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在苏轼的诗歌中 是如何运用雨这个意象的

2021-07-02 来源:腾讯网历史

“雨”,是苏轼诗歌中非常常见的字眼。雨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不仅高,同时还拥有非常丰富的含义。苏轼的“雨”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写雨为主题的诗歌;另一类则是以雨作为烘托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展现出了苏轼“随物赋形”的文化理念,而且表现出了苏轼乐知天命,率真豁达,乐观豪爽的性格特点。

本文就将从苏轼的这两类“雨”来分析——苏轼的“雨”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特点。而苏轼对“雨”的钟情,又会与苏轼的人生哲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一、苏轼的两大类“雨”

1、以写“雨”为主题的诗歌

苏轼单纯写雨的诗歌通常有着一个非常鲜明的主题:祈雨。水旱是中国古代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当面临着自然灾害的降临时,苏轼作为一个受到过大量儒家忠君爱民思想熏陶的士大夫,自然要对遭受灾难的地区表示关注和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然而受制于科技的发展,通常所能做到的便是祈雨。因此,苏轼一生写了大量这样的诗文,《喜雨亭记》就是其中的代表: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苏轼在《喜雨亭记》的最后歌颂道:如果天上下的是珍珠,不能使受寒的人将其当作短袄;如果天上下的是美玉,不能使受饿的人将其作为食物。短短二十四个字,充分地描写出了对天下苍生而言“雨”是有多么的重要。


而除了旱灾之外,洪涝灾害对百姓的伤害同样是巨大的,“苦雨”同样也是苏轼创作的题材,《吴中田妇叹》就是这一题材中最为著名的诗歌:

苏轼的仕途,终其一生都不算顺利,几次被排挤出朝廷。宋熙宁五年的冬天,苏轼在湖州写下了这首诗。当时,宋神宗与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是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苏轼看到了江浙一带农民的悲惨生活,从而受到了极大的感触,遂写下了这首诗,用以揭露新法的弊端和对苛税的抨击。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诗的开篇两句写出了今年的稻米成熟甚晚,幸而秋天的到来并未需要太久。接着笔锋一转,写道,“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霜风来到之时,大雨如注,甚至农具都因为潮湿而发霉了。随后写出了这直击灵魂的句子——“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泪水哭尽,双目哭干而雨不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黄色的穗子洒在泥土之中。在田头的茅草棚中住了一个月,好容易等到了天晴,将稻子运回家中。随着前八句的结束,农民对稻子的收获也告一段落,然而农民所遭受的苦难却仍旧没有结束。

农民们“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汗流浃背,肩膀都磨肿了,才将收来的米拉到市场上,但是米价低贱得竟如碎糠一般。可见农民在经过了如此辛劳的劳动后,得到的却是何等微薄的收入。但是高额的税依旧没有放过他们:“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为了纳税,只得买牛凑钱;为了煮饭,只得拆屋生火,哪里顾得上明年的饥荒。虽然诗句中难免存在着夸张的成分,但是苏轼心系百姓,同情农民的一颗赤子之心已经跃然纸上。故而对苏轼而言,“雨”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当雨水过多,将要威胁到农事的时候,苏轼就转而祈晴:

“雨师少弭节,雷师少停捶。积水得反壑,稻苗出泥沙。农夫免菜色,龙亦饱豚。看君拥黄,高卧放晚衙。”

这首《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就是其中的佳作,它以平易近人的文字,表达了希望雨师少下雨,雷师少打雷,让天气放晴,稻苗生长,农夫免于挨饿的祈求。

苏轼以“雨”为主题的诗歌,其风格平和,真诚,主要的目的就是描述事实。或是希望上天下雨,农民丰收;或是希望天气放晴,不至伤民……这样朴实、善良的愿望无不体现出了苏轼对百姓的关心、爱护。

2、以“雨”作为烘托的诗歌

苏轼的作品中虽然存在着大量以“雨”为主题的诗歌,但是同样也存在着大量不专门写雨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雨”,往往只是一个意象,这样的“雨”,它的感情就更为丰富,韵味也更加深刻。

如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这是一场轻快自然的雨,诗歌中对西湖美景的赞赏和生动地刻画,让人仿佛真的身处在西湖之上。而西湖之美,并非艳阳高照,一望无际的。这样的“雨”,这样“朦胧”的西湖,才是西湖真正的美。也正是这样一个烟雨的西湖,她的神秘,她的妩媚,她的超凡脱俗,才最能勾起人们心目中的共鸣。

而在《书轩》中也有一场雨:“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这是一场富有生活气息的雨。寥寥数字,就将书轩中“风”、“雨”、“云”、“叶”的自然和“石砚”、“牙签”的生活交融在一起,恬淡宁静的生活气息透出纸面,令人倍感亲切。《雨中过舒教授》中同样出现了以“雨”衬托出幽居生活的句子:“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窗扉、几砚的“静”与竹雨的“动”放在一起,互相结合,相辅相成。试想,这样的场景倘若没有雨,那将是何等的孤独。而苏轼的这场“雨”,就除去了孤独,更加凸显出了淡雅和朴素。

苏轼也难免苦闷——这是一场萧瑟的“雨”: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这首诗是写给其弟苏辙的,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一度被传为佳话。苏轼的诗词中,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满江红·怀子由作》《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无不抒发了对其弟苏辙的怀念。虽说兄弟见面不易,却总要分别,故而每当分别时,苏轼的心中是万分凄凉的。这就使这场雨,带上了萧瑟的意象。

这又是一场深沉的“雨”:

“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

苏轼晚年,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面对了各种不顺后,已经逐渐地沉静下来。这一类“雨”的意象,实际上是苏轼对其一生的体悟。苏轼仕途坎坷,但却没有消沉,即使老病交加,他也认为应当直面挫折,因为一切困难最终都会如风雨一般消散。

二、苏轼的“雨”与苏轼的为人

1、苏轼的胸怀

苏轼的一生,过得快乐,过得无畏,过得坦然。他曾对苏辙说道:“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正是苏轼人格魅力的完美体现。林语堂也在其《苏东坡传》中认为,这段话用以总结苏轼的性格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也正是苏轼这样宽厚、洒脱、容纳万物的广阔胸怀,才造就了他诗歌中千变万化的“雨”。

2、苏轼与老庄哲学

苏轼爱雨,这与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不可分割的。老庄那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苏轼的文学创作。为了对抗现实的污浊,他选择了安于贫贱,恬淡自由,转而追求内心的满足。活得逍遥,活得自在,就如同在《定风波》中的“雨”一般: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就是苏轼的人生哲学——风风雨雨,也无所畏惧,竹杖芒鞋,一身蓑衣,也要在烟雨中潇洒地走过一生。

三、总结

苏轼的“雨”,可谓是包罗万象。在苏轼以“雨”为主题的诗歌中,寄托了苏轼对农民的怜悯,对百姓的关爱。在以“雨”作为烘托的诗歌中,感情的运用就更为丰富了,这之中不仅有对静谧美景的描绘,还有对家人的思念;不仅包含了生活中的细微,还包含了苏轼的人生哲学和广阔的胸襟。而这一切,无不来源于苏轼对他这一生的体验和对老庄哲学的推崇。

“雨”,在拥有极高的欣赏价值的同时,还与那些以土地为生的劳苦百姓密切相关。而苏轼恬淡、自由、洒脱的性格与对百姓的关爱之心相结合,共同营造出了他诗歌中千变万化的“雨”。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