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从七万到六十二万字 西游记到底有多少版本

作者:佚名 · 2017-10-19 来源:凤凰网

  我们都知道今天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刻本是明万历二十年的世德堂本《西游记》,但他为什么很快就在中国失传了?甚至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这部书的存在,原因虽然很多,但归结起来,原因基本就两条,一是官府,二是市场。

  从官府角度说,我们知道《西游记》在内容上有映射嘉靖皇帝之嫌,书中塑造了一个自由叛逆的孙悟空形象,甚至公然说出“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这样的狂言。想想这样一部书,能够出版发行,必是有后台保护,有人推动,这个估计势力还不小,陈元之《序》中就说“出自王府”,有这样的后台,纵然政府没有明确查抄,但想来也不会大张旗鼓的鼓励发行,应该都是偷偷流传,传播的圈子很小,估计就是王公贵族,这是明本《西游记》最后消失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再说市场,就像今天许多制作优良的正版最后却被盗版挤没了。

  首先“世德堂本”是不是正版书呢,现在我们认为也不是,也是盗版、翻印,就像某购物网站上就有很多这样的翻印书。当时金陵世德堂得到了一部《西游记》,当时连这本书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当然也有可能是知道装不知道,毕竟这部书的内容有些犯禁),但认为这本书写的很好,将来一定会大卖,所以就出版了,可见“世德堂本”都不是《西游记》的初版。

  不过“世德堂本”翻印的时候是不是忠于原稿,其实很难回答,今天我们许多报纸、杂志、出版社在一些时候,为了发行的需要,也会做少量的修改。反正世德堂本是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当正版永远没有了,盗版也就成了正版。

  后来我们又发现了另外两个明代刊本的《西游记》,都是在世德堂本《西游记》的基础上,删节而成的,一个是《新镌全像西游记传》(又叫《鼎锲京本全像西游记》)。书题“清白堂杨闽斋梓行”,故学界简称其为“杨闽斋本”,共46万字。另一个叫《唐僧西游记》。学界简称为“唐僧本”。此本今存两本,共42万字。这两个版本我们又可以算作是对世德堂本的盗版,是盗版的盗版,而且还是删节版。

  情况类似于国内上映的一些电影,一部100分钟的影片,愣被某总局剪成了80分钟,电影院上映时为了多拍场次,又剪成了70分钟,而那部100分钟的底片,后来丢了,只剩下被剪过的80分钟和70分钟的,甚至都不知道最初是100分钟的,以为最开始就是80分钟呢。

  单从字数上看,“杨闽斋本”和“唐僧本”都是40多万字,但二者却相差4万多字。假如没有“世德堂本”,现在就拿这两部作对比,问你说“哪个是原著?哪个《西游记》是真的?”

  怎么判断?可以说两个都是原著,但两个又都不是!在世界文学史上可能也没有像《西游记》这么复杂的作品了。在我们没有发现世德堂本的情况下,根本不知道这两个哪是原著。就像一个人生了两个儿子,但爸爸已经死了,问你“哪个儿子长得更像他爸爸?”我们只能说“靠,我连他爸爸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我知道谁长的像?”

  其中,唐僧本未见刻印年代,杨闽斋本刻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这两个版本和世德堂本属于同一系统,都题“华阳洞天主人校”,附陈元之《序》,二十卷,一百回,皆有残缺,这两部书都没有“唐僧出世”,也就是没有“陈光蕊、殷温娇”的故事,属追逐利润的赶制品,是看到了世德堂本的商机,跟风盗版,借机捞一笔,因质量不佳,故发行后不久,即在国内堙没不传了。直到近代著名学者孙楷第于1931年赴日本访书时,在日本内阁文库发现了杨闽斋本,又在日本帝国图书馆发现了唐僧本。

  我们知道古典名著许多都有点评本,像《毛宗岗批三国演义》、《脂砚斋批红楼梦》、《金圣叹批金瓶梅》,《西游记》也一样有点评本,那就是“李卓吾批评《西游记》”。

  不仅是世德堂本的《西游记》失传了,就连以此为底本的点评本“李卓吾批评《西游记》”后来也失传了。李卓吾即李贽,福建泉州晋江人,明后期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但评点并非出自李卓吾之手,而是由于李卓吾推崇通俗小说,当时的通俗小说评点本冠以李卓吾先生的大名,容易打开销路。

  这个版本印刷的插图在所有的明代版本中,是最为精美,有图二百幅,此书也是现今所知最早对《西游记》小说进行系统性评点之作。是内容接近世德堂本的较早刊本,李评本也未详述唐僧出世故事,含世德堂本的所有诗词偈语,还改动了世德堂本的少量错讹和不合理情节。但到了清代,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之后在国内失传了。

  后发现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和日本内阁文库收藏有李评本,但都是残本,不全。直到解放后,国内发现了流散于民间的两部《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后来分别收藏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和河南省图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出版时还没有发现国内的这两部李评本,到了1980年再次整理时,才从当时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即今天的国家博物馆借得,作为校核的依据。

  自此,现在所知的明刊本《西游记》共“世德堂本、杨闽斋本、唐僧本、李评本”四个版本,之后的结局是全部在中国失传,都是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才陆续被重新发现。

  那我们想问为什么会失传呢?市场上正版书为什么打不过盗版书?是正版印刷不好、纸张不好、内容不好吗?肯定不是,我们知道正版书比盗版书,一个字——贵。

  世德堂本作为现存《西游记》小说最早的百回本,约62万字。它是木刻本,几乎没有错别字、病句,缺损也少,刻印也精美,纸张也较好。根据今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明代小说《新镌陈眉公先生评点春秋列国志传》价格纹银一两,《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价格纹银二两,可以猜测世德堂本《西游记》在当时肯定是比较昂贵。与《西游记》同时期创作的《金瓶梅》里,侯林儿与陈敬济在酒馆里点了“四盘四碟,两大坐壶时兴橄榄酒”,以及“三碗温面”,总共才花了“一钱三分半银子”。世德堂本《西游记》字数更多,价格肯定更贵,八个菜一桌,至少要二十桌的钱,才能买一部小说,普通的读书人根本买不起这样的书。

  这样在保留基本故事情节,以降低价格,让你能用很少的价格就能让你看所谓的“西游记”,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有了《西游记》的两种简本:《西游记传》也叫“杨致和本”,注意名字里多了一个“传”字;和《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也叫“朱鼎臣本”。

  世德堂本《西游记》洋洋六十余万言,夹杂大量与情节不甚关联的诗词偈语,有些如“渔樵对诗”,颇有作者卖弄之嫌。

  别看《西游记传》只比《西游记》多了一个“传”字,这其中差别可大了。《西游记传》是瞄准收入较低的读书人,只追求情节生动有趣,诗词偈语有时都跳过不看,索性就删繁就简,只突出了故事情节。《西游记传》把世德堂本的一百回,生生缩合为四卷四十一回,把60余万字,缩为仅7万字。还把名字起的这么的像,是不是有点今天“康师傅”和“康帅傅”的意思,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谁分的清《西游记》和《西游记传》的区别。

  不过《西游记传》保留了世德堂本《西游记》的重要内容,价格便宜,满足了广大读书人的需求。为降低成本,还把版面设计成上图下文。插图狭长,约为版面的三分之一。每幅插图的两旁各有两个小字的说明,如“进瓜”、“唐王”等,提示插图涉及的正文内容。插图的数量大增,使小说尽量通俗易懂,迎合了文化水平较低的市民的需要。相当于一个正版游戏,一共十关,盗版时,把中间的什么小怪、迷宫、动画全删了,直接就打是boss,同时还降低了过关难度,所以发行量大,流传广泛。

  《西游记传》的初刻约在万历年间,初刻本不存,现存明刻本一种和清刊本数种。正因为价格便宜、有图有字,后来这7万字的《西游记传》竟成为唯一国内能见到的明代版本。看来“便宜才是硬道理”,老百姓看的就是上来就是“啪啪啪”。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约刻于万历年间,具体时间不祥。与《西游记传》类似,也是上图下文,图占了三分之一版面。只是图的两旁变成了四个字的情节说明,如:“天地生成”,“石猴拜名”。分十卷六十九则(不叫回),全书字数约13万字。比世德堂本字数少不少,价格也便宜很多,比《西游记传》又多了不少,多在哪里呢?多的最多的部分,也就是这部书最大的买点,作者增添了“唐僧出身”的故事,也就是讲了“陈光蕊、殷温娇”夫妻二人的故事,这在世德堂本里没有,等于用更少的价格,看了比世德堂本更多的内容。

  不过,关于世德堂本《西游记》、《西游记传》、《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三本的顺序学术界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先有《西游记传》、《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然后世德堂本《西游记》再增加而成的。

  为了好卖,为了吸引读者,不同时代,不同的出版商,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能删改,我为什么不能删改,你能增加内容,我为什么不能增加内容,你能配图,我为什么不能配图,你能点评,我为什么不能点评,你能便宜,我比你更便宜。

  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好卖,为了骗读者掏钱,连小说的名字也都不像我们今天那样叫《西游记》,这三个字的名字,而是有各种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不同的书呢,内容也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区别较大。

  《西游记》虽是明朝人写的,但进入清朝,明本就都失传了,有也是《西游记传》。

  所以,从明代到清代迄至民国,甚至是今天,虽然有很多人都可以说“我看过小说《西游记》”,但实际上每个人看的《西游记》实际上都不一样,不仅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都有很大差异。

  世德堂本62万字,杨闽斋本46万字,唐僧本40万字,李评本是世德堂本的点评本,《西游记传》7万字,《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3万字。

《凯风智见:《笑林广记》——清朝人的段子合集》  

《凯风智见:明朝鸿胪寺卿王士性如何评价各省人?》  

《文史新说:那些中国的“摔跤爸爸”》  

《文史新说:秦巴腹地一个鸡鸣三省的传奇古镇》  

《文史新说:高考古往今来一场未曾缺席的较量!》  

《文史新说:苏东坡的西湖情节》  

《文史新说:往事越千年 丝绸古道说新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