吧。

  当单身的男人碰上单身的女人,最好是跟他喝茶,而不是喝酒。喝茶让他的理性一杯接一杯地续,喝酒会让迷乱一口接一口地醉。

  ……

  单身的女人单独跟单身的男人在一起的时候要喝茶,一来清醒,朋友就是朋友,淡淡如茶,相对了一个晚上,也不至于让自己说出后悔的话,做出后悔的事;二来如果有什么企图,成功的胜算也要大一些。

  与单身男人喝茶,是因为还觉得,单身跟品茶一样,是一种修炼的过程。相对于漫长的集体生活来说,包括校园和单位的喧哗,包括从少年时代到现在还“常回家看看”的大家庭的热闹,包括二人世界的浪漫,包括小家庭的温馨,单身其实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奢侈,是偷得的浮生半日闲。它让人能够面对自己,有时间认识自己,不得不与自己对话,有空闲的心来思索。等茶喝到第七泡,或者你也顿然开悟,不再汲汲于婚姻情感;或者终于修成正果,获得美好家庭。

  一杯茶,深植于地,郁郁葱葱,牵系古今中外

  一杯茶,尽溶于水,浮浮沉沉,吐尽世间情事

  就用一杯茶,品尽生活的滋味吧。

《凯风智见:《笑林广记》——清朝人的段子合集》  

《凯风智见:明朝鸿胪寺卿王士性如何评价各省人?》  

《文史新说:那些中国的“摔跤爸爸”》  

《文史新说:秦巴腹地一个鸡鸣三省的传奇古镇》  

《文史新说:高考古往今来一场未曾缺席的较量!》  

《文史新说:苏东坡的西湖情节》  

《文史新说:往事越千年 丝绸古道说新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