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天才苏轼一生坎坷 都是因为没管住自己的嘴

2021-06-09 来源:腾讯网文化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提起苏轼,就不得不提起他的成就,北宋时期的文学大家,集诸多的才华于一身的才子,在诗词方面,他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等流传千古的名句。还有书法方面同样有着极高的成就,在“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中位居首位,不仅如此,苏轼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在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高中进士,更是直接获得了“百年第一”的称号,按道理来说这样一个千古奇才,应该会在北宋时期朝廷上有着有不小的作为,但是苏轼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苏轼管不住自己的嘴,这是真的吗?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地研究研究。

一、触犯王安石,被流放杭州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便是高中进士,之后就开启了苏轼的政治生涯,但或许就是因为苏轼有着这样的才识,导致了他有些许的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正如有一次,王安石问苏轼斑鸠的“鸠”该如何解释,苏轼直接想也不想就直接说道“《诗经》上有写到,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意思就是两只鸤鸠站在桑树上,一公一母,再加上还有七只就一共是九只鸟,所以“鸠”字旁边才是一个九和一只鸟。”

王安石一开始没听懂苏轼的意思,还点点头表示赞同苏轼的说法,但是王安石思索一会儿之后发现自己被苏轼戏弄了,于是从此之后就开始讨厌起苏轼了。这也是后来苏轼被流放的原因之一。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将王安石任命为参知政事,这也正是“熙宁变法”的开始,而且宋神宗同时也想让苏轼参与到变法之中,但是却被王安石拒绝了,王安石说苏轼应当“减刍秣,加笞扑,使其服贴乃可用。”,所以就拒绝了苏轼的加入。

而这时候苏轼知道的变法之后就开始公开反对变法,不断的炮击变法的种种不好,甚至还接连上奏反对新法。如此一来就彻底惹怒了皇帝还有王安石,毕竟当时皇帝都是同意变法的。于是王安石直接给苏轼找了一个罪名,说苏轼私自贩卖官盐和瓷器,想要将苏轼直接送进大牢,幸好在当时很多大臣的求情之下,苏轼才得以无罪释放,被外放到杭州。

二、乌台诗案

被外放之后的苏轼并没有就此长点记性,而当时苏轼的弟弟苏辙对于自己的亲哥哥自然是很了解,生怕苏轼去到杭州之后又乱说话,导致得罪于人,连忙劝苏轼今后不要乱说话,不仅苏辙,连苏轼的表哥也连忙写信劝诫苏轼“北客若来休问答,西湖虽好莫吟诗。”,这大致的意思就是让苏轼少说话,少管闲事。

听了这么多劝诫的,苏轼算是消停了一段时间,但是没过多久,苏轼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在猿粪二年(1079年)苏轼去到湖州就任,在办公事的时候要写报告,说自己虽然是政绩不咋地,但是因为皇恩,给自己当官,自己应当感激,本来这也没什么的,就像是感谢信一般,老老实实地的感谢皇帝就可以了。

但是苏轼就是苏轼,不是寻常人,他非要加点什么“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之类的攻击变法的词语在里面,无形之中就在贬低新法的意思。本来皇帝对于苏轼还是挺有好感的,但是其他的大臣就不这样了,比如当时的御史就直接跑去研究苏轼的诗集,在研究了几个月之后还真就被他发现了很多东西,比如“包藏祸心”、“哀怨朝廷”之类的词语。

在发现之后,两个御史就开始不断的上奏说苏轼罪大恶极,不杀了苏轼不足以向天下谢罪,本来皇帝都不想管这档子事,但是这些御史一直不断的上奏,后来皇帝也忍不住了,就下令查,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差点让苏轼死于牢狱之灾的“乌台诗案”。好在经过了几个月的死里逃生之后,苏轼还是活了下来,不过也再次被贬,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每次苏轼都管不住自己的嘴。

小结

一代文学大家苏轼,本应有着极好的前途,但是奈何管不住自己的嘴,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最后就导致自己一次次的被贬,也导致了自己一生的坎坷不平,不过这也正是苏轼的性格和闪光点,若是苏轼学会了变通,那就不是苏轼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