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凡事不合己意没达到理想的状态 要反过来反省自己

2021-12-14 来源:腾讯网


第一百一十四句: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出自《群书治要》卷七《礼记》。

有德行的领导人,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带动别人行善;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没有恶行,然后再禁止别人作恶。

“君子”,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有德行的人,另一种是在位的人。有德行的领导人,“有诸己”。有之于自己,就是自己有了好的德行、有了善行,“而后求诸人”,才会要求、带动别人有善行。自己没有做到之前,绝对不先去要求别人。

古人还教导人们,“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端正自己,把自己做好,但是不去要求别人,就不会导致别人的怨恨。如果处处要求别人,自己却做不到,别人就会不服气,就会有逆反心理。

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觉得传统文化特别好,也希望别人都来学习,所以有机会就想将传统文化介绍给别人,这是好心。但是如果我们在介绍给别人时,有很多教诲自己都没有去力行,就很难让人树立起信心,也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别人会说:“如果传统文化这样好,为什么你自己没有做到?好像也好不到哪里。”这就在无形之中让人对圣贤教诲产生怀疑,甚至对我们的行为也产生反感。

所以《大学》上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学问的次第非常重要,不能把时间花在介绍给别人上,而是先要来要求自己,而不是去要求别人。自己做好了,自然就会感化别人,自自然然就会影响别人、带动别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自己没有不好的恶行,然后才禁止别人作恶。如果人们事事要求对方,自己却有这样的坏习惯,对方也会难以接受。有一句话叫“五十步笑百步”,就是自己没有做好,而希望别人做好,是不可能的。

《中庸》中讲到君子的修身,就像弓箭手射箭一样,当他把箭射出去,但是“失诸正鹄”,没有射中靶心。应该是怎样的态度呢?他会立刻反省自己,自己的技艺哪里还有不够精湛的地方,哪里还有可待提高的地方?君子的修身也像弓箭手射箭一样,凡事不合己意,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一定要反过来反省自己,是否是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有欠缺。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